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方式与其他文化形式相结合初探

2016-04-14 00:37胡莉莉
新课程·上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精神内涵文化意识

胡莉莉

摘 要: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部分,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

关键词:文化意识;绘画表达;精神内涵

文化艺术浩如烟海,人类文化中文学、音乐、戏剧、建筑等与美术交相辉映。历来有诗、书、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如大画家、大文豪苏轼评价唐代的诗、书、画大家王维:“观摩诘画,画中有诗;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达·芬奇说:“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会从美的角度看世界。

一、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更完整的美术观念

我在美术教学中时常考虑将文化意识与绘画表达及美术欣赏结合起来。首先在美术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更完整的美术观念。不再认为美术仅仅是“画画”,而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之一,是在课堂上融绘画技巧、思想情感表达为一体从不同角度欣赏、品评、了解人类文明发展,感触文化的广义的审美教育。例如,在讲一年级美术《我们身边的线条》这一课时,我在导入课题部分引用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咏柳》,从诗歌中的文学语言描绘的线导入绘画中的线条,在儿童的潜意识中播下文学的美与绘画的美相通的认识。在寻找周围世界中的线条时,我引入建筑、舞蹈、音乐中的线,训练学生将不同艺术领域中的线在头脑中转化为绘画中的线的能力,在寻找建筑中的线时,学生看到蜿蜒的长城,胸中那种雄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观看舞蹈《春江花月夜》时找到变化无穷的线,感受线条的形态多变;在观赏京剧脸谱时感受不同的线条表示不同的性格;在听音乐中的线时,我引用《小鸭子主题曲》《四季 春》两支表达不同情绪的乐曲,学生在用绘画中的线条表达乐曲中的线时,认识到不同的线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通过一系列的转化认识从而扩大“美”在儿童意识中的领域。

二、美术课的内容应该充分突出美感教学

美术课的内容应该充分突出美感教学,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美感的内容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美,进而主动选择美。丰子恺说:“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在当前的教学中,美术课的任务是让学生自觉运用美来塑造自己以后的人生。要实现这个任务,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上感受到的“美”,然后将美的意识联系生活,将“美”带到自己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美和生活的美。在欣赏一年级美术课本中的美术作品——吴冠中的《春如线》时,考虑到这幅作品很抽象,一年级学生理解力、感悟力有限,我先让学生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然后请学生讲讲自己对春天的印象、春天里有什么,随后我在柔和而又欢快的乐曲中用快乐的声音朗诵改编自朱自清的《春》的一段文字,创设美的环境,让孩子沉浸在美的感觉中欣赏《春如线》,这个时候再让学生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春天大自然变化的好奇心,并有意识地主动从中发现美、感悟美!

三、注重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创造美术作品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人们认识世界,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手段。许多美术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的感人效果,是言语、文字所无法描绘的,只能用心去体验、去触摸。如,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画中通过描绘几个在田野中弯着背拾稻穗的老妇人的形象,使用大地般静止深重的构图,使画面肃穆而高尚,反映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与同情,令观者也瞬间肃然起敬。所受的震撼是用言语无法达到的。所以深层次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感悟生活,逐渐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与修养。如,在欣赏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时,先出示照片:在碧澄平静江面上身穿现代时尚户外运动服的垂钓图,然后再出示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请学生讲讲不同的垂钓图带来的不同感受,再借助古诗词“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精神内涵。通过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创造美术作品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其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

艺术学科兼具“认知性学习”与“情感性学习”的双重功能,因此,艺术在人类的世世代代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正是由于它善于凝聚人们,使学生也能更好地体会深邃的事物与原理的缘

故。美术教师应好好地运用课堂教学的各种方式,为学生的人生播下美的种子。

参考文献:

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09.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精神内涵文化意识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西方油画肖像画的精神内涵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