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职业卫生监管现状分析

2016-04-14 23:52闫鹏刘星华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8期
关键词:职业卫生管理机制监督管理

闫鹏 刘星华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方面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职业卫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对于我国目前职业卫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对于职业卫生的监管现状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对于现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监管机制,使得监管机制更加完善的运行,加强对于职业卫生的标准体系的建设,希望可以提升我国的职业卫生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职业卫生;职业安全;监督管理;管理机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8.23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职业卫生方面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认识以及劳动者自身的高度重视,然而即便如此我国目前对于职业卫生的监管现状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容乐观。从2005至2010年对于职业病的统计来看,我国目前对于职业病的报告总数逐年都在增加,这严重的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对于我国当前的职业卫生进行合理的监管显得至关重要。

1 职业卫生监管现状分析

1.1 政府监管职责弱化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雇主以及雇员之间的三方协商机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格局,职业安全卫生属于劳动关系中的范畴,因此也遵循着这个构架,而政府监管的职能弱化是职业卫生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一个方面是近年来,由于主管职业卫生的部门所拥有的管理力量有限,且缺少相应的技术装备,因此难以进行广泛的监督,使得监管不到位。另一个方面,某些地方正度没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及政绩观,因此对于职业卫生的源头工作没有进行应有的重视,经常出现为了谋求更好的经济效益而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为代价的情况发生,甚至有时政府为了维护投资环境而对职业卫生的监督执法进行阻碍,这使得政府在三方中的角色因此而弱化,劳动者的健康权益难以得到应有的维护。

1.2 职业卫生监督的欠缺

虽然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的形成了职业卫生的监督和技术服务网络,但是整体上来说依然是不健全的,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队伍的数量过少,且其质量也不高;在现场的技术服务人员所占的比例较低,且储备的后备力量不足;并且,我国现有的职业病防疫机构对于检测手段来讲较为匮乏,也缺少专业性的检测人员。由于这些监督服务方面的欠缺,使得对于职业卫生的检测很难得到很好地进行。通过对于我国的职业卫生的投入进行调查研究的数据中显示,各级政府从1999年开始就对职业卫生的投入进行逐年的增加了。然而,由于基数过低,对于职业卫生的人均投入有着明显性的不足,和经济的发展水平难以适应等因素,导致对于职业卫生的监管、以及相关的技术性服务始终难以得到保证[1]。一些个体的老板为了获得更大的收入,根本不对企业的职业卫生进行相应的投入,劳动者工作的环节条件十分的恶劣,粉尘、有害气体等严重的超标,这严重的影响了劳动者的健康,甚至会危及他们的生命,不但给患者以及家属造成了极大地痛苦,而且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1.3 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职业卫生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不完善。和国外的工业化较为发达的国家比起来,我国现在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还有很多地方存在问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例如,到目前为止,我国依旧没有针对多种经济体制并存以及用工制度的多样化的现状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法规。对于我国的法律规定的职业病记录中,疾病的种类也并不完善,很多严重的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并没有被列出来。

并且,对于法律法规的落实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法律的基础,但是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图形,虽然大致上执行的时候处于有法可依的状态,然而在真正的执行过程中对于不按照法律严格的执行、以及出现违法的行为没有被严格的追究等情况依旧存在,这就使得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了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2]。

2 应采取的对策

2.1 完善职业卫生法规

由于职业卫生的相关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了很多企业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不重视对于企业的职业卫生的管理,最终使得很多劳动人员得了职业病,因此要想对我国现在的职业卫生管理方面进行改善,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于职业卫生的法规的完善。应该尽快的完善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的配套的规章,使得企业能够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参考;应该完善对于企业的职业卫生进行管理的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使得企业能够提高职业卫生的水平。

2.2 明确职业卫生管理体制

在职业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得到了完善的同时,企业应该明确职业卫生的管理体制。因此,企业可以将职责划分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使得职责分配更加的明确;企业应该对职业卫生的相关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加强其基本素质,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加对于职业卫生的监管力度;企业内部应该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监督体系,极爱去哪个对于职业卫生的监督水平。同时,中小企业也应该强化对于企业的自主的管理能力,因为这些中小型企业是职业病的发病率更为高的企业。

2.3 企业自身建设

同时,企业版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对于职业卫生进行管理的意识,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管理。由于企业内部有很多农民工、临时工等对于职业卫生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于企业的内部人员的职业卫生教育,使得员工自身能够认识到职业卫生的重要性[3]。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存在的职业病隐患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化工企业,应该设置安全控制阀,在毒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是采取报警的设置,这样就能保证劳动人员的活动环境对于健康没有过多的伤害。企业还应该定期的检查员工身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其生命健康。

3 结论

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病的发生率一直在不断地而提高,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而主要原因则是我国目前对于职业卫生的监管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于我国职业卫生的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根据这些问题做出应对方案,降低职业病的发生几率。

參考文献:

[1]孙胤羚.职业卫生管理政策分析与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齐东健,刘军,吴清江.新形势下职业卫生对策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7(02).

[3]张忠彬,孙庆云.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6).

猜你喜欢
职业卫生管理机制监督管理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浅谈应如何提升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
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工作若干问题思考与探讨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