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型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以阳江市海陵岛为例

2016-04-14 20:45李红燕彭春晓
地球 2016年9期
关键词:海陵阳江市海岛

■李红燕 彭春晓

(1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阳江 529566;2阳江市环境监测站 广东 阳江 529500)

海岛型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以阳江市海陵岛为例

■李红燕1彭春晓2

(1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阳江529566;2阳江市环境监测站广东阳江529500)

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海岛型旅游发展迅速,当前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旅游地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海岛型有其不可避免的生态脆弱性,旅游地生态安全已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就以阳江市海陵岛为例来对海岛型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进行分析和探讨。

海岛型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海陵岛位于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端的南海北部海域,距阳江市区20公里;四面环海,与大陆一堤相连,属近岸岛屿,全岛土地总面积127.45km2,是广东省第四大岛;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阳光充足,6-11月为台风季节,海陵岛是广东省沿岸遭受台风侵袭比较频繁的地区之一。海陵岛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发展良好。依托风光旖旎的海滨旅游资源及丰富的人文与历史景观,其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每年吸引众多的游客来旅游度假,年均人数以较高速度增长。近年来,伴随旅游地产化,海陵岛进驻了保利、恒大、敏捷、顺峰等知名地产公司。

2 研究方法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选取指标权重的确定。本研究借鉴世界经合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框架(Press-State-Response),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TOPSIS法计算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P-S-R模型: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多借鉴P-S-R模型,该模型是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提出的定量测度土地生态安全的模型。P-S-R模型由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和响应(Response)3类不同但相互联系的指标来表达环境问题。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因素层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将定性问题定量化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其由于简洁性和灵活性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

本研究运用P-S-R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海陵岛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目标层、基准层、指标层3个层次22个评价指标。

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3.1指标筛选与体系构建

根据PSR概念模型,结合海陵岛的岛屿环境特点和地理区位构建其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由于其具有海岛与旅游地两者双重系统特征,将影响海岛生态安全的海洋灾害、影响海岛滨海旅游发展的沙滩底质等具有本地海岛特色的指标纳入。结合专家咨询并运用SPSS17.0软件,计算指标的累计贡献率;选取累计贡献率大于85%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作为公因子,再求公因子的“旋转因子载荷矩阵”,通过对公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最终确定海陵岛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2整体分析

根据得到的数据可知,2005-2014年海陵岛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土地生态安全距离正理想解的D+逐渐变小,说明土地生态安全逐步趋于正理想解,D-则大体上呈递增态势,意味着土地生态安全逐渐偏离负理想解;从贴近度来看,10年间贴近度处于波动上升的阶段,由2005年的0.3889提高到2014年的0.6142,根据土地生态安全评判标准来看,2005-2014年间海陵岛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由2005年的较不安全状态上升到2014年的临界安全状态。究其原因,该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海陵岛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另一方面得益于海陵岛的经济发展,在此期间海陵岛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使其在经济、环境、生态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突破,故海陵岛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2]

3.3各子系统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海陵岛2005-2014年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通过进一步计算各子系统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来了解各子系统的特征和动态演化趋势。

3.3.1压力系统分析

2005-2011年间D+基本上逐年增大,D-逐年减小,最终导致贴近度C也逐渐减小,土地生态安全压力越来越大。海陵岛生态安全与系统压力相关性最强,系统压力对其贡献最大;其次是系统状态,系统响应对安全总值的贡献最小,系统响应、状态与海陵岛生态安全表现为负相关关系,表明当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海陵岛干预减少时,其自身抵御外界能力在加大,其生态安全值增加;2011年以后,D+呈现减小趋势,D-逐年增加,最终贴近度C逐渐增加,这说明海陵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对环境的保护。

3.3.2状态系统分析

D+总体上处于波动减小趋势,D-总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因此贴近度C总体上呈现波动增大趋势,2009年以来,贴近度波动处于临界安全和较安全之间。说明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

3.3.3响应系统分析

近年来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不断提高,土地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海陵岛为了保护土地生态安全,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加大了环境治理投资力度,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由2005年的较不安全状态上升到2014年的较安全状态。[3]

4 结论与建议

海岛在发展旅游业时需加强生态安全建设,统筹两者协调发展。建议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一是在整个海岛旅游开发建设中,因地制宜地对不同区域、不同地带进行开发强度控制,严防滨海地带一线建筑无限制往海域拓展-在旅游区内以适度游客数量承载力为依据,引导游客行为导向,限定在承载力范围内经营管理。二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复合利用程度,实现土地利用在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双重功效。

[1]肖建红,于庆东,刘康,陈东景,陈娟,肖江南.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 [J].地理学报,2011,06:842-852.

[2]李冠英.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D].南京大学,2012.

[3]林东.基于生态足迹的海岛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2:70-74+105.

Q958.113[文献码]B

1000-405X(2016)-9-387-1

猜你喜欢
海陵阳江市海岛
Beautiful Summer
《宋书·州郡志》“海陵”的一处句读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海陵丛刻》及其研究
在海岛度假
陈 飞 鸿 (阳江市)
海陵湾台风浪场的数值模拟
阳江市环保工业园电镀厂房招租
阳江市环保工业园电镀厂房招租
神奇的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