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五大陷阱及解答技巧

2016-04-14 02:40
中学政史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邦联陷阱选择题



例谈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五大陷阱及解答技巧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凉亭中学王鹏

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五大陷阱

1.改变限定语。

例.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偷梁换柱。

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

①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混淆史实。

例.《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4.因果倒置。

例.《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5.逆向选择。

例.“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二、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1.排除法。

(1)排“错”法。

例.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2)排“正”法。

例.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2.定位法。

例.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猜你喜欢
邦联陷阱选择题
Ultra-broadband absorber based on cascaded nanodisk arrays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试析邦联国会获取贸易管辖权及其失败原因
美国“新内战”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陷阱
美媒:美邦联旗之争影响中国旗帜生意
陷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