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辣木引种育苗与栽培试验初探

2016-04-18 02:14和玉德李君菊腊叁富
绿色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辣木怒江育苗

和玉德,李君菊,腊叁富

(云南省怒江州林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怒江 673199)



怒江州辣木引种育苗与栽培试验初探

和玉德,李君菊,腊叁富

(云南省怒江州林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怒江 673199)

摘要:为了将辣木推广种植到怒江地区,进行了辣木育苗及栽培技术的探索,进行了辣木营养袋播种育苗与栽培方面的试验研究。为怒江州合理开发辣木产业及推广辣木种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怒江;辣木;育苗;栽培研究

1育苗试验基地和栽培试验基地概况

辣木育苗试验基地位于泸水县六库镇气象路怒江州林业局种苗站,地处东经98°51′37″,北纬25°51′,海拔902 m,总面积300 m2,土层厚度中等,红壤土,肥力一般。栽培试验基地位于泸水县六库镇小沙坝面山红岩坡,地处东经98°50′34″,北纬25°54′,海拔969 m,总面积2亩。二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 ℃,年降雨量947.5 mm。

2育苗试验

2.1育苗材料

辣木种子2600粒,存放林科所办公室在阴凉处,备于2014年育苗。多菌灵用于土壤消毒。

2.2试验方法

(1)苗圃地清理、整地、土壤处理(纯沙基质10 %和黄心土90 %及多菌灵0.01 %),装袋(将土安置于长15 cm×宽11.7 cm塑料薄膜营养袋,共2800袋)、平整土地作苗床,每隔2 cm中间空保留30 cm,以利通风,浇水、锄草调查工作,建盖遮阴网。

(2)种子处理(采取种子无处理、种子多菌灵浸泡4 h、温水浸泡4 h、冷水浸泡4 h、生根剂浸泡4 h这5种方法播种),于2014年3月14日播种,方法是将种子播入营养袋内1~2 cm土中,每袋放1粒种子,将土轻轻盖上,厚度1 cm左右,播种后每天进行了观察,根据土壤水分含量及草生长速度,隔1~2 d进行了浇水、锄草。

3栽培试验

3.1挖塘、回填及苗木种植

3.1.1挖塘、回填

辣木的种植密度应因种植目的、种植地的地形而异。技术人员以用梢为目的,采用了株行距1 m×2 m,挖塘规格40 cm×40 cm,每亩334塘,施基肥10 kg,回填至高于地面10 cm 。以用果、叶及种子为目的,采用了株行距2 m×2 m,挖塘规格40 cm×40 cm,每亩167塘,施基肥10 kg,回填土至高于地面10 cm 。

3.1.2起苗及种植

技术人员5月23日调查苗木最高达51 cm,进行了10~20 cm摘干,并剪除枝叶。用锄头或铁铲侧挖取出苗木,安置于撮箕运苗上车。于2014年6月12日进行了种植,种植时先挖开15 cm回填土,撕毁营养袋底塑料薄膜,将苗木安直于塘内,浇足水,边填边踩,直至土填到高于苗木地径5 cm,并浇足水。

3.2树体管理

栽培1个月后必须定型修剪。控制植株高度在1.5 m以内,以抑制顶端生长优势,促生侧枝,培养好骨干枝,形成健壮、合理的骨架,以利后期生产。整形后还需及时疏剪,对树冠内部的枝叶进行适当调整,剪去徙长枝、老弱枝、病虫枝,以利于树体通风透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3.3防治病虫害

2014年3月28日开始发芽,4月20日发现立枯病,进行喷射了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分别一个星期喷射一次,共喷射了三次,有效地遏制了病害;种植前一星期,为了通风通气,适应种植环境,6月3日拆除遮阴网,以备种植。2015年8月26日红岩坡发现虫害(小菜蛾),进行喷射了青岛生产的高效氯氟氰菊酯600~800倍液,分别一个星期喷射一次,共喷射了三次,有效地遏制了虫害。

3.4追肥管理

专人管理,做好围栏,防止人为牲畜破坏。施肥:2014年8月施追肥每亩尿素20 kg,每亩复合肥20 kg,2015年7月施追肥每亩羊粪2400 kg,施每亩复合肥80 kg,以促进果实饱满。

4试验结果与分析

4.1播种育苗实验

4.1.1不同育苗方式下辣木种子的出苗率

五种育苗实验结果分别为:种子无处理的出苗率为36 %;种子多菌灵浸泡4h的出苗率为42 %;温水浸泡4h的出苗率为40 %;冷水浸泡4h的出苗率为42 %;生根剂浸泡4h的出苗率为51 %。5方法播种差异不明显,平均出苗率为41.5 %(见表1)。

4.1.2辣木芽苗的生长情况

浸种最有利于辣木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虽然增加了平均的萌发天数,但可以显著的提高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出苗率,促进胚根和胚芽的生长,从而提高苗木质量。第6 d,芽苗高度为4 cm,发芽后的13 d,芽苗高度为18 cm。辣木种子的发芽期多集中在播种后的6~15 d内,15 d后要特别注意水分的控制管理。在这个阶段应以叶面水供应为主,不能造成基质水分过多而引起的肉质根腐烂,超过20 d的种子基本上丧失发芽能力。

表1 2014年5月23日育苗出苗率观测结果

注:地径及生长高度均为10株平均值

4.1.3播种管理

辣木播种后,前期需适度遮荫。一般用遮荫网进行遮荫,遮光度以70 %~80 %为宜。在种子发芽后子叶展开第3 d开始,早晚要掀开遮荫网让小苗接受阳光的照射,在第3片小叶长出后,可完全掀开遮荫网接受全光照。辣木播种后要细心控制基质湿度,最好采用微喷方式使基质保持微湿润。子叶出土后,可稍微增加基质湿度到60 %~70 %,同时用喷雾方式增加空气湿度。

4.1.4病虫害防治

辣木苗期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立枯病、斜纹夜蛾及蝗虫。为保证产品无公害及其保健功效,生产上可采用放天敌捕螨,或人工捕捉等方法进行防治。

4.2栽培试验

4.2.1林木种植成活率保存率观测

2014年6月12日初栽培时平均地径为3.6 mm,并进行了10~20 cm摘干及剪除枝叶。一年后平均地径为6.8 cm,平均高为243 cm(见表2、表3)。

表2 2014~2015年辣木成活率、保存率观测结果

表3 2014~2015年辣木种植生长观测结果

4.2.2辣木修剪与施肥

辣木是一种典型的速生树种,,一年可以生长到3~4 m。在50~60 cm进行定干,去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分蘖及生长,株高控制在1.2~1.5 m左右。

辣木以株行距为1.5 m×1.5 m 为宜,过稀过密都会影响辣木的产量和种植效益。在施肥管理上,辣木作蔬菜栽培,每4~5d 采菜1次,10~ 15 d进行1次施肥,施尿素9.5~10.7 kg/hm2,促进侧枝分蘖及生长,提高蔬菜产量和种植效益。

4.2.3病虫害防治

虽然辣木本身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但病虫害的严重性会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和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加大,因此,定期观测其生长状况并做好预防措施是必要的。由于辣木具有极强的萌发力和生命力,当发现轻微的病虫害时,可以剪除所有枝叶,并将受害枝叶远远搬离栽培区销毁,约15d 左右植株又会萌发出新的枝叶,较严重时也可喷洒微量的低残留农药。

5结语

根据辣木的生物学特征及对环境的要求,怒江州泸水县和兰坪县的地貌、海拔、气候、土壤均适宜辣木的生长,适合怒江州山地种植,是一种值得大面积推广的经济林木。

参考文献:

[1] 刘昌芬,李国华.辣木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J].热带农业科技,2002,25(3):20~24.

[2] 张燕平,段琼芬,苏建荣.辣木的开发与利用[J].热带农业科学,2004,24(4):42~48.

[3] 郑燕珊.辣木的种子苗繁殖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9(3).

[4] 刘昌芬.神奇保健植物辣木及其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56.

中图分类号:S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055-02

作者简介:和玉德(1971—),男,白族,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16

猜你喜欢
辣木怒江育苗
一图看懂怒江特大桥
怒江卡雀哇节
遮光对辣木幼苗生长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怒江 神秘绝美的“东方大峡谷”
民间方言的弦外之音
3个辣木品种耐寒性评价
不同品种辣木地径与产量研究
不同品种辣木地径与产量研究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