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国领导人点赞最“强”代言人

2016-04-14 13:59王波,张慧
党政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武契奇中东欧名片



16国领导人点赞最“强”代言人

2015年11月24日凌晨1点多,当李克强总理乘专机在细雨中抵达苏南硕放机场时,可能很少有人怀疑他会乘专机离开苏州。

但仅仅不到36小时后,总理便给出了几乎令所有人意外的答案——不是专机,而是高铁。

“如今高铁已成为广大民众出行、旅游最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是中国装备制造的一张‘黄金名片’。”他说。

“这可不是宣传,这是事实。”

11月25日11时,李克强总理亲自将编号为G5901的“黄金名片”,同时递给了中东欧16国领导人。

这是一张别具一格的“名片”:车头印着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主场标志——结合了颐和园十七孔桥和苏州园林的亭子图案,象征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的合作之桥;车身绘有中国和中东欧16国国旗,后面是“16+1>17”的字样,寓意中国与中东欧16国合作力量远远大于17。

此前一天,刚刚抵达苏州的东道主李克强在主持会晤时,向客人们形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就如同一辆高速列车,启动3年以来,从华沙到布加勒斯特,从贝尔格莱德到苏州,不断加速。现在已经驶入了快车道,不仅高速,而且舒适、安全。

“我们的合作不仅快速推进,而且充分兼顾彼此需求和各方舒适度。”他向前来苏州参加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客人们发出邀请:共同乘坐“既舒适又安全”的中国高铁。

第二天,总理的贵客们便成了高铁的乘客,宾主一起从苏州登上了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

尽管迎来的是中国高铁史上最密集的“高端乘客”,这列“16+1>17”的高铁列车,只有16节车厢,领导人所在车厢的座位也是普通高铁的商务座,和普通高铁没什么两样。据透露,这样做是为了让政要们身临其境地切身感受中国高铁日常运行时的状态和细节。

面对这张无法用手接纳只能以身感受的“名片”,中东欧的政要们也确实流露出了极大的兴趣。斯洛文尼亚总理采拉尔站起身来,亲自将公文包放在行李架上;明年的东道主拉脱维亚总理斯特劳尤马则举着手机,对着窗外频频拍照。其他第一次乘坐中国高铁的领导人和随行官员,或看看这儿,摸摸那儿,或拿出手机不停拍照录像。

而两年前的11月26日,16位中东欧国家领导人或其代表,曾和李克强总理一起,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议会宫展览厅,共同参观中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及装备制造展。

定义6中的A(gk)和A(f)是关于PI信号随机变量的多项式表示,概率表达式的传播,以及在A变换过程中对PI信号随机变量指数成分的抑制很好地处理了信号间的相关性[10],因此概率表达式法可以得到准确的信号概率结果.

那时吸引他们的,是展厅入口处播放的视频短片。镜头里,四通八达的路网、风驰电掣的列车、人们灿烂的笑脸,生动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铁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而他们能在展厅中央看到的,只是摆放着的一列长达21米的中国“和谐”号高速动车组模型。

当他们询问速度和性能时,李克强告诉他们,“完全能够适应各国情况,满足市场的需求。”随后,李克强还邀请他们观看现场展示的丰富图片、翔实数据,详细了解中国铁路既有线路改造等发展情况。

那时,李克强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政府都有责任营造良好环境,引导企业增强优势互补的合作,更好地用这个支点撬动和释放彼此合作的巨大潜力,使中国和中东欧国家1+16的合作产生远大于17的效果。

如今,展台前的参观浏览变成了站台上的亲身体验。

在上次东道主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跟窗外的人挥手告别时,列车缓缓启动。

5分钟后,这列由中国自主研发并制造的CRH380BL型动车组,时速就提升至305公里。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讲解员们则适时地为客人介绍中国高铁的建设发展,以及相关装备设计和性能等情况。

但车厢里最耀眼的解说员显然是总理李克强。当现场一段关于中国高铁的介绍演讲结束时,他笑着用英语对大家说:“这可不是宣传,这是事实。”一路上,总理也没少用英语进行“超级推销”。

“列车的时速能够达到多少?”坐在斜对面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问李克强。

“300公里以上。”李克强边回答边指着车厢内的显示屏。上面显示当时时速301公里。

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场景,欧尔班和坐在正对面的武契奇不时发出赞叹声。

24日下午,3位总理刚刚一起见证16+1合作“旗舰项目”匈塞铁路两个合作文件的签署。文件分别涉及匈牙利段和塞尔维亚段,意味着这一项目将确保年内开工,两年完成。

“为什么一定要把高铁往外推销呢?”

面对拍摄的外国记者,李克强打招呼说:“欢迎欢迎!”当有领导人询问中国经济形势,李克强一一进行阐释。一天前,在结束一场会谈后,李克强总理当即把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叫到身边,要求迅速与泛波罗的海联盟对接,加快推进波罗的海高铁项目建设。一天后,被总理当场叫到身边的人,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

车厢内,李克强就像与老友们一同旅行,一直开心地攀谈交流;静心看窗外景色的不少领导人,则不时品尝桌上准备的零食。

“什么时候回国?”李克强甚至“体贴”地这样问右边邻座的武契奇。

李克强左手边隔着过道坐着的是拉脱维亚总理斯特劳尤马,她的茶杯稳稳当当地摆在眼前的桌面上,即便时速已达307公里,茶水也几乎没有晃动,青翠的茶叶漂在水面。

24日下午,也是这样左中右的位置。李克强与武契奇、斯特劳尤马一起站着,举行了一场领导人出席级别、规模堪称“史无前例、史上最强”的记者会。当时,其他14位领导人坐在台下,李克强告诉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拥有优势产能,技术先进、性价比高、具有国际竞争力。

“这是我们多年来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装备升级、工程建设人才成长等多方面因素累积的成果。”他说,“现在,中方愿同有需求的国家分享这一成果。”

两年前的10月25日,东盟十国经贸部长访华团的部长们就已“分享”过这一成果。得知东盟经贸部长是从中国南方乘高铁到北京的,李克强表示赞赏后,告诉他们,“这是中国高铁为你们做的一次名符其实的‘路演’。中方欢迎东盟企业来华投资,也鼓励中国企业赴东盟投资铁路等基础设施。”

两年后的11月25日,一批更高端的乘客完成了他们的“线下体验”。11时22分,行驶99公里后,17位领导人在上海虹桥站站台上手拉手合影。然后,李克强与其他人一一握手道别。

“16+1合作好比这列‘动车组’,能够走到今天,关键在于每节车厢都能提供动力,源源不断的动力将使我们的合作行稳致远。” 李克强说。

“为什么一定要把高铁往外推销呢?”一位记者在站台上问李克强。

“因为它代表着中国装备技术的综合水平。”总理这样回答。

回国接待这16位贵客前的11 月23日,担任总理后首次正式访问马来西亚的李克强,在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会谈时表示,“将中方技术与成本优势同马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相对接,通过积极探讨开展马来西亚-新加坡高铁建设、马来西亚南部铁路建设和中马港口联盟等合作,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助力两国经贸往来”。

在与纳吉布共同会见记者时,李克强再次向马来西亚这个“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递出了高铁这张“名片”。

纳吉布则回应,“马方愿继承两国友好传统,落实双方各项共识,尽早启动有关铁路项目合作。”

两天后,回到祖国的李克强再提到高铁时,将这张“名片”首次升级为“黄金名片”。

显然,那些从他手里接过这张名片的政要们,不仅把它“夹”在了两国政府签订的合作文件里,也把它“装”进了自己的心里。

在前往上海的路上,李克强听到坐在自己右手边的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不停感叹:“中国发展速度太快了。”

(摘自《博客天下》2015年第26期 王 波、张 慧/文)

猜你喜欢
武契奇中东欧名片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武契奇引用孔子名言发表连任宣誓词
武契奇宣誓引用孔子名言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的政治新动向
中东欧政治体制转轨20年的得与失
2010年中东欧国家选举述评
会展名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