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急性毒性研究

2016-04-14 05:43黄保信张仁顺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氯氟氰氯氰水花

○黄保信张仁顺



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急性毒性研究

○黄保信张仁顺

麦穗鱼,隶属鲤科鮈亚科的麦穗鱼属,为江河、湖泊常见的杂食性鱼类。麦穗鱼之名,是指它的体形大小如麦穗。麦穗鱼体型小、分布广泛、来源方便且不受季节限制、易于在实验室培养的毒理学试验生物。

近年来,拟除虫菊酯作为常用的农药,经常用于农作物上,使用剂量不断加大,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施用的农药通过地表径流等进入水体中,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水产动物因菊酯类农药中毒死亡事件也屡屡发生。我们通过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急性毒性试验,以揭示其对这些菊酯类农药的急性中毒反应,为研究农药面源污染对养殖对象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保护水体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试验鱼类

试验鱼为麦穗鱼水花苗,平均体长1.2cm,为了避免在捕捞时引起的损伤,运输等原因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试验前暂养于水族箱中5天,每天换水、投饵各1次,并及时清除粪便及残饵。如果在此期间试验鱼表现正常,则挑选体质健壮、无病个体用于毒性试验。

1.1.2试验药物

高效氯氟氰菊酯[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为油乳剂,有效成分含量为25g/L;高效氯氰菊酯(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为微乳剂,有效成分含量为4.5%。

1.1.3实验器材

水族箱(50cm×32cm×33cm)、量筒(5mL,10mL,100mL,1000mL)、玻璃棒、温度计、精密pH试纸、移液枪、烧杯、试管刷、充氧泵、毛巾、口罩、科学计算器。

1.1.4实验条件

试验水温为(22±1.5℃),试验用水为湄潭县龙泉山山泉水,溶氧为5.5mg/L,pH值为6.9~7.4。每个水族箱中加入30L水,在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急性毒性试验中每个试验组随机投放体质健壮的麦穗鱼水花苗100尾。

1.2试验方法

1.2.1实验步骤

试验采用静水生物试验法,实验开始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文献提供的数据,适当扩大和缩小实验的用药浓度范围进行预实验。经过预备实验,确定在实验中所用药物对实验对象急性毒性的作用时间,在试验鱼全部存活的最高质量浓度和全部死亡的最低质量浓度之间进行毒性试验,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各设置4个浓度梯度,1组平行,2个对照组。试验期间不更换试验液,为了防止饵料的影响,试验过程中充气不投饵。试验期间每天测水温、pH值和溶氧。麦穗鱼水花苗试验每个浓度组随机投放麦穗鱼水花苗100尾,并设置不加药液的对照组。

试验开始后,第1h内连续观察试验进展情况,在2、4、8、12、24、48h时观察试验鱼中毒症状、存活情况,并及时剔除死亡的个体。

1.2.2死鱼的判断标准

鱼中毒死亡的标准是鱼呼吸停止并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即当试验鱼中毒后鳃盖完全停止活动且鱼体对外物(如玻璃棒或镊子)刺激30s内没有产生反应即确定为死亡。

1.2.3计算方法

根据死亡率和死亡时间,采用直线内插法计算试验鱼的48h半致死浓度(LC50)。

2结果

2.1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毒性作用

高效氯氟氰菊酯又名功夫菊酯。高效、广谱、速效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它的药效特点,抑制昆虫神经轴突部位的传导,对昆虫具有趋避、击倒及毒杀的作用,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及害螨有一定防效。不同的是它对螨虫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螨类发生初期使用,可抑制螨类数量上升。但多项研究证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鱼类剧毒,对水体生态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在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急性毒性试验中,在对照组48h内无死亡的情况下,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48h-LC50为3.28×10-5mg/L,当浓度为1×10-4mg/L时,48h内试验鱼的致死率为100%;当浓度为1×10-5mg/L,48h内试验鱼的致死率达33%。

试验开始30min后,1×10-3mg/L和1×10-4mg/L浓度组中的试验鱼呼吸频率加快,上下乱窜,游动不安,身体抽搐,击壁等中毒现象发生。1h后,两个浓度组的大部分试验鱼侧翻沉入水底,不时地扭动身体,1×10-3mg/L浓度组中的试验鱼不时地跃出水面。2h后,1×10-3mg/L浓度组中试验鱼死亡率达34%,1×10-4mg/L浓度组中试验鱼死亡率为23%,而在1×10-5mg/L浓度组中,麦穗鱼水花苗在试验开始时表现正常,3h后,中毒的试验鱼快速游动,之后静浮在水中,最后侧翻于水底,在试验进行到4h时,有3条试验鱼死亡,到试验结束时,死亡率为33%,而在1×10-6mg/L浓度组中的麦穗鱼水花苗在48h内无死亡。

表1 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毒性试验

2.2高效氯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毒性作用

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生物活性较高,是氯氰菊酯的高效异构体,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击倒速度快,杀虫活性较氯氰菊酯高,主要防治农作物上发生的鳞翅目害虫,具有强毒性。适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果树、茶树、森林等多种植物上的害虫及卫生害虫。虽然高效氯氰菊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研究证明,高效氯氰菊酯却对鱼类剧毒,进入水体中的高效氯氰菊酯会将会对水体生态不利影响。

在高效氯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急性毒性试验中,在对照组48h内无死亡的情况下,高效氯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48h-LC50为2.37×10-5mg/L。当浓度为1×10-4mg/L时,48h内麦穗鱼水花苗死亡率达100%;当浓度为1× 10-5mg/L时,48h内麦穗鱼水花苗死亡率为41%。

试验开始时,1×10-3mg/L浓度组中的试验鱼表现为躁动不安,鳃盖扩张频率加快,上下窜动,尾弯曲等神经中毒症状发生,试验进行到1小时20分钟后,已有大部分试验鱼侧翻于水底,反应迟钝,2h后,死亡率为38%,8h后死亡率为89%,12h后整组试验鱼全部死亡。1×10-4mg/L浓度组试验鱼在试验开始半小时前表现较为正常,1h后11条鱼侧翻沉于水底,不时地跃动,2h后有7条鱼中毒死亡,48h后死亡率为100%。而1×10-5mg/L浓度组试验鱼前期表现较为正常,无中毒反应,当试验进行到8h后,7条试验鱼相继中毒死亡,实验结束试验鱼死亡率达41%;1×10-6mg/L浓度组表现正常,试验过程中无试验鱼死亡。

表2 高效氯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毒性试验

3讨论

3.1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鱼类的毒性

本研究以麦穗鱼水花苗为试验对象,探究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急性毒性。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评价标准,当农药对鱼类LC50≤0.1mg/L时,说明该农药对鱼类剧毒。高效氯氟氰菊酯属于拟除虫菊酯杀虫剂,该类杀虫剂属于神经毒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脑突触体膜上的ATPase,使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等神经递质大量聚集,从而引起脑AchE被抑制。在夏晓华,张林霞,司松波等进行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及生理毒性研究中,得出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泥鳅的48h-LC50为2.44×10-2mg/L。夏晓华等进行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8]研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大鳞副泥鳅的48h-LC50为1.728×10-2mg/L。王彦美,付荣恕研究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黄鳝的急性毒性作用[9],得出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黄鳝的48h-LC50为3.2×10-5mg/L。由此看来,高效氯氟氰菊酯对不同的鱼种以及同种鱼的不同规格的急性毒性都是有差异的,但对鱼类均表现为剧毒。

3.2高效氯氰菊酯对鱼类的毒性

高效氯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毒性和其他研究结果一样,本研究发现,麦穗鱼水花苗对高效氯氰菊酯相当敏感,该农药对鱼类属于剧毒。当然,不同种类、不同发育阶段的鱼,对其敏感性有着较大的差异,高效氯氰菊酯的毒性也显示出较大差异。江辉等进行的4种农药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及敏感性研究,得到高效氯氰菊酯对泥鳅的48h-LC50为4× 10-4mg/L。施钢等研究的4种水产药物对蓝点笛鲷幼鱼急性毒性试验[,得出高效氯氰菊酯对篮点笛鲷的48-LC50为1.29×10-2mg/L。尹伊伟等开展的拟除虫菊酯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的研究中,高效氯氰菊酯对鲤鱼的48h-LC50为7.4×10-4mg/L。王朝晖等开展的拟除虫菊酯农药对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毒理学研究综述,高效氯氰菊酯对稀有鮈鲫的48h-LC50为3.24×10-3mg/L。赵于丁等研究的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结果发现高效氯氰菊酯对斑马鱼(体长:2~3cm)的48h-LC50为1.3847×10-3mg/L。比较而言,高效氯氰菊酯对麦穗鱼水花苗的48h-LC50高于其他鱼类,所以高效氯氰菊酯属于敏感药物。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高效氯氰菊酯的使用。

(通联:564100,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农牧局水产工作站电话15286106168)

猜你喜欢
氯氟氰氯氰水花
童年里的水花
颠覆传统的水花培育
欧盟拟修订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金银花储存过程中高效氯氟氰菊酯降解动态的初步研究
友情的水花
农科问答
不同洗涤剂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清除试验
氯氰菊酯降解菌DZS—3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
氯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