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语言学视域下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探讨

2016-04-16 21:48蓝艳芳顾亚娟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6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广东佛山58000
关键词:英译

蓝艳芳,顾亚娟(.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6;.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广东佛山58000)



话语语言学视域下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探讨

蓝艳芳1,顾亚娟2
(1.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6;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话语语言学关照下的翻译观认为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衔接和连贯作为语篇的两大特征,分别是指通过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词汇及其他手段以实现语篇逻辑关系序列组合、语义顺畅的手段。从这两大特征入手,考察壮族史诗《布洛陀史诗》(英译本)中的各种衔接和连贯的运用,得出两者对译文语篇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它们有助于译者实现典籍英译中语篇的成功重构。

关键词:少数民族典籍;英译;话语语言学;衔接与连贯

顾亚娟(1974-),女,湖南江华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讲师。

引言

话语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discourse analysis)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而来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话语语言学把语言视为一种语义单位,超越传统语言学的句子层面,把大于句子的语篇(text,discourse)作为研究的对象和语言处理的基本单位,侧重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通篇的整体性。也就是说,“只要是在交际功能上相对完整和独立的一个语言片段(如对话、诗歌、小说、讲话、文章等),不管长短如何,只要在语义上相对完整均被视为语篇”[1]89。

一、话语语言学的语篇翻译观

话语语言学的产生对翻译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话语语言学产生之前,传统的语言翻译观认为,介于原语和目的语接受者(读者)之间的翻译的重点在句子,整体的意义由词句决定,翻译的过程基本上是一个把词或单个句子自下而上的简单叠加过程。结果导致译文读者能隐约发现译者把源语中的表层结构如不同的词或句子之间与目标语中不同的词或句子之间的简单对等转换的痕迹。

话语语言学产生后,国内外的很多翻译理论家都很重视语篇整体的重要性,他们都把这种重要性体现在对翻译的理解中。如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所著的《翻译问题探讨》(1982)(Approach to Translation)、《论翻译》(1988)(About Translation)以及另一翻译理论家BasilHatin & Ian Mason所著的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语篇与译者》(2001)都对翻译与语篇的关系进行专门探讨。他们在各自的论著中均强调译者的语篇意识。我国学者李运兴亦指出,“翻译的过程是以一种语言的语篇替代另一种语言的语篇,意义决定于语篇,语篇才是决定翻译决策的最终落脚点,是评判翻译质量的最后仲裁。”[1]89由此可见,译文语篇虽然也是由一个个句子或段落组成,但它实际上不是一些语句的机械叠加,而是互相关联和制约的词语和句子之间的有机动态组合,寻求原文与译文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对等的自上而下的过程。翻译是作为语篇的翻译。在这个过程中,语篇接受者(译者)首先理解原文语篇结构,然后再重新生成新的语篇。

二、语篇翻译中的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

话语语言学认为一个完整的语篇具备以下几个特征:衔接性(cohesion)、连贯性(coherence)、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语境性(situationality)、信息性(informativity)、意向性(intentionality)和互文性(intertexuality)。其中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是语篇生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语篇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

(一)衔接(cohesion)

Baker在韩礼德(1962)首次提出的衔接的概念基础上,对衔接(cohesion)作了如下定义:“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词汇和其他手段的统称。”[2]180

语篇中各部分在语法或词汇方面是相互联系且存在一定的语义关系。这些联系和语义上的关系必须通过一定的词汇手段和语法手段才得以实现。衔接的作用就好比建筑物的钢筋将整个建筑结构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衔接是语篇表层的可见语言现象,因此它是组句成篇必不可少的条件。

“语篇既然作为翻译的对象和翻译的基本单位,在翻译中衔接的优劣关系到话语题旨或信息是否被接受者理解或接受。”[3]95衔接是否运用得当势必会影响到译入语语篇的有效生成。因此衔接适用于以语篇为单位的翻译。译者只有在翻译中自觉、恰当地运用好衔接这一谋篇手段,方能把句子与句子、语段与语段之间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粘连起来,最终构成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目的语语篇。衔接是否得当与译文行文是否清晰流畅、译文是否被接受者理解和接受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读者对语篇信息的接收实际上也包括对语篇衔接关系的追索及认识过程。”[4]133

(二)连贯(coherence)

“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是语篇的有形网络。”[5]326如果说衔接是存在于语篇表层的可视语言现象,可以观察到具体的语法和词汇手段是如何实现连接语篇目的的话,那语篇作为一个具有完整语义的自然单位,其中的词语、单句、句群等概念之间的内部上的联结和逻辑关系则是靠连贯实现的。“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是语篇的无形网络。”[5]326。连贯是实现逻辑关系序列组合、语义顺畅、语篇通顺的手段和目的。也就是说连贯体现的是一种无形的语篇内在关系,因而可以成为语篇与非语篇的区别标志。Catford曾把翻译定义为用一种语言中对等的文本(语篇)材料替换另一种语言中文本材料的过程。[6]20从这个定义出发,翻译也是涉及语篇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语篇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语篇在结构上是自然衔接的,意义上是连贯一体的。“语篇翻译过程实质上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识别和重构过程。”[7]39以语篇为翻译对象和翻译单位的翻译过程必然要考察语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衔接是语篇连贯的一种手段和基础,连贯则是衔接手段所得到的结果。目的语语篇在其语言层次的成分必然表现一定程度的衔接,这样才能实现语篇意思的连贯性。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找到合适的词汇和语法手段,整体把握原文语篇的内在逻辑外,还需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原文信息进行重新有序排列和重构,从而达到语义上的自然连贯。

三、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现状及不足

英语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作为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国少数民族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宗教意识、社会形态、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记载和反映。它们必须借助翻译实现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对话与交流,才能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成为可能。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典籍外译成果不断涌现,对少数民族典籍外译的指导性原则、手段、方法或策略等方面的总结和反思也颇多,但对话语语言学成果在典籍英译中的研究不多,探讨其在少数民族典籍翻译中的应用的研究尚未提及。为弥补此方面的不足,本文以壮族典籍《布洛陀史诗》英译本为例,从话语语言学视角探讨衔接与连贯对译文语篇生成的具体运用。以便推动更多的话语语言学成果运用于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实践中,促进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的发展。

四、作为语篇的少数民族典籍翻译衔接与连贯的体现

语篇的衔接主要分为语法关系性质的衔接和词汇方面的衔接(lexical cohesion)。本文选取语篇衔接中常见的照应(reference)、连接(conjunction)、替代(substitution)三种衔接手段和连贯的例子,对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的长篇创世史诗《布洛陀史诗》英译本进行分析[8],阐明衔接和连贯在我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中的具体运用。

(一)照应(reference)

照应一般指语篇中的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的现象。这两个成分之间不能作语义方面的理解,只能通过照应别的词来说明信息。在英语中,这样的照应关系有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如“we、I、he、she、they…”等;有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如“this、that、these…”等;有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如“more、less、same、similar…”等。照应在英语中经常表现为词汇上的衔接关系。

例(1)原文:天还没有造周全,天还没有造完善。地尚未能造平坦,地还未能得序整。(选自壮英汉对照《布洛陀史诗》第一章:造天地,第18页)译文:The heaven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it is far from perfect and consummated. The earth has not been made plain yet,and it still needs to be rear ranged.

英语中普遍使用关系代词,而汉语则没有关系词。人称照应作为用人称代词及相应的限定词所表达衔接的关系,在语篇中的使用率高于在汉语中的使用率。例(1)中的第一个“it”指的是“The heaven”;第二个“it”指的是“the earth”。在本例中,照应的词语出现在语篇内。这样的词被称之为内照应。

(二)连接(conjunction)

“连接”表明语篇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转折、递进、因果、时间等。“连接”有助于读者理解句子之间的语意关系。连接的方式有转折(adversative)、原因(causal)、时间(temporal)、增补(additive)等。连接是体现语篇中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的一个有力手段。

例(2)原文:男的嘴边长胡须,女的胸脯长丰乳。造了老人和后生,还造大人和小孩。

The men all grow beards by the mouths,and the women have bigbreasts on the chests. After he finished making the young and the old,he also makes the kids and the adults.(选自《布洛陀史诗》(壮英汉对照):23页)

由于中西方思维的不同,使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上有很大的差异性。汉语的语法多呈隐性,所以汉语表达倾向于使用“意合法”(parataxis)。英语语法呈显性,表现在英语语句的衔接上多用“形合法”(hypataxis)。例(2)中的原文中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并无明显的连接标记,但时间上的紧凑关系已经暗含其中。“After”一词清晰体现了原文两个句子之间的顺承关系,使译文更加紧凑。译文中通过“and”这个连接词使“男的嘴边长胡须”和“女的胸脯长丰乳”两个分句的逻辑关系更为清晰。本书也多次出现各类连接词穿插在语篇的各个层次。

(三)替代(Substitution)

替代是指将原文中所出现过的词项用一个替代词取代语篇中的这一成分。替代可以有效地避免词语的枯燥重复使用,使语篇富于变化,使辞藻丰富多样。替代主要分为名词性替代(Nominal Substitution)如“one、ones、the same”等;动词性替代(Verbal Substitution)如“do、did、does”等。如果被替代的词语是整个分句,则是分句性替代(Clausal Substitution)。这类词主要有“so”和“nor,分别表达肯定意义和否定意义

例(3)原文:天下黎民分三等,世间百姓分三级。他们不会写书信,他们不懂识字文。(选自《布洛陀史诗》(壮英汉对照):24页)

译文:Folks ar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grades,and people are divided into various ranks. The folks cannot write a letter,nor theyread a single word.

英语中普遍使用关系代词,而汉语则没有关系词,这是英汉语的一个重要区别,替代在英语中的使用较为普遍。在语篇英译中,当汉语中缺乏省去的这些成分时,在目的语语篇中要善于识别并加以替换。

(四)连贯

不同民族间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人们思维方式亦存在不同。这种差异可以从对语篇进行的解释和推导结果上体现出来。有了衔接不一定有语篇,但若没有连贯则没有语篇。连贯是译语语篇必须体现的特征。以语篇为单位进行翻译的译者必须除了对原文语篇表层结构关系进行分析和与原作进行充分互动外,还须从中探究语篇深层的内涵和语义连接的关系。然而仅此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对句法进行特殊安排,对一些逻辑关系进行一番灵活处理实现意义上的连贯。

例(4)原文:从前尚未有稻谷,吃小米籽肚子胀,吃稗草籽肚子痛。坡上野草当饭吃,喂牛杂草录餐食。(选自《布洛陀史诗》(壮英汉对照):60页)

译文:There is no rice in ancient times,folks get bloated for having millet seed,and stomach-ached for takingbarnyard grass seeds.

可以发现译文中的“folk”和“and”是增补上去的。增加了“folk”和“and”后,译文在语义上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意思明了,这种连贯如实地在译文中得到了再现。译文与原文形式上虽然没有对等,但却达到了语义上的功能对等。

四、结论和建议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研究和实践还刚起步,在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实践中尤其需要一种可操作性的方法。这些方法不能仅是一些翻译技巧或翻译手段。鉴于话语语言学对作为语篇的翻译的解释力,译者在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中必须具备语篇意识,要让原文的语篇在译文中得到再生成,就必须从语篇的主要特征入手,在另一种语言中实现对语篇的重构。这样能使译文符合译入语国家的语言规范从而被译入语国家的读者易于接受。《布洛陀史诗》(壮英汉对照)英译本翻译正是话语语言学下的衔接与连贯成功运用的典型。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还是一个新生学科,还有待开发和拓展,此方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当前当务之急是除了继续巩固所取得的成果,还要寻找多学科的理论支撑,不断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话语语言学视角下的连贯和衔接对译文语篇生成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因而可以指导我国今后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学科建设的发展。本文所涉及的衔接与连贯只是话语语言学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成果有待进一步运用和验证。

参考文献:

[1]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毛荣贵.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6]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7]王东风.语篇连贯与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6).

[8]韩家权.布洛陀史诗(壮英汉对照)[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梁念琼liangnq123@163.com)

A Study on Ethnic Classic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Linguistics

LANYan-fang1,GUYa-juan2

(1.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Guangxi Universityfor Nationalities,Nanning530006,China; 2. School of Literature,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Discourse is the basic unit of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linguistics. As two main factors of discourse,cohesion serves as a way of combining the sentences by means of grammar,vocabulary and others while coherence serves as a way of combinatorial sequence and smoothness. This paper,based on examples from The Epic of Baeuqloegdoz,aims to discuss the function and value of these two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in target language. Thus in ethnical English translation,translators should make fully consideration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so as to produce discourse successfully in target language.

Key words:ethnical classics; English translation; discourse linguistics; cohesion and coherence

作者简介:蓝艳芳(1973-),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10-28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8X(2016)01-0092-05

资助项目:2015年国家民委科研一般项目“话语语言学视域下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与研究”(14GXZ003)

猜你喜欢
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从“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看“君子”和“小人”的英译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孔子之道及其英译之法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下公示语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