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午睡活动的组织要点

2016-04-14 06:29周海艳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6年3期
关键词:睡姿散步习惯

周海艳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小班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幼儿良好的午休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在幼儿午睡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增强自己的责任心,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做好午睡的管理工作。

一、午睡前的散步环节必不可少

组织幼儿散步15分钟。散步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带领幼儿在园内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到花坛边走一走,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在草坪上、大树下坐一会儿,戏耍、捉小虫。互相谈一谈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尤其是春秋两季,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将享有更多的乐趣和收益。

二、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

孩子吃完饭,散步、入厕后便进入了午睡室。刚开学入园时,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强,天气又渐渐变冷,午睡环节就需要我们老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于解扣子、拉拉链、脱鞋子等简单的事情,先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让孩子们相互合作、帮忙,培养他们自主动手的能力,也避免了过多的消极等待,培养了孩子的团结互助的能力。等大部分孩子安顿好以后,老师再来帮助能力弱的甚至拒绝动手操作的孩子入睡,在孩子躺下后,我们应当一个一个帮孩子压紧、塞好被子,并引导他们不能露出小肩膀、不能盖住小嘴巴等。

三、营造宁静温馨的午睡环境

在午睡室的墙面上可以布置一些符合午睡环境的星星、月亮、小动物、小朋友睡觉动态图片等等,来增强幼儿睡觉的欲望。孩子躺下后,我们便需要营造一个适于午睡的环境。教师拉下遮光的窗帘,不让光线过亮。营造午睡氛围可以利用音乐催眠,讲故事、儿歌等。在睡觉前可以让幼儿听着和缓优雅的旋律、节奏舒缓宁静的音乐:如摇篮曲等。教师轻声进入午睡室,并用手势代替语言,暗示幼儿尽快入睡。多用鼓励性的动作夸奖他们,翘翘大拇指,轻轻地安抚他们的头部,使他们产生一种安全感、温馨感。引导孩子不能说话,更主要的是值班老师们也不能说话。有时我们会说:“今天孩子好像有点兴奋吗?怎么还不睡觉?”其实,很有可能是我们老师的兴奋传递给了孩子,老师兴奋了说说话、聊聊天,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肯定也会兴奋,不安定。所以我们要创设并保持安静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很快入睡。

四、不要忽视午睡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班集体中,太多的小班孩子都会有不同入睡要求。有许多孩子在家睡觉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如摸着妈妈的耳朵才能入睡;有的要喝牛奶入睡;有的要含着奶嘴咀嚼器入睡;有的要抱着才能入睡;有的要抱着自己带的玩偶入睡;有的啃咬被角或者咬指甲入睡;有的甚至要用指甲抠着家人的手腕入睡……对于这样有着特殊要求的入睡“困难户”,老师要多和家长沟通,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引导家长,让他们从根本上意识到不良的入睡习惯对孩子的影响,从而克服情感上的失落,积极配合老师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另外,老师在关注这些孩子午睡时,要尽量多陪护他们,时刻关注他们,让孩子不再害怕,慢慢减少孩子对“它物”陪伴入睡的依赖,达到最终纠正这些坏习惯的目的。教师要及时做好午睡记录,并与本班老师密切配合,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幼儿有时睡前喝水喝得太多或个别有尿频症的,老师就要有意识地对个别孩子加以观察,耐心地督促,在一定的时间轻轻地提醒他起来小便,共同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

五、对入睡难的孩子要特别关注

有些孩子好动好玩,甚至在家里也没有午睡的好习惯,那么他肯定不会很快入睡。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除了与家园配合进行一致的教育外,还应积极培养孩子的在园午睡习惯。这时仅仅创设安静的和光线较暗的环境是不够的,我们可以躺在孩子的旁边,引导他:“老师也睡觉,你可不能动,眼睛也不能睁开,要不然老师睡不着。”有了老师一对一的监督,孩子不能动又不能睁开眼睛,那么很快他就能睡着,但如果你不能这样给予足够多的关注,那他很可能就是玩一中午,不睡觉,还有可能干扰其他孩子的午睡。在我们班,每个孩子,每天中午,我们都会看着他们入睡,以保证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参与各项活动。

六、午睡过程中不停地巡视

午休也是孩子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幼儿午睡时,教师必须来回检查,做到“一听”、“二看”、“三摸”、“四做”:“一听”是听听幼儿的呼吸是否正常;“二看”就是看看幼儿的神态,严密注视幼儿的举动有无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摸”就是摸摸幼儿的额头的温度;“四做”就是对个别踢被子的孩子要亲自为其盖好。值班老师不能坐在床头,要在室内来回巡视,仔细观察幼儿的午睡状况,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好午睡的局面。这些做法虽说是细小的事,但极其重要。教师要随时认真地巡视幼儿午睡,细心观察幼儿。孩子身体不适或生病时常会反映在睡眠上,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所以我们应尽量把工作做细,以取得家长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七、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

幼儿的睡姿正确与否,关系到幼儿睡眠的质量和身体健康。俯卧压迫心脏,血液循环受影响,左侧卧也同样有影响;蒙头睡会使幼儿不能舒畅地呼吸到新鲜空气,容易使幼儿做噩梦,影响幼儿骨骼的正常生长,所以必须培养幼儿仰睡或右侧睡的正确姿势。教师应通过各种故事讲述、常规活动来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睡姿,并结合午睡实际,密切观察,随时纠正幼儿的睡姿。

八、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午睡习惯

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养成,不仅靠教师,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因此,教师要与家长沟通,要求幼儿在家休息时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增强家长对正确睡眠姿势的认识,对幼儿在家时错误的睡眠姿势给予纠正,从而使家园步调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午睡习惯。

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是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的,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幼儿教师,我们应当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满足孩子的特殊需要,从多方面为每个孩子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为每一名幼儿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孩子在老师精心呵护下幸福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睡姿散步习惯
散步的收获
散步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