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运用

2016-04-14 22:53李鑫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8期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深入,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产生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一旦离开电子信息技术,人们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生产状态。对于电力系统而言,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已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创造良好基础条件。笔者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内所发挥的实际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运行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8.167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人們的基础生活质量已经有了显著改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目标逐步实现的同时,每一个行业都对自己全新发展方向投以广泛关注度。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粗放型经济向现代化集约型经济模式转变过程中,需要加强科学技术投入,为实现最终目标做出巨大贡献。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内的应用即属于新发展模式管理范畴,不仅提高了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率,还有助于维持电力系统稳定运作状态。

1 电力系统对自动化控制的要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要求。随着生产生活用水用电量的逐步提高,电力行业承担巨大生产压力。为了满足相关发展需求,电力企业必须全面扩大电网覆盖面积,导致电网自身结构日趋复杂,一旦引发安全事故,则势必对公众利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作状态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根本角度分析,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电力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此外,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可以有效解决电力系统运作过程存在的相关矛盾与故障。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电网运作效率也会得到相应提升,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发展关系。因此,可以采用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方式,有效解决电力系统运作过程中存在的相关矛盾问题。

2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应用

2.1 仿真技术的使用

从整体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升速度较快,目前已经取得十分显著的发展成绩。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内的应用已经基本实现“真态化”发展目标。该目标可以在大数据处理及其他方式应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效用。利用仿真技术构建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式,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动态化监督目标。

2.2 智能控制的应用

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自动化技术。受信息科学技术影响,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后,即生成了全新的智能控制应用模式。该技术应用与电网系统内,可以帮助电网系统解决相关发展问题,如提高电网系统运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提高系统整体工作效率等。

2.3 电气自动化的技术集成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是在管理技术集成应用范围内体现,采用上述方式可以十分方便的形成“集成化”管理模式,使相关技术管理满足科学化、合理化发展需求。对于传统电力系统而言,电力系统维护、电力资源分配、电力系统安全等管理都是独立进行的,实现电气自动化发展目标后,系统的大部分功能及操作流程被有效集中到一起,并采用统一化管理模式对电力系统内的各个工作部门开展相关管理活动,不仅有助于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可以为电力系统实现升级发展目标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3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应用方向研究

3.1 配电网的自动化方向

针对电力系统实施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供电网络信息一体化发展目标,必须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逐步引入自动技术方式。配电网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时,采用高级软件系统尽快实现算法结合工作目标。主要算法的核心即是虚拟算法的深层次推进,确保相关计算结果可以全面提升自动化设备计算的准确性。计算准确是维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作状态的重要前提。因此,针对电气工程引入自动化技术论题研究过程中,需要包括配电网内容的研究。

3.2 采用国际标准

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相关市场领域内存在大量的电子自动化设备生产单位,从本质角度分析,每个厂家所生产的设备都存在一定差异,由于电子信息内安装了不同厂商所生产的电力设备,导致信息共享发展目标实现过程中遇到众多阻碍性因素,相互操作也十分困难。受生产设备等因素影响,不同厂家生产的电力设备不具备强大兼容性,其也间接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难度。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不同设备生产厂商实施统一管理模式,要求相关设备必须依照标准进行生产,满足设备运行过程中彼此具备强大兼容性。

3.3 以太网技术的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发展程度不断深入,该系统内开始出现多样化矛盾因素。面对此种发展趋势,只有不断提高电力运行数据的应用频率,才能真正提高数据传输及处理速度。对于电力系统而言,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必须满足电网信息基础特征。上文中我们了解到,电网信息的两方面基础特征即是真实性及有效性。以太网实施效果基本满足电气化数据处理过程的相关工作需求,因此,成功推广以太网也对进一步实现电气自动化发展目标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3.4 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统一性

电力系统拥有复杂的内部结构,运作过程涉及众多环节,将复杂工作环节实施统一化管理是实现系统安全稳定运作状态的基本要求。这里所指的统一化包括安全维护、电力资源分配、部门管理等多个工作范畴,各部门相互沟通、加强合作,为电力系统实现统一化管理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电力系统对引入自动化技术产生强烈发展需求。为了满足我国居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用电需求,电力系统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电气化功能设计,为实现智能化、多元化发展目标做好基础准备,同时维持电力行业稳步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文君.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15).

[2]朱庆锋.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门窗,2015(02).

[3]周黎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1).

作者简介:李鑫(1993-),男,本科,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猜你喜欢
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技术浅析
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