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新趋势

2016-04-16 17:41李诗然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合肥230601
关键词:新趋势新生代农民工

李诗然(合肥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合肥 230601)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新趋势

李诗然
(合肥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合肥 230601)

摘 要: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和户籍制度改革新政的出台,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现实处境和个体差异,催生着其培训开发的新趋势。在新趋势下,“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表现为制度性开发的一体化、培养性开发的一体化和使用性开发的一体化;“自主化”趋势已然形成,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和自主提高;“多样化”趋势不可阻遏,表现为类型多样、形式多样、内容多样和渠道多样。面对这些新趋势,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建立健全应对“一体化”新趋势的政府扶持机制、应对“自主化”新趋势的积极引导机制、应对“多样化”新趋势的差别供给机制等。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新趋势

为了适应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需要,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旨在“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在此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新趋势带来的有利条件,通过培训开发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融入城市的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新趋势的缘起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催生“一体化”培训开发新趋势

当前,新型城镇化俨然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战略、大问题。“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2]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真正的要义是努力推动落户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最终顺利完成“农民→农民工→市民”的内在转换。它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在实现身份与职业转变之后,发展出相应的能力(capability),以便完全融入城市。所以,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是“市民化”无法绕开的主题。为此,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类培训计划不断推出。但是,实际的运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受惠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积极反馈?有些人将原因简单归结为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呆板、教学方法陈旧、经费投入不足等。其实,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将农民工群体强行与市民群体割裂,导致认识和行为的多重误区。

1.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群体,但经济实体中并没有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岗位。诸如建筑、机械制造、住宿餐饮业,虽然农民工比较集中,其中却也有相当比例的市民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单独将新生代农民工挑选出来进行培训开发,无论如何操作,都会落入体制缺陷。

2.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平台固然较低,但市民群体弱势阶层的发展平台同样较低。前些年,各级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专门针对市民群体弱势阶层的培训开发计划。这样强行地将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群体弱势阶层相区别,并不是这两个群体的整体能力有多大的差别,而是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所导致。随着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的取消以及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的建立,新生代农民工身份不断被弱化,城镇就业更多取决于社会需要与个人兴趣、能力的博弈,以前那种区别对待的政策在现实中已难以运行。

3.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体化”培训开发趋势的催化剂。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总量超过1.4亿,占农民工总数60%以上,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自身所拥有的现代性特质,决定着他们与同龄市民弱势群体在文化教育、思维模式、能力结构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有相当比例的新生代农民工甚至在城镇出生成长,社会阅历和社会认知直接从城镇开始,与城镇居民的生活习惯基本相同。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处境催生“自主化”培训开发新趋势

面对发展机遇与生存危机的交织,新生代农民工内在自主的职业培训需求陡然增强,培训开发的动力机制逐渐由政府主导型、企业主体型向市场依托型转变,“自主化”培训开发趋势已然形成。

1.“自主化”开发来自新生代农民工的“三大不足”。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相对于前辈较高,但相对于市民却又普遍偏低,迫使他们清醒地看到人力资源培训自主开发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能力结构存在“三大不足”:第一,缺乏过硬的职业技能。由于不能“一技傍身”,他们大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型工作,晋升空间异常狭小,而且既有停滞不前的职业地位,又面临着被更年轻者取代的危险。第二,工作耐受力较低。由于对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的不满意,新生代农民工频繁跳槽,在职业角色认同、职业待遇、职业交往、职业流转与上升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严重影响自身可持续发展。第三,心理承受力较低。由于相对剥夺感导致的不公平意识,加之年轻缺乏生活磨难的历练,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自卑与压抑、封闭与孤独、不满与怨恨、仇视与报复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3]。这些负面心理互相影响、维持和强化,易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和极端行为。

2.“自主化”开发来自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在压力”。虽然国家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措施保留农民工“三权”,但新生代农民工脱离农村流向城镇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1)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不再“亦工亦农”,而是纯粹在城镇就业谋生。据统计,第二代农民工“亦工亦农”兼业的比例尚有30%左右,而新生代农民工兼业的比例不足10%。(2)新生代农民工早年或者在农村求学,或者随父母直接在城镇生活学习,绝大多数人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经验。据统计,“60%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其中更有24%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来就没有干过农活”[4]。作为“回不去”的一代,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只有在城镇谋生的单向选择,这种外在的压力容易催生内在能力提升的欲望,形成强大的“自主化”培训开发驱动力。

3.“自主化”开发来自新生代农民工的现代特质。受惠于改革开放的成长环境,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蕴含着诸多现代性特质,具体表现为“三高两低”的群体特征: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为自我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职业发展期望较高,拥有较为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生活享受期望值较高,普遍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依附性逐渐降低,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乡土依念度逐渐降低,市民化愿望较为强烈。比之前两代农民工被动依赖政府的制度安排,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职场、社会交往、生活方式与社会认同的主动选择,建构性地完成自身的城市适应”[5]。这种明显的个人效能感,不啻是“自主化”培训开发培育的温床。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差异催生“多样化”培训开发新趋势

受制于兴趣爱好、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农民工个体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即便是老一代农民工,个体选择的差异也是存在的,但还不足以构成群体特征。新生代农民工全然不同,他们全过程地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在兴趣爱好、教育程度、成长背景、家庭环境、自身素质、健康状况、发展机遇上都存在更大的差异,展现出明显的群体内部结构性分层。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殊异分层,“多样化”培训开发成为不可阻遏的扩大化趋势。具体来说,包括培训层次的多样化、培训组织的多样化、培训内容的多样化、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培训管理的多样化、培训要求的多样化、培训评价的多样化等。对不同的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而言,“多样化”当中的重点选择是不一样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多样化”趋势并不是为不同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单独提供个性化的培训项目,而是在“一体化”培训体系中充分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开发需求,为他们留下足够的能力提升通道,然后由新生代农民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这样的安排,就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开发的“一体化”“自主化”“多样化”趋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新趋势的具体表现

(一)“一体化”培训开发新趋势的具体表现

1.制度性开发的“一体化”。人们普遍担心,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开发纳入“一体化”职业培训体系,农民工培训开发恐将消失。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因为“一体化”职业培训体系属于制度性开发,制度力量营造的外界压力和内在动力都是传统农民工培训开发模式无法比拟的。制度性培训开发主要表现为“六大约束”机制。就业约束: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岗位能力;创业约束:掌握创业技能与资金;入岗约束:达到上岗的基本条件与要求;纪律约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绩效约束:将贡献与收入紧紧挂钩;晋升约束:达到晋升既定的业务能力要求。凡此,都是无形的压力,新生代农民工只有发挥自己的潜能,努力提高自己,才能迎合市场的需要。

2.培养性开发的“一体化”。所谓培养性开发的“一体化”,就是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纳入全体城镇居民共同参与的、无身份识别的“一体化”职业培训体系。在就业培训上,无身份识别地自愿参加;在企业内训上,无身份识别地倚重能力;在继续教育上,无身份识别地同等要求;在职业晋升上,无身份识别地人岗匹配。通过培养性开发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帮助他们实现自身在思维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现代性转变,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3.使用性开发的“一体化”。所谓使用性开发的“一体化”,就是在能力为重的前提下,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城镇所有居民享有平等的人力资源使用权。具体来说,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平等就业权。在就业准入方面,不得实行身份歧视,将新生代农民工排除在外;在就业服务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同样可以享受就业再就业资金在公益岗位、社会保险和贷款贴息等方面的补贴政策;其二,劳动权益保护。实现同工同酬、同工同权,改善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劳动合同签订机制;其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子女就学、公共卫生、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住房租购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制度保障。

(二)“自主化”培训开发新趋势的具体表现

1.自主参与。在一体化培训体系中,政府、社会、企业提供各种有偿与无偿培训开发项目,由新生代农民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与。政府引导不再是强制安排农民工培训项目,而是制定科学规范的岗位从业标准,比如:入职条件、晋升条件、转岗条件、裁员辞退条件等,让新生代农民工自主选择进退、自主选择努力程度、自主选择未来发展方向。事实证明,自主参与将培训开发与就业、晋升等紧密联系起来,将新生代农民工置于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双重驱动之下,培训开发效果是最好的。

2.自主学习。现阶段,比较典型的自主学习模式有以下三种:(1)参与式培训模式。改变传统自上而下的被动培训,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参与到培训活动的每个环节,是一种多向度的合作式、互动式学习。在参与式学习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主动地融入培训情境,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达到培训目的;(2)MES培训模式。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它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任务模块,将传统的课时制改为终点考核制,允许自主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不再强调学员学习的齐步前进;(3)TAFE模式。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职业技术教育)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它将自主学习贯穿于全过程,比如:大多数课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计,学生可以将学习内容提前与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相关联;采取灵活机动的学分制;注重实习和动手能力培养等自主学习。TAFE大多是技术课程,特别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开发,完全可以借鉴。

3.自主提高。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垂直流动有四条自主提高的上升通道:自主创业;参加各级公务员考试及其它岗位招考;做精本职工作,最典型代表是第一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继续参加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用知识改变命运,最典型代表有清华大学食堂工人张立勇托福爆冷考630分、北漂民工李军奋斗7年考博成功。可以说,自主提高是新生代农民工自主参与、自主学习成果的考量点,更是“自主化”培训开发趋势的目标指向与归结点。

(三)“多样化”培训开发新趋势的具体表现

1.类型多样。由于纳入“一体化”培训体系,社会所有类型的培训都是向新生代农民工开放的。具体来说,主要培训类型有以下几种:(1)单位招考培训:公务员考前培训、考编培训、招工培训等;(2)学历进修培训: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研究生招考;(3)职业资格证:会计师资格证、评估师资格证、营销师资格证等;(4)企业内训:岗前培训、晋升培训、转岗培训等;(5)能力水平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普通话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

2.形式多样。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灵活机动地采用合适的培训形式。(1)订单式培训。此种培训模式源于国外“Cooperative Education”,即合作教育,是指用人单位按其人才需求量、人才能力规格要求,向培训单位下订单,培训单位按照订单要求进行人才培养。很明显,订单式培养就业目标明确,培训课程设置、技能训练更有针对性。(2)证书式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督促新生代农民工取得在岗执业资格证。同时,根据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利用业余时间取得其它相关资格证书,为再就业提供方便。(3)专项技能培训。针对企业员工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门培训,大多数培训项目都是这种类型。

3.内容多样。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开发的内容,因不同类型、不同形式而相互区别,显示出极大的差异性。从宏观上看,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道德品质:自身修养、遵纪守法、价值取向、职业态度等;(2)基本素质: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办公自动化能力、现代信息处理能力等;(3)职业技能:基本操作能力、本岗位知识与技能、拓展性岗位技能、职业发展潜能等。

4.渠道多样。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开发主要有政府、社会培训中介机构、高校、企业、自身5个渠道。政府一般提供无偿培训服务,倾向扶持新生代农民工当中的弱势群体;社会培训中介机构提供有偿培训服务;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与合作教育,“订单式”培训颇为流行;企业培训分为内训和第三方委托培训(含订单式),由企业承担培训费用;新生代农民工自学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三、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新趋势的应对措施

为了迎合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新趋势的需要,我们必须在户籍制度改革新政的有利条件下,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和促进机制,逐步转变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开发模式,制定适应新趋势发展要求的具体对策:

(一)建立健全应对“一体化”新趋势的政府扶持机制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一体化”趋势,要求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藩篱下区别对待的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模式,建立包括农民工、城镇居民在内的“一体化”职业培训体系。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取消或降低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开发提供的各项扶持优惠政策。作为弱势群体,今后国家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扶持力度不仅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一体化”趋势只是要求顺应新趋势的要求,改变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开发扶持的方式和扶持机制。

“一体化”并不意味着一视同仁,今后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开发的扶持,主要不再是各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而是通过政策保障、宣传引导、财政补贴(报销培训费用)、培训券等方式进行。在上海、青岛、深圳等一些城市地区,已经将农民工培训纳入到城市“一体化”职业培训体系之中,同时将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各项补助费、书籍费、交通费等打入专门的账户,以防止被挪用和侵吞。这就如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现在的扶持方式恰恰是撤销各类农民工子弟学校,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也就是说,“一体化”新趋势虽然不再将农民工培训开发游离于“一体化”体系之外,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二)建立健全应对“自主化”新趋势的积极引导机制

将培训开发变成自觉行为,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开发的最高境界。但是,这种自觉行为的养成,除了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努力外,还需要外在的积极引导机制。只有内在的趋动力与外在的推动力形成合力,才能应对“自主化”新趋势提出的新挑战。

1.指导新生代农民工将生存压力转化为进步动力。虽然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城镇选择偏向,但他们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要依赖城镇就业收入解决从恋爱、结婚到生育、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重大问题,在城镇生活的压力是空前的。究其原因,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自身能力素质的欠缺。在新生代农民工再社会化过程中,政府、社会、单位、家庭应当多途径进行正面引导,促使他们将生存压力变为进步动力,将培训开发变成自觉行为,通过“自主化”培训开发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融入城市。

2.指导新生代农民工制定“自主化”培训开发愿景规划。为了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各级政府部门、就业单位、培训机构、社会救济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制定切实可行的“自主化”培训开发愿景规划,主要内容包括:自主化培训目标与方向、自主参与的培训内容与进度、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渠道、自主提高的路径和程度等。只有积极指导,才能尽量避免“自主化”培训开发中容易出现的盲目性。

3.指导新生代农民工提高自主选择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其一,指导新生代农民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岗位从业条件,合理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其二,指导新生代农民工根据目标追求,合理选择自主培训项目与培训程度;其三,指导新生代农民工在自主培训之后合理选择晋升渠道和趋向。

(三)建立健全应对“多样化”新趋势的差别供给机制

1.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内部分层的差别供给机制。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处于弱势群体地位,但农民工内部的分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逐渐分化为私营业主、包工头、个体经营者、企业一线劳动者等不同的小众群体,他们培训开发的诉求差别,往往比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弱势群体的差别还要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在培训类型上提高差别化供给水平,尽量提供普通文化课学习、入职培训、能力水平考试培训、执业师资格证培训、各类晋升培训、企业内训、特殊岗位培训、转岗培训等不同的培训项目,以满足不同新生代农民工的差异化需求。

2.针对不同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实行差别供给机制。在户籍制度改革新政中,明确提出了差别化积分落户政策,城镇规模越大,积分分值要求就越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能力要求也越高。差别化积分落户政策好比是个指挥棒,引导着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开发的“多样化”选择。面对不同规模城镇积分落户的差别化要求,应当根据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条件、未来期望、本地落户要求等因素进行,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供更加具体细致、更加有针对性的差别化培训项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4-07-31(8).

[2]李克强.推进城镇化不能人为造城[N].中国证券报,2013-01-16(1).

[3]包晓.80后农民工的心理障碍及调适对策[J].经济师,2008(6):54.

[4]王萍萍,等.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J].数据,2011(4):68.

[5]刘程.从结构范式到行动范式[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13(3):12.

□历史学、文化学研究

The New Tendency of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LI Shi-ran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Hefei Normal University,Hefei 230601,Anhui)

Abstract:With the newly issued policy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new urbanization,the citizenization,realistic situation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have made a new tendency of thei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The "Integration"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which includes the integration of system development,the integration of fostering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pplication development.In addition,the “Independent tendency” of migrant worker’s training has appeared,such as self-learning,participation and self-enhancement.Also,the migrant worker’s training become more diversified in types,formals,contents and approaches.Facing these new trends,we should take a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government support mechanism for the new tendency of “integration”,positive guidance system for “independent tendency” and differential supply mechanism for “diversity”.

Key words: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uman resourc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tendency

作者简介:李诗然(1984- ),女,安徽阜阳人,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09BSH033);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2012SQRW120ZD);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市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制度性障碍研究”(SK2012B384)。

收稿日期:2015-12-24

DOI: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1.025

中图分类号:G7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16)01-0127-05

猜你喜欢
新趋势新生代农民工
“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探索
企业英才俱乐部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与第一代的比较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述宾式惯用语使用新趋势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