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剪辫子』真相

2016-04-19 06:11冯学荣清朝不亡就剪不了辫子吗
文史博览 2016年7期
关键词:近代史康有为清政府

冯学荣《清朝不亡就剪不了辫子吗》



清朝『剪辫子』真相

冯学荣《清朝不亡就剪不了辫子吗》

关于近代史上“辫子问题”,错误认识主要有三:1.国民开始剪辫子,是清政府灭亡之后的事;2.晚清政府对剪辫子的人严厉处罚;3.晚清政府不考虑剪辫子。

事实上,在晚清的最后十几年间,已经有不少人剪掉了辫子。据国民党元老张群回忆:在日本留学的日子,尚处于晚清时代,那时,他和好友蒋介石都剪掉了辫子。

而笔者从近代史第一手资料中发现,相当多的官员对国民剪辫子的行为,竟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例如,1906年,前国军将领周斓在湖南高等学堂预科念书,他和几十个同学都剪掉了辫子,而当地政府并没有处罚他们。要知道,这是一所公立的、为清政府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堂!

晚清统治者,实际上已经在很认真地考虑废掉辫子。

其实早在1898年,康有为就向光绪皇帝进言废掉辫子。这个议案虽然暂时未能获得通过,但是,康有为也并未因此受到任何处罚。不久之后,废掉辫子竟然演变成一群清廷贵族的集体提议!提议者包括荫昌、善耆、载泽、载涛等贵族大佬。其中,载涛在1909年论及剪辫子时说:“非剪发易服,不足振起全国之精神!”

1910年冬,在大清国资政院召开第一届常会上,“剪掉辫子”这一破天荒的、“政治不正确”的敏感议案,竟然获得多数票通过!

到了次年(1911年),大清国陆军部做出了一个这样的决议:“陆军部决于明年(1912年)正朔,各员皆剪发穿军服进署。”

(责任编辑:叶筱)

(邮箱:wind.0116@163.com)

猜你喜欢
近代史康有为清政府
“十七年”共和国史研究的起步与初创
——以近代史所为中心的考察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近代史诗传奇巨制《红高粱》
康有为撰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品读《中国近代史》背后的“近代史”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变法功臣康有为名不副实
漫画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