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传承:一道从未消失的风景

2016-04-13 06:01本刊编辑部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10期
关键词:春景家训家风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2016年1月,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河南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分别在省会郑州隆重召开。为了进一步推动“传承好家训 建设好家风”宣传活动的开展,我刊记者特赴两会,就“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这一主题,采访了部分与会代表及委员。现摘发几篇本刊记者的专访,以飨广大读者。

外在的环境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的内心;内心要变得很强大,坚持不懈的努力非常重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王立群

王立群:一个知识分子的

文化坚守

文/杨世莹

结缘《百家讲坛》

今年72岁的王立群,出生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就是名牌大学毕业生。1958年,王立群小学毕业,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无法进入好学校,最终只能进入一所普通学校。王立群有些沮丧,母亲却对他说:“学校条件差,也能培养出好学生,关键看有没有骨气,自己努力不努力。”母亲的话令王立群的内心蓦然宁静了,此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他都一遍遍告诫自己:“外在的环境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的内心;内心要变得很强大,坚持不懈的努力非常重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高考时,王立群报的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虽然自认为考试成绩优秀,但同样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落榜。后来,他去一所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时,王立群已经32岁。因为年龄的原因,他又与大学失之交臂。1978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王立群当即决定报考河南师范大学(今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便顺利拿到了河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这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研究生毕业后,王立群留校任教,在河南大学开的第一门课是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就包括《史记》。随后的24年,他由讲师成长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但《史记》始终是他最喜爱讲的典籍。在河大,他教学认真负责,行事低调,常常深居简出,只是潜心研究学问,好多多年同事他却不认识。

2005年底,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来到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那天,他讲的是早就烂熟于心的《鸿门宴》,他几乎没怎么准备,张口就来。他对项羽的独到理解,他的博学与口才,让他毫无争议地胜出了。在《百家讲坛》上,他深得观众的喜爱,《史记》这部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被他赋予了新的生命。

成名后的王立群,始终遵循母训,坚持着一个学者的本分,不争名逐利,淡泊低调,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他说,他之所以一直坚守在《百家讲坛》,是希望能代表河南站在央视的舞台上,成为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解说家训家风

河南省两会期间,作为省政协委员的王立群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身着一身中式衣服的王立群儒雅睿智,对于家风传承,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中国人一直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齐家就是把家管理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纵观世界历史,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这样重视子女的教育。古人教育子女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诵读经典,即使年龄小不解其意,但仍要求他们烂熟于心。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出身贫寒的刘邦,因为自己才华有限,为世人留下的作品只有区区两篇,所以,在他做了皇帝之后,为了补上这一课,就为自己的儿子请来了最棒的私塾老师。

“现在中国家训家风的传承遇到了断层,家风家训的没落,最重要的还是家族的没落。过去的家庭中都会有好几个孩子,弟兄多,子孙多,孩子多后就要对孩子们进行管教,就可以形成比较有规模的家训。而特殊国情的国策,大部分家庭就一个独苗,四二一型的家庭模式,形成不了家族。这样,传承的基础就破坏掉了,家族不存在,家风家训,包括族谱也就不复存在了。很多家庭没有家谱,没有家谱就不知道姓从哪儿来,祖上都有什么人。如果想恢复传承,就要尽快把一些家族的家谱整理恢复一下,没有这些,就没有根,就谈不到恢复。”

(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师。)

我父亲是一名中学老师,从小他就教育我无论做什么都要执著,不能半途而废;我母亲虽然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性格坚韧,从不认输。正是因为受了父母的影响,我才能一路走到今天。

——马艳丽

马艳丽:孝心是一辈子的财富

文/陶 林

借着河南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契机,我们有幸采访了知名时装设计师马艳丽。从优秀运动员到中国首席名模,从中国首席名模再到知名时装设计师,她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应该说,集运动员健康阳光之体魄、名模高贵典雅之气质、设计师丰盈深邃之智慧于一身的她,比传奇更美丽。

1974年11月,马艳丽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马艳丽8岁时身高已有1.62米,在同学中非常抢眼。1986年,12岁的马艳丽考入周口市体校排球队,3年后被特招到河南省水上运动学校,成为一名皮划艇运动员。

在成为模特之前的1993年,作为当时河南省最优秀的皮划艇运动员之一,教练及队员们都将马艳丽视作全国七运会夺金热门选手。不幸的是,由于一次比赛中皮划艇在接近终点时突然脱落,马艳丽腰部受了伤,不得不惜别这项她热爱的运动。

马艳丽说那段时间多亏了父亲和哥哥的陪伴,父亲告诉她,“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正在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人是不能够被暂时的困难打倒的”,这些谆谆教导直到现在仍然影响着马艳丽对待困难的态度。重新调整好状态的马艳丽准备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谁知在上海街头散步的她由于出众的气质被模特公司一眼相中,自此成了一名职业模特,并开始她人生另一段精彩的旅程。

成名之后的马艳丽时刻不忘父母对于自己的教导,在采访中她不止一次提到,正是由于父母对于自己的严格要求,才让她获得了课本上无法学习到的人生智慧,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一想到父亲母亲和那个虽然不大但温暖的家,她的全身又会充满斗志。

她说父母非常孝顺她的爷爷奶奶。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她的童年每天感受到的都是浓浓的亲情,也造就了马艳丽最初阳光、积极的性格。马艳丽常常对人说,庆幸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但是给人温暖的家庭,尽管她时常要奔波于各种商业活动、公益现场、大型秀场,但每年春节,她都会尽可能地返回郸城陪同父母过年。一大家子人欢度春节的祥和与温馨,是无论多少名利和金钱都买不来的。

亲情是人生旅途的最佳伴侣,孝心是一辈子的财富。她特别享受这种大家庭的生活。对于家乡和亲情的眷恋,是她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温暖。为了让哥哥、妹妹的孩子来北京接受更好的教育,她把他们都接到了北京,大家住在一起,这样空落落的大房子里就更有生气。当年,奶奶生了场大病,她把奶奶接到北京的医院做手术,每天忙完工作去看她,和奶奶说说家乡话,那种感觉很亲切。

她小时候家里穷,穿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做的,现在虽然有能力、有条件给妈妈买好衣服穿了,但面对更多穷困的母亲,她仍无法潇洒。为此,她多年前就开始关注西部的贫困母亲,曾创作了一首有关母亲的歌曲,邀请杨澜、陈明、孙悦、杭天琪等8位母亲演唱,非常感人。她经常去西部地区看望那些贫困的母亲。她在甘肃还有一个干女儿,她乖巧、懂事,学习特别棒,现在她们情同母女。她说以后她会为贫困地区的母亲做更多的事情。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问马艳丽她的成功源于什么。她将这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父母的严格教育,是父亲从小教导她做人要执着和坚强,才让她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没有低过头。

(马艳丽,影视明星、模特、服装设计师。)

没有父亲的言传身教,也就没有我的今天。也许,这就是家风的传承,家训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改变着我的思想,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任鲁豫

任鲁豫: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文/杨世莹

在任鲁豫的成长中,父亲的影响无可替代。他深有感触地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家风的沿袭,看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判断出父母对他的教育如何。”

任鲁豫一直都记得,每次上课前,父亲都要做最充分的准备。父亲常常对他说:“世上最难堪最尴尬的事就是你在讲台上时,有学生问你问题你却答不上来。这是一个教师最耻辱的事情,也是对自己职业最大的不尊重。”

一包黄金叶香烟,一杯绿茶,伴着父亲夜深人静时认真备课的身影,成了童年任鲁豫对父亲最深刻的印象。一次,鲁豫特渴的时候,父亲让他喝自己的茶。他尝了一口,当即吐了出来:“这么苦啊,爸爸,你为啥喝这么苦的东西?”父亲意味深长地说:“人世间苦的东西往往是对人最有好处的东西,只是人当时没有察觉到而已。”那时的任鲁豫还不太明白父亲这句话的含意,后来有一次,他不经意地又喝着父亲的茶时,才发现在苦之后,舌尖却莫名地感受到一点甘甜。苦去甘来香至,简直是一咏三叹。慢慢长大的任鲁豫也像父亲一样爱上了喝茶,喜欢品尝淡淡苦涩之后的那份清香,一杯茶,原来囊括了人生百态。

对自己职业的尊重,对自己所负的责任的尊重,是父亲教会任鲁豫的最重要的事情。一次,父亲的腿受了伤,按理应该以在家好好休息,可是想到自己班级里的孩子,父亲还是拄着双拐走上了讲台。对于父亲来说,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当他退休后行走在街上时,还被当时的学生认了出来,并满含尊敬地把这件早被父亲遗忘的事说了出来,可见这件事对学生们的影响是多么大。那天父亲破天荒地喝了点酒,然后有些醉意也有些得意地说:“你看,只有你尊重自己的职业,才能得到别人更好的尊重。”

这句话对任鲁豫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后来,即使主持这个工作对他来说已驾轻就熟,他每次有大的主持活动,仍会认真准备,直到把所有预想到的可能都考虑进去并想好对策,觉得已足够对得起台下那么多的观众,他才能安然入睡。

1998年,从河南大学毕业的任鲁豫,进入河南电视台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主持人,主播《河南新闻联播》,并兼任《午间报道》和《新闻60分》的播音主持工作。尽管因为年轻,每次出镜,领导和家人都替他捏把汗,但很快他就能够独当一面,凭着执着与认真收获了如日中天的褒奖,成为大家非常喜爱的节目主持人。

2002年底,任鲁豫做了一个让无数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在河南稳步发展的事业,去北京发展。到达北京的第一天已经是下午4点,当他吭哧吭哧花了一个多小时把从五棵松集美家具城所买的生活必需品扛回那个空空如也的“窝”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这时他才发现,租来的小屋里竟然没有灯泡。他窝在小黑屋里往家里打电话报平安,那一刻,他的鼻子酸酸的,但他对自己的决定毫不后悔。

在北京,一切从零开始,所有的艰难可想而知。每次上台前,任鲁豫都是准备得最充足的那一个,不管是台词的背诵,还是现场突发情况,他都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工作为重,以任务为重。”父亲的话总会响在耳边,那既是他的人生坐标,也是他的动力。虽然长着一张新闻脸,可他主持起娱乐节目来,也能轻拿轻放。

从河南电视台到中央电视台,鲁豫站在了一个更耀眼的舞台上,像父亲热爱自己的三尺讲台一样热爱着属于自己的舞台。

(任鲁豫,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无论艺术形式和载体如何纷繁变化,文化人应固守心底的净土,应有对宇宙洪荒的敬畏之心,有为人类的文明进程做出文化传承的担当与勇气。

——曲春景

曲春景:守住心中那片净土

文/陶 林

曲春景现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电影学影视批评与类型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2000年主持完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叙事与价值”,她2002年主持上海市教委项目“影视作品解读”,2005年《影视剧制作中的形而上学陷阱》和2008年《“早期上海电影”研究中的感官文化学派》均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就是这样一位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却亲切得如邻家姐姐一般,温和的笑容,家常的语言,让人完全感觉不到她身上有那么多耀眼的光环。

母亲的“坚守”

曲春景说父母很少给她讲大道理,她的家风和家训并不是几个字或几句话所能概括的,而是父母的行为对自己的无形影响。直到今天,她的脑海中仍能清晰地再现夜晚母亲风雪中坚守的身影。

6岁那年的冬天,幼小的曲春景随母亲来到电影院,电影内容是她完全无法理解的大人世界的故事。好不容易等到电影放映完,她好像被什么东西给绊了一下,原来是有人丢了钱包。母亲捡起钱包后毫不犹豫地大声喊:“谁的钱包丢了?”但是,一直等到电影院里的人都走光了,还是没有人来认领。这下可急坏了母亲,她拉着小春景来到电影院的门口等失主。

当时电影院外面北风呼呼地刮着,那天还下着雪,北风伴随着扑扑簌簌的雪花在光线之中飞舞。她实在是冷极了,站了一会儿双手双脚就冻得冰凉。幼小的她开始央求母亲赶紧回家,自己实在冻得受不了了,但是母亲没有走的意思,仍然一动不动地站在电影院门口,并安慰小春景说:“再坚持一会儿,说不定一会儿丢钱包的人就来了呢!”说完,母亲用自己身上的大衣裹住了冻得瑟瑟发抖的小春景。不知道过了多久,远处急急忙忙跑过来一个人,边跑边喊;“我的钱包丢了,先别关门啊!”母亲赶紧上前询问,等确认钱包里的物品就是眼前这个人的,距离电影结束已将近一个小时。

那件事情过去很多年了,甚至连母亲都不大能记起来了,但是那晚的风雪以及母亲的坚守,却在曲春景的心里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虽然父母没有告诉过她应该怎样去做人和做事,但是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了儿女什么是拾金不昧,什么是坚守信仰,什么是社会责任感,这一个小小的故事为曲春景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心中的净土

正是父母通过这些日常小事的影响,塑造了曲春景正直善良、工作和生活都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对她来说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曲春景的父母有时候也会在晚餐时间不经意间去告诉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和谐的家庭和邻里关系人才能快乐。她常说:“父母给予我的是无言的教诲,对待工作和生活都要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奉献精神,这样的人生才问心无愧与坦然。”

对于大量雷剧烂片充斥荧屏、银幕这一现象,曲老师不无愤慨地说:“这些媒介产品把携带着极端自私的思想观念倾泻给银幕前、荧屏前、电脑前的大大小小的观众,腐蚀和伤害着普通民众的心理素质,形成当今只管自己赚钱而不顾他人安危的不良社会风气及‘管他什么方法,赚到钱就好的恶俗语境。”我深深地感动于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曲老师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社会丑恶现象的尖锐的抨击,体现的是一种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曲春景,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影视艺术系主任。)

[结束语]受访者一致表示,家风从未消失,只不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淡化了对家风的追求。重提好家训、好家风意义重大,因为它不仅仅关乎子女的成长与性格塑造,更关乎民族的文化传承。其实,好家训与好家风,就像吹面不寒的春风,年年不期而至,那是一缕缕从未消失过的温暖,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

编辑/尤雅

猜你喜欢
春景家训家风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春景
鹿泉岸下石窑小镇
春景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春上行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