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2016-04-13 08:20赵丽华田魏莉太原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山西太原030024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理论发展

赵丽华,田魏莉(太原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山西 太原 030024)



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赵丽华,田魏莉
(太原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山西 太原 030024)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很多场合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科学体系。文章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论、基础论、主体论、动力论四个方面对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分析论述。习近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对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新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始终不懈的追求。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把当代青年的全面发展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发表多次讲话,研究制定各项政策及措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维度——内涵、基础、主体及动力来阐述习近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论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是克服一切片面性,体力与智力的充分发展。马克思考察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以人的本质为基础,研究的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人”的角度来讲,学术界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定义为是个体的人、类的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全面”的角度来讲,学术界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概括为人的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2012年11月,习近平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指导思想。习近平表示,在建党100周年,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2],中国梦这个大的历史舞台,给予了每个人梦想实现的可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3],“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4],反映了习近平要把全国人民带入小康社会的坚定决心。这些新的思想、论断,将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更加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梦,但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梦想的实现要求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走中国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政策托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医疗卫生保障、维护社会的安定、就业政策创新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弘扬中国精神。精神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梦想实现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弘扬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鞭策我们不断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凝聚中国力量。勤奋实干,每个人都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团结一致,在推动每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必将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5],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6]。

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落实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道“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在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十三次会议中强调,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人民群众可以在相关网络平台提出意见,大多数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合理建议都会予以考虑并采纳。经济领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政府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文化领域,国家加强网络监管,保障我国广大网民健康的上网环境。在文艺创作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领域,我国大力推进教育、医疗改革,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实改善民生。生态领域,本着对人民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进一步修订,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写进了党章。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章中的体现,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我国特有的五年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但实质是关于“以人为本”的发展规划。正是这样的核心理念,指导着每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宏观的国家规划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为了充分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坚持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2013年以来,开展了两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收到了真正的实效。群众观的树立,使得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通过解决群众中的突出问题,保持了党的廉政本色和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习近平的群众观点,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开拓了新的境界。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论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出发,研究具体的现实的人,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56。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7]67,揭示了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人具有自然属性使人产生了对物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进行其他活动的内在动力。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8]。

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出现了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拉大、疾病谱等问题,这给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健康中国”,这不是一句口号,需要落实在各项工作当中,建设健康的居住环境,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打脱贫攻坚战,完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全方位提升人民健康生活的理念,发展健康产业,切实保障人民的健康水平。

环境事关人民和国家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年轻劳动力短缺,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减缓因人口老龄化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地区、民众的贫富差距拉大,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调节收入分配,确保分配合理有序,使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进社会健康平稳运行。针对目前出现疾病谱问题,国家加强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强调疾病要以预防为主,治疗要中西结合,每个人都要培养健康意识,走中国特色健康发展之路。

健康是发展手段,是发展目的,是社会发展理念,是一切之根本,是社会福祉的完美状态,是社会发展新的衡量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待建设一个更加健康的中国。维护人民健康是重大的民心工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只有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而健康中国的建设,也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升到了更高层次。

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论

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也作出过形象的概括,指出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9]。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10],将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十三五期间,提出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大理念,创新居五大理念之首。把创新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抓住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 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背后,也面临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环境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过去国家靠资源、投资等要素带动发展已不适应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国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包括很多方面,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人才创新等,但核心是科技创新。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自古以来,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谁抓住了科技革命的先机,谁就能在发展中赢得优势。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还比较低,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家深化科研改革,加大对相关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给创新提供了政策上的有力支持。我们要把握全球科技发展方向,着力攻克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我国是人口大国,过去,人口数量大,劳动力成本低,引进技术和管理就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加重,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实施要素驱动已经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发展机制。高校是人才资源汇集的主要地方,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基础雄厚、思想活跃、学科齐全的优势,深化教育改革,把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运用创新人才,推动社会创新活力。习近平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继承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多次强调要对人才高度重视,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从各个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论述,形成了一个更加科学完整的体系。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理论的新发展,继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将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付诸实践当中,认真贯彻落实相关的政策,努力全面提升自身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3.

[2] 习近平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EB/OL].[2016-08-3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8/07/c_127214524.htm.

[3]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侧记[EB/OL].[2016-08-3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22/c_1114097410.htm.

[4] 习近平在福建调研[EB/OL].[2016-08-30].http:∥cpc.people.com.cn/n/2014/1102/c64094-25958997.html.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6]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5.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习近平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08-3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26/c_1119462383.htm.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72.

[10]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释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信号[EB/OL].[2016-08-30].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8/18/c_1112127451.htm.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ory by XI Jinping

ZHAO Lihua,TIAN Weili
(Educational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Taiyu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People′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arxist theory, and it is also the ultimate go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Eighteenth Session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XI Jinping has made a profound elaboration on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which expound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nherits,enriches and develops Marxist theory about people′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ory has turned to be a perfect scientific system owing to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ories of connotation, of base, of subjectivity, and of dynamic.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ory serves to guide practice and promote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ory.

XI Jinping;theory about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new development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2016JGSZ003);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2016-09-08

赵丽华(1963-),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田魏莉(1990-),女,山西孝义人,太原科技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12.001

D61

A

1008-6285(2016)12-0003-03

猜你喜欢
理论发展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