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与图书管理系统数据交换及对接的实现

2016-04-14 22:22袁晓戎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8期
关键词:一卡通

摘 要:为了解决一卡通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数据交换问题, 本文采用中间数据服务模式来进行基础数据交换,并规划设计出系统对接接口结构图及工作流程,从而实现一卡通与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一卡通;中间数据服务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8.135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信息科学技术对国内高校的影响也进一步深入。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一些阻碍高校信息化进程的现象如:校内信息孤岛、设施重复建设、信息获取途径繁杂等等。如何合理高效的整合校内资源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以加快高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是各高校考虑的问题之一。一卡通技术的出现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它能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数据管理平台,同时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一卡通专网形成数字空间和共享环境。校园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的切入点,是校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与方式,是促进高校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重要举措。校园一卡通系统依托校园网,以校园卡为载体,使全校师生仅需手持一张校园卡就可以实现在校园内进行吃饭、购物、考勤、洗浴和借阅图书等一系列活动,真正做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与图书馆系统系统对接完成后,可以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管理水平,对未来为读者开展新形式的服务奠定了基础。

1 一卡通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数据交换对接的目标

一卡通系统是指以智能卡卡片为主体,借助各类智能读写设备和软件平台,为持卡人提供服务的综合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学校图书馆内书籍管理,书目检索管理,图书借还管理,证件管理及借阅超期罚款等等与图书借阅等综合服务息息相关的管理系统。两系统数据交换对接完成后可以实现通过一张校园卡完成文献借阅、读者证件处理、超期罚款、信息查询等等服务,进一步简化图书馆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使图书馆业务智能化、数字化。

2 一卡通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基础数据交换方式

图书管理系统与一卡通系统的基础数据交换的方式一般常见的有以下3种方式,文件共享模式(如Txt、CSV、XML)、数据库视图(DataView)方式、中间数据服务(如Web Service)方式。

2.1 文件共享模式(TXT、CSV、XML)

文共享模式是一种松耦合的数据交换模式。首先系统双方共同确定文件的数据格式,然后系统按确定的数据格式导出文件,待系统接收文件后按双方确定格式进行解析并导入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文共享模式安全性比较突出,在系统之间确定好标准的数据格式后,无需直接通信,就可以传递相关数据。缺点在于实时性差,无法快速响应。

2.2 数据视图模式(Data View)

该模式是第三方对接系统主动获取由一卡通数据库构建的一个开放数据视图。示意图如图2所示。

该模式需要一卡通系统开放部分数据库来建立数据视图,优点是一卡通系统工作量较少,数据视图定义简单灵活,缺点是一卡通数据对外开放,会对数据库安全和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2.3 中间数据服务模式(Web Service)

该模式是指由一卡通系统提供一些系统中间数据服务,这些数据服务与原一卡通数据库物理分离,保证数据安全性,对接系统通过这些中间数据服务来获取一卡通系统数据。示意图如图3所示。

中间数据服务模式相对于其他两种模式在安全性和开放性都是最理想的模式。一卡通系统通过建立一个共享数据的中间数据服务,分别定制出不同中间数据服务来满足相关第三方对接系统。中间数据服务可以针对第三方系统优先级别设置不同的数据开放策略,从而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

中间数据服务是基于Web Services的标准化集成方案,前两种模式存在不同系统的异构问题,并且开放性和安全性没有第三种模式快捷高效。为了减少开发成本采用中间数据服务模式进行一卡通与图书管理系统对接是我们的最优选择。

3 一卡通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数据交换对接实现

3.1 系统数据交换对接

一卡通系统和图书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第三方借口程序实现数据通信,用一卡通替代原来的借书证,实现全校统一身份认证及校内金融消费。(结构图如图4所示)。校园一卡通系统和图书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3.1.1 统一使用学号

由于校园一卡通采用学号为唯一代码,因此图书馆也必须用学号替换现有的借阅证号,采用学号为系统唯一的借阅证号码,这样可通过读卡器模拟条码枪功能。

3.1.2 同步人员信息

通过底层开发接口,实现校园一卡通系统到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同步功能,在第一次导入用户档案后,后续档案的维护全部可自动实现。通过接口程序可以实时同步一卡通系统人员档案信息,一卡通替代原来的条形码借书证,借助读卡器实现图书借还的身份识别、新增人员信息、补办及挂失人员信息同步,图书管理系统直接调用一卡通人员信息,极大的简化了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同时也实现了校内人员信息资源共享。

3.1.3 黑名单识别

图书管理系统通过第三方接口自动获得卡片状态信息,如果由于系统版本等原因无法实现的话,可通过服务器驻留的第三方同步程序进行黑名单识别,读卡器读到校园卡号时,首先由驻留程序进行识别,如果是黑名单则自动弹出对话框提示,如果不是黑名单,则可输入到图书管理系统窗口中。

3.1.4 扣费流水上传

校园一卡通的金融功能为图书馆罚款收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系统通过读卡器直接在一卡通中收缴罚款(如超期款、图书损坏罚款、丢失赔偿罚款等),并通过一卡通专网上传扣费交易流水到一卡通数据库,同时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保存扣费流水金额,以便于后期对账。

3.2 接口实现方式及流程

一卡通平台通过同步服务器系统和网络监控服务器,保证将共享信息及时、增量、准确、完整发送给预约共享对象,其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同步服务程序和监控程序的功能如下:

(1)将要求共享信息的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信息控制共享的信息对象;

(2)为每个请求共享对象分配专用共享队列,从而达到信息存储缓存的目的;

(3)网络监控服务器系统时刻监控预约共享的请求对象的网络状态;

(4)同步服务器系统的发送线程根据网络状态保证将请求共享的信息及时发送给请求对象所在的计算机;

图书借阅端通过DLL动态链接库文件来获取图书管理系统里所需信息,主要DLL文件有:取得共享信息的DLL(SyncDll.DLL)、取得全局控制信息的DLL(Ctrl_app.dll)、上传计费充值信息的DLL(ReqDll.Dll)、卡操作的DLL(RF_CardDll.DLL)。

4 结束语

一卡通与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的共享及同步,极大的简化了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流程,降低了人力成本,推进了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进程。同时改变了图书馆传统机械的工作方式,实现了读者与管理者业务交流的数字化、信息化,提高了图书馆整体的工作效率。校园一卡通系统综合先进的智能卡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不但能满足学校不同管理层次的需要,而且解决了校内多卡合一的问题,它在校园中起着桥梁的作用,通过它与学校图书馆、教务、后勤等等部门的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联系,将整个校园连成一个数据网,使校内管理实现高度信息化。随着一卡通技术的不断完善,它将革新校园传统的管理及运营体系,加快信息学校信息化进程,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凤,李志勇.“校园一卡通”与图书馆管理系统接口的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7).

[2]王蕾.高校图书馆服务中校园一卡通应用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3]杨继民.一卡通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

[4]阴小建,王文琳.图书馆管理系统与一卡通接口设计[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5]黎邦群.图书馆管理系统一卡通接口程序的设计与实现[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6]段平.“一卡通”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与思考[J].轻工科技,2013(12).

[7]刘付婷.谈校园一卡通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影响[J].职业时空,2007(10).

作者简介: 袁晓戎(1981-),男,河南人,碩士在读,工程师,研究方向:从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信息化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一卡通
一卡通失卡招领系统设计
北京地铁可以“刷手机”出行啦 从房山线开始
贵州实现全省全域交通互联互通
“甘肃一卡通”兰州发行 智慧惠民“少跑路”
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卡通充值不用再排队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NFC别闲着用手机查询公交卡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