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6-04-14 08:27闻克银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鼻内镜电凝不良反应

闻克银

河南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南阳 473000



鼻内镜下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闻克银

河南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鼻内镜下电凝术,对照组行传统凡士林纱条填塞术。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鼻腔出血量、术后鼻腔通气恢复时间、手术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疗效显著,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顽固性鼻出血;鼻内镜;电凝;不良反应

目前临床对顽固性鼻出血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导致临床多以经验性治疗为主[1]。近年来,我院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10—2014-10间我院就诊的7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8~68岁,病程3 h~7 d。出血部位:鼻中隔前端14例,鼻中隔后端12例,中鼻道后端6例,下鼻道后端3例。单侧出血23例,双侧出血1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19~67岁,病程2 h~8 d。出血部位:鼻中隔前端15例,鼻中隔后端10例,中鼻道后端7例,下鼻道后端3例。单侧出血22例,双侧出血1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出血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鼻出血次数≥3次/周。(3)出血量≥100 mL/次。排除标准:(1)出血急性发作期和隐形出血患者。(2)精神障碍患者。(3)对手术不能耐受患者。

1.3方法术前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对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将血糖,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纠正贫血。对休克患者先行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实施鼻内镜下电凝术:患者取仰卧位,以1%利多卡因25 mL+1‰肾上腺素3 mL行鼻腔表面黏膜麻醉。在鼻内镜引导下用吸引器清除出血肿块及其他分泌物。依次检查鼻中隔、下鼻甲、下鼻道及嗅裂区,明确出血部位。用电凝刀烧灼出血点,输出功率4.5~5.0 W,持续时间0.5~1.5 s。创面覆盖明胶海绵,撤出鼻内镜。对鼻中隔偏曲患者,先行鼻中隔矫正术,再行电凝止血术。对照组行传统凡士林纱条填塞术:患者取坐位,麻醉方法同观察组。用吸引器清除鼻腔内血肿块,将折叠好的无菌凡士林纱条放入鼻腔后上方固定。分开折叠部,从后向前连续填塞纱条,使之填满鼻腔,再用棉球紧塞前鼻孔。术后1~2 d取出填塞物。观察2组术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鼻腔通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

1.4疗效评判治愈:1年内未再发生鼻出血次数≥3次/周,出血量<100 mL/次,鼻黏膜无粘连。显效:3个月内未发生鼻出血,鼻黏膜粘连显著改善。有效:出血次数和出血量有所减少,粘连好转。无效:出血次数和出血量无改善,鼻黏膜仍有粘连,表面粗糙。以(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计算总有效率。

2结果

2.12组手术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疗效比较 [n(%)]

2.22组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鼻腔通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效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手术情况比较

2.32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n(%)]

3讨论

顽固性鼻出血病因复杂,除与鼻窦、鼻腔及邻近组织的病变有关外,血友病、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白血病等也是该病的重要诱因[2]。肖祥等[3]还指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也是加重鼻出血程度的危险因素,可能是长期高血压和高血脂状态使血管弹性降低、血管脆性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当鼻受到局部因素刺激便引起出血。

传统凡士林填塞止血对于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一次止血率较低,且易复发[4]。顽固性鼻出血部位隐蔽,出血量大,在常规鼻镜下经前鼻镜检查很难发现出血点,加之鼻腔及邻近组织有血肿块及伴有鼻中隔偏曲,增加寻找出血点难度。因而通过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具有一定盲目性,降低止血效果。我们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总有效率高于传统凡士林填塞术,与有关报道相符[5]。

鼻内镜探头小巧细长,灵活性强,能到达鼻腔任何部位且手术视野清晰。便于清除鼻腔内的血肿和其他分泌物,为寻找出血点和电凝术创造条件。电凝止血通过热效应使病变血管闭锁达到止血目的[6],术中应根据病变血管位置和大小适时调整输出功率,以控制热能释放量和电凝范围,防止损伤周围正常血管和组织,不仅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感轻,还有利于恢复正常鼻腔通气,效果肯定[7]。

术前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中对于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先行鼻中隔矫正术,医师不断提高手术操作熟练程度等,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4参考文献

[1]王永强.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20(6):445-446,457.

[2]崔哲洙,李惠,孙珍龙,等.鼻内镜下顽固性后鼻腔出血部位观察与电凝止血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21(5):269-270.

[3]肖祥,董春光.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8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12(4):302-304.

[4]齐少恒,陶祥明,褚莉萍,等.鼻内镜下自制电凝头治疗顽固性鼻出血[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8):1 237-1 238.

[5]陈学华,谢冰斌,李卡凡,等.鼻内镜下电凝与填塞治疗鼻出血对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9):1 318-1 319.

[6]姜燕平,杨学峰,张朋兴,等.鼻内镜下治疗下鼻道后端出血128例临床分析[J].军事医学,2014,14(3):239-239.

[7]李雪萍,王兰,洪小平,等.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3):349-352.

(收稿2015-10-09)

【中图分类号】R765.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1-0041-02

猜你喜欢
鼻内镜电凝不良反应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腹腔镜卵巢成熟畸胎瘤剥除术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分析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