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谎言

2016-04-15 07:02花子栀
北广人物 2016年12期
关键词:佳话杯水谎言

花子栀

老丫爱撒谎,父亲让她列一张至今为止撒了多少个谎的清单,包括对谁说的、什么内容、是迫于什么原因说的、说了之后导致的后果是什么。这简直秒杀了老丫大脑中的几千个细胞。

如果追溯到小时候的第一次说谎,老丫依稀记得是有一次偷了母亲的五块钱,差点被打,不过老丫那时“急中生智”,说了什么谎,现在她已一点想不起来了。

因此,追溯初次说谎的根源就这样跳了过去。

接下来是初中时期,“中二”病猖狂,老丫冲着一个家庭条件比她好得多的同学撒了谎:“我爸是警察。”事实上,老丫连自己的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都不清楚,只知道他经常穿着淡蓝色的衬衣,头上戴着高耸的警帽,可是怎么就没有警徽呢,也许是一时丢掉了,她这样想着,便自豪地吹嘘自己的父亲是英雄,而且吹得愈来愈大,以至于大家都深信不疑。直到有一天,一家人围着饭桌在一起吃饭时,老丫问父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警,立即遭到母亲严厉地否认:“你爸爸不是警察,他是保安。”老丫这才意识到自己已撒下了一个弥天大谎。但由于这个“谎”已在同学们心中扎得太深,老丫也没有面子拔掉,索性放任其继续下去,而且那时老丫没有一个朋友,因此也没那么多的顾虑和担心。

有了第一次撒谎的经历,接下来的数次撒谎就易如反掌了,老丫制造的虚假比实际多得多,甚至变成了一种“佳话”的境地。好像一杯看似完美的水,只要不喝就不知道其中掺杂了什么物质。终究还是有人偷喝了老丫的这杯水,识破了她处心积虑多年的“佳话”,老丫的声誉与信誉度随之遭遇了滑铁卢。

“你为什么要说谎?”高中时期的老丫耳边经常回响起这句话。识破她的是她的同桌,一个聪明的归侨子女。老丫为了和同桌之间能有共同话题,制造了一个投其所好的小谎言:“小时候我曾经在新加坡上过幼儿园。”老丫觉得此“谎”很完美,因为有个做“警察”的父亲为基础,可以制造出一个个看似无懈可击的谎:“家庭殷实”、“从小被宠爱长大”、“拿过新加坡幼儿园毕业证”、“我最擅长英语”……这些谎连接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不可击破的佳话:我是一个受过国外教育的人。然而,同桌发觉“这杯水”越喝越不对劲,因为她有一次不经意地在校门外听到老丫和她一个发小的一段对话:“老丫,你知道康星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吗?我表姐的孩子快4岁了,如果你留着大班老师的联系方式,就告诉我吧。”

面对同桌的质疑,老丫知道已经不能继续圆谎下去,但她仍没有勇气揭示真相,她害怕太露骨的现实会令她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包括来之不易的友情。高三即将结束,同桌最后一次问她:“你考了哪所大学?”老丫不假思索地说:“北大。”

“这也许是我的最后一次说谎。”老丫在清单上总结道:“我为自己的行为造出的后果而自责,但是,如果没有那些谎言的庇护,我的学生时代就不会过得如此风生水起。”

题图库丽军

猜你喜欢
佳话杯水谎言
Is“eight glasses of water a day”really scientific?“每天八杯水”真的科学吗?
“每天八杯水”真的科学吗?
天目湖日月潭演绎的佳话
黄桥战役中的统战佳话
“错字”反成佳话
养生篆刻
揭穿谎言
热心帮教传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