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乳交融的拼音识字教学
——浅谈学习拼音如何与识字相结合

2016-04-14 02:43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学陈学红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6年6期
关键词:读音节声母拼音

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学 陈学红



水乳交融的拼音识字教学
——浅谈学习拼音如何与识字相结合

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学 陈学红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树立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启迪学生智慧,从而提高拼音教学的效果。

学习拼音是为了更好地识字。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汉字时语音方面的问题,提高其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积极性。我认为,在一年级上学期,拼音教学应与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面就以声母“b p m f”和复韵母“ie üe er”两课的教学谈谈个人如何将拼音与识字有机结合的。

一、插图字母相结合,引出关键字,架起音形之桥

苏教版汉语拼音第3课是声母《bpmf》的教学,在第一板块进行声母认读的时候,课文插图基本上包含两部分的内容,既有声母的音,又显现着声母的形态。教材这样设计,是通过语境中的生活常用字引出声母,从而学习拼音字母,但更要从拼音字母回到生字,让学生把语境中说的常用字变成会认的,也就是由“只闻其声”,变成“音形统一”,让学生通过听读的方式认识生字。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引导说出图中“谁在干什么”时,适时地引出相应的汉字,通过教师的范读或“小老师”的领读,运用听读识字的方法,指导学生图文结合认生字。学习“b”的时候,引出“波”;学习“p”的时候,带出“坡”;学习“m”的时候,引出“蘑”;学习“f”的时候,带出“佛”。也就是说,在引导认读声母的时候,就要建立汉字和拼音之间紧密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每个生字都有不同的读音,每个读音都有对应的汉字,有效搭建了学生学习拼音和认识汉字的桥梁。

在教学ie üe er这课的第一课时,我打破看情境图引出音的做法,而是利用学过的汉字作为桥梁,带动拼音字母的学习。如“月、儿、耳”在《认一认》中学过,通过熟悉的字引出“üe和er”的读音,尤其是特殊韵母“er”,通过熟悉字的巩固,它的发音已经不是难点了。“叶”虽然没在《认一认》中出现过,但在前面的拼音教学中偶尔出现过,那么引出“ie”的音也就顺其自然了。孩子乐于识字,利用认识的字或常见的字来引出韵母的发音,这样不仅巩固所学的字,同时也更加激发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欲望。

二、学拼音节变声调,拓展基本字,铺平认读之路

学了声母bpmf的音和形之后,继而组织学生进行声韵相拼的练习,学生在拼读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带动下,进行四声的拼读,并相机出示常用的“八、把、爸、皮、妈、麻、马、骂”等字。而在“ie üe er”的教学中,通过“孙悟空变招”游戏和大y“乐于助人”的故事,学生很快地认识和掌握两个整体认读音节(ye和yue)的音和形,通过整体认读音节四声的教学,学生很快认识了常见的“爷、野、夜、约”等字。在拼读音节的过程中,老师则扮演“汉字使者”,随着学生的拼读,相机选择生活常用词中的汉字作为认读对象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去认读,同时纠正一些拼读方面的错误,将拼读和识字紧密结合。通过聘请“小老师”、小组合作、开展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学生的识字数量,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识字的能力。

三、读字扩词练说话,激活内存字,打开生活之窗

现在的小学生学习的渠道多,知识来源广泛,言语表达能力比较强,即使有很多汉字不认识,更不会写,但能结合生活语境能给字组词或扩词,如上面“爷、野、夜、约”等字,通过“找朋友”,又相机认识了“老爷、野兔、夜晚、约会,树叶、月亮、耳朵”等词语,然后引导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学生畅所欲言:如“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每年七月七日,牛郎和织女在天桥上约会;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秋天的树叶飘落下来,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等等。因此,学生掌握了“拼读识字”的方法后,让学生进行拼读说字、组词、运用词语练习说话,只要学生能想到,说得出,再在老师的引导和激励下,就会有想认,想写,想用的欲望。

课堂上,学生之间经常会相互“考核”,尤其是遇到同音字用错的时候,反应特别强烈。如:出示“树叶图”和“音节yè”,很多孩子组了“树叶、绿叶、叶子、枫叶”等与“叶”有关的词语,有个孩子突然说出“夜晚”……识字量大的同学立马能担任“小老师”的角色,及时反驳:树叶的“叶”是树上长的,“夜晚”的“夜”是天黑的时候……这样的交流互助,不仅给学生一个自我能力展示的舞台,更加沟通了课内学习和生活实际,把学生学习的视角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生活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人文话题都是我们学习的源泉,同伴亦然。

四、拼读音节诵儿歌,运用新学字,体验阅读之乐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出,学龄前的儿童在母语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基础。实践证明利用儿童已有基础借助汉语拼音去阅读,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好时机和有效途径。在“ie üe er”的教学中,结合情境图,让学生找出“ie üe er”的读音,相机出示词语:中秋夜、夜晚、树叶、月儿、月饼、孩儿、儿子、耳朵等词,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然后出示“中秋节的夜晚 。”句式练习说话(说话要求:后面的内容里有“üe er”的音)。其实学生的言语内容就是一首情境歌(相机出示):“中秋夜,月儿明。妈妈讲故事,孩儿静静听。”学生迫不及待地借助音节去阅读带有汉字的儿歌。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使抽象的字母符号变成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儿歌朗读中丰富着语言的积累也促进汉字的识记。

学生在学习声母或韵母的基础上,拼读音节,认识新字,组成词语,用词说话,进而拓展阅读。拼音为识字服务,识字为用词奠基,用词为表达添彩,表达能更好地促进阅读。就这样步步提升,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汉字音形义的结合,会读、会认、会用,这就是我们识字的主要目标。

当然,课堂内的学习只是做了一个范例,教给学生方法,打开学生思路,要树立“生活中识字”的大语文观,让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我们需要牢牢把握拼音教学和识字的关系,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学习,感受语文的魅力,分享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

猜你喜欢
读音节声母拼音
声母韵母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有关r音节的读音规则
《一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