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16-04-16 17:05蔡正兰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关键词:主持问题探析民生新闻

蔡正兰(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蔡正兰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是近十几年来产生的一种新的新闻形式,此类节目在社会反响和收视率等方面,屡创佳绩,主持人凭借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平民化的表达,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取得了较大的优势。另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在节目主持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欠缺,如何有针对性地完善提高,发挥其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是当前新闻传播事业建设所要探究的一项课题。

关键词:民生新闻;主持;问题探析

自2002年诞生以来,电视民生新闻已历经十多个年头,平民化的视角和报道内容为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方向。其中,电视民生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增加节目的收视率和加强观众的忠诚度的重要因素,但是,电视民生节目的主持人在民生节目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本篇论文将结合当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探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理论上的指导。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

2002年,江苏卫视的《南京零距离》节目一经播出,便因其贴近生活的内容、平民化的视角、灵活互动的传播方式和朴实无华的语言,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并带来了中国电视媒体的一场民生新闻热,“民生热”的潮流在全国各地掀起。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界定

《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提到“民生在于勤,勤则不匮”,这其中的“民”也就是百姓的意思。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民生新闻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张英杰认为:“民生新闻可以被理解为反映普通民众生计的新闻。”杜志红认为:“民生新闻,指的是关注普通公民生活的新闻。”孟建认为:“民生新闻传播的对象是城乡居民,传播的内容是和市民相关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笔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新型的节目,在新闻理念上,民生新闻强调新闻民本意识;在节目选材上,它注重“三贴近”;在表达语体上,主持人采用“说”的方式,实现了与观众的互动和沟通,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政策环境的优化,传播媒介对“民生”的关注变得顺理成章,民生新闻应运而生。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开播,以其贴近百姓生活的节目内容和平易近人的主持风格受到关注,并成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滥觞。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出现引发了地方电视台开设民生新闻栏目的浪潮,并成为第一个敢和央视《新闻联播》拼收视率的新闻类节目。自那时以来,民生新闻正式进入学术界的视野,成为业内专家和学者关注的对象,同时,也成为各地电视台效仿创办的栏目类型。

在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中,众多民生新闻节目越来越得到百姓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节目样态。湖南台的《都市新闻》、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许多栏目已经成为各地电视台的名牌栏目。这些栏目,从策划、制作到主持人的表达方式都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成熟,标志着极具中国本土化的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已经兴起。

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存在的问题

(一)主持人的起源

1952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公司,最早使用了“主持人”这一概念。《60分钟》的主创人唐•休伊特第一次提出“主播”的概念,在他的理念里,认为主持人是“在接力赛中那个跑最后一棒的人”,其作用至关重要。在我国,1980年,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节目出现了“主持人”的称呼,由此被看做主持人概念的首次出现,并被载入中国广播电视史。在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亦几经改变,尤其是近年来更是涌现出很多“明星主持人”,这种转变也使得“主持人”职业更加吸引受众的眼球。

“在广播和电视节目中,他们的出现以个人行为,代表群众的诉求,主控整个节目的进展,他们与观众直面并互动,平等进行传播。”这是《广播电视词典》给主持人所下的定义。由此可以得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既是节目直播中的掌控者,也是群众诉求的代表者,通过在节目中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引导,获得大众的认可。

(二)民生新闻对主持人的要求

电视民生新闻基本上都以主持人主持节目的形式呈现,节目的特色和主持人的特色密切相关。景志刚曾这样总结民生新闻节目:“在节目中,不仅要有社会新闻,还需要有大众舆论的监督和生活资讯,以及时政新闻。”

第一,形象上,民生新闻主持人应当做到“平民化”。比如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第一时间》栏目的主持人吴薇,她在节目中的定位就像邻家姐妹,她关注的是社会生活和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也会针砭时弊,传递和谐向上的正能量。 第二,内容上,民生新闻主持人要“通俗化”。民生新闻的竞争优势在于内容更接地气,民生新闻应当发挥其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节目中渗透进当地的风土人情,给老百姓一种亲切感。民生新闻主播,应该吸收这些元素,然后在节目中加以贯穿体现。另外,在语言表达方式中词汇意义的民俗化也是民生新闻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特征。

第三,评论语言上,民生新闻主持人要“朴实化”。中国传媒大学吴郁教授这样概括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位置和作用:“中介功能位置和控制程序流程的主导作用。”作为连接政府和百姓的桥梁,民生新闻主持人在传播“民生”的过程中,要考虑观众的接受习惯,善于挖掘“平民视角”,对所传递的信息加以“朴实的解读和软化”。

(三)电视民生新闻主持存在的问题

1.点评不够到位

电视新闻的点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电视民生新闻在提供事实信息的基础上,还要站在公民的立场上,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表达观点立场。而当下的一部分主持人,点评功力不够强,甚至有的主持人“能说不能评”,于是,像“在此,提醒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之类缺少针对性的模板化语言出现的频率居高不下。

2.品牌化意识不强

人们收看电视栏目,往往第一眼就会看到节目主持人,他们是新闻栏目最有具体意象化的传播符号,因此,节目主持人在提升节目收视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新闻栏目的客观公正原则并不意味着对节目主持人中心位置的忽略。随着大众传播的导向性发生变化,加之信息的多元化,大众传播的主导权已经逐渐回归到了民众的手中。这就要求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要抓住受众心理,贴近受众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贴近性”的竞争优势,从“民生”的视角来传递新闻,拉近与民众间的距离,并成为吸引受众的竞争力所在。当某个节目的主持人一旦形成品牌后,将会在维系原有收视人群的基础上,大大降低该栏目吸引潜在收视对象的成本。因此,增强品牌意识,打造主持人的品牌化形象,让主持人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符号,将会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进一步发展寻求突破。

3.人文关怀不突出

如今,我国各地各级的电视媒体都不乏民生新闻节目,这类节目一方面能够满足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填补了时政要闻对民生关注不够这一欠缺。可是随着民生新闻的迅速发展,一个隐性的问题也表现出来,那就是人文关怀不够。一些主持人因为没能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或是临近直播才匆忙翻阅稿件、提纲,也就无法懂得老百姓的真正诉求。甚至有些从业人员把人文关怀误解为简单的增加负面报道,或者出现媚俗化现象,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生新闻的良性发展。

4.表达方式不生动

长期以来,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风格都相对严谨,表情、眼神、手势等副语言的运用也比较拘谨。社会民生新闻,关注的都是社会生活中的问题,需要主持人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述。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有一部分民生新闻的主持人,其语言表达不能完全适应节目内容,有些主持人故事性语言用的少,表达欠生动,不易引起电视观众的认可和共鸣。

三、电视民生新闻主持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做好引导,提升评论能力

作为电视民生节目主持人,不仅要认识到点评在节目中的作用,而且在讲述事实和点评新闻之前,应当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新闻评论者通常具有三种身份:“自我身份”“观众身份”和“媒体身份”。“自我身份”指的是主持人自我状态,即以个人的视角来看待新闻,对新闻进行个性化点评,个性化的点评可以展现主持人的魅力,同时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观众身份”指的是主持人给自己换位,把自己当成看节目的观众,用这一身份进行点评时,要求主持人能够站在电视观众的立场上去思考;“媒体身份”则要求主持人时刻牢记媒体的党性原则,在播报、评论新闻时,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确保舆论引导的正确性。不论以哪一种身份播报新闻,主持人的评论都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受到新闻内容的制约。

(二)重视包装,强化品牌意识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强化品牌意识,打造品牌化主持人。品牌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运作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节目整体风格和运作方式,在保证主持人风格形象和节目的整体风格一致的前提下,树立个性化的主持人形象。主持人的品牌打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策划传媒活动,扩大主持人的知名度;二是建立主播制度,提升主持人的美誉度;三是加强品牌管理,保持主持人的忠诚度;四是增加节目的功能性,培育主持人的满意度。

(三)贴近百姓,注重人文关怀

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名片,民生节目主持人也不例外。可以这样理解,一档民生节目可不可以被观众接纳,收视率如何,与主持人是否具有人文性的职业素养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树立平易近人的主持人形象。具有亲和力的主持人更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民生节目主持人应当把自己当成是百姓的家人、朋友,和百姓一起追踪身边事,评论社会万象,解读中央地方政府的举措等等,绝不可端着主持人的架子。

第二,坚持贴近百姓的主持风格。地域性是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民生新闻的竞争优势。民生新闻可以发挥自身的地域优势,突出地域特征,进而加强新闻内容的接近性。当下一些民生节目主持人选择用方言播报新闻,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因此,很多的节目都可以用地方的民俗风情作为参考和依据,贴近观众的需要才可以发展。

(四)讲好故事,丰富表达方式

最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报道新闻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新闻节目《60分钟》,这个乍看起来有点枯燥的节目却创下了连续22年居全美收视率前10位,5次高居第一位的奇迹。中国新闻节目故事化最早尝试的是《东方时空》子栏目《生活空间》,故事化的报道方式使其很快成为了同时段节目收视的冠军。由此可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当充分发挥新闻报道讲故事的能力,如安徽广播电视台的《超级新闻场》节目,任良韵等几位主持人除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还会经常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生动的故事化讲述。

民生节目的主持人用普通的语言说着身边发生的锁事,采用灵活的叙述方式进行交流,“在电视上讲故事、讲出好故事”“将电视叙事慢慢全面铺展”,从而使节目更加贴近生活,更会让观众们觉得主持人原来也可以那么容易接近。

四、结语

民生新闻节目不仅能成为政府和平民大众间的信息联系平台,还可以疏通普通民众之间的信息流,引导着社会上的舆论风向,迫切需要树立可信和专业化的主持人形象。当下,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大部分主持人已经为人熟知,他们亲切、友好、风趣、幽默的风格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欢迎,其中一些成功的主持人甚至成为了具有台标性质的“明星”,但是也有一些主持人业务水平不高,在主持过程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民生新闻节目迅猛发展的势头仍然方兴未艾,究竟如何看待并且解决主持人队伍在成长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需要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魏金杨,杜志红,张天莉.民生新闻兴起的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2(2):36.

[2]张英杰,蒋立民.民生新闻的另一种解读[J].新闻传播,2013(8):45.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6.

[4]甘敏求.浅议电视民生新闻对公众话语空间的构建[J].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学报,2006(5):122.

[5]景志刚.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76.

[6]高志成,张玉雪.“说新闻”节目的现状透视与思考[J].现代视听,2009(1):35.

[7]鲁景超.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187.

[8]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62

[9]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9.

[10]杨惠林.坚守还是背离: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综述[J].新闻知识,2010(4):198.

Problems with Hosts of Civil News Programs and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CAI Zheng-lan
(Anhui Broadcasting Movie and Television College, Hefei 230011, Anhui)

Abstract:Civil news on TV is a new form of news produced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such kinds of programs repeated success in many fields like social repercussions and ratings. With their humanistic care and common expressions in guiding public opinion, the hosts have made greater advantage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existing in hosts from civil news. How to perfect and improve targeted, play their roles in the public opinion guiding is a subject to explore in the current news dissemination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Key words:civil news; host; problem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16)03-0152-03

DOI: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3.36

*收稿日期:2016-03-02

项目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直播常态化的对策研究”(SK2016A198)。

作者简介:蔡正兰(1971-),女,安徽淮南人,副教授,主任播音员,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主持问题探析民生新闻
多媒体融合视角下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创新研究
关于企业资产评估中的财务会计问题探析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适应性
中国奥特莱斯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析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浅谈《反家庭暴力法》
我国产业基金会计若干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