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胶地黄丸联合得高宁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2016-04-20 03:09高峰,牛利文,郝小玲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收缩压证候



临床研究

鹿角胶地黄丸联合得高宁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高峰牛利文郝小玲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010030)

【关键词】高血压病;鹿角胶地黄丸;得高宁

高血压病是指原因不明的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以西药为主,但在改善眩晕、头痛、腰酸、膝软、心悸、失眠等症方面稍差。2014—2015年,我们采用鹿角胶地黄丸联合得高宁治疗高血压,发现在降血压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纯服用得高宁。

病例来源:本课题以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来自2014年3—9月我院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8岁;病程0.5~10年。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病情、病程及年龄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进行。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 mmHg。

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病(1、2级)诊断标准者,年龄40~70岁,未用降压药,或服用降压药物但停药2周以上。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适当休息、低盐低脂饮食等。

治疗组:予鹿角胶地黄丸(鹿角胶、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由我院制剂室制成,每丸10 g,10 g/次,2次/d,餐前服用。并在此基础上,服用得高宁,每次10~20 mg,每日2次。

对照组:口服得高宁,每次10~20mg,每日2次。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

治疗结果

血压疗效评定:(1)显效: ①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以上。(2)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3)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分析计分方法:对主要症状分主症和次症,采取半定量分别记分,根据患者症状轻重程度分为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症状轻重介于两级之间,可分别计1、3、5分。以治疗前后的积分差与治疗前的积分相比的比值来评定疗效。(1)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两组治疗前后诊室血压的变化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有治疗前后诊室血压变化的比较±s)

治疗组与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在治疗后都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的疗效比较,P均>0.05,无显著差异。

2.两组诊室血压疗效评定的分析见表2。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诊室血压疗效评定的分析(例)

治疗组与对照组诊室血压疗效分别为100%和87%,但是两组疗效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3.两组治疗前后自测血压变化的比较见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在治疗前后都明显降低,但两组在收缩压与舒张压的疗效上,P均>0.05,没有达到显著差异。

表3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自测血压变化的比较±s)

4.两组自测血压疗效评定的分析见表4。

治疗组与对照组自测血压疗效分别为100%和90%,但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

表4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自测血压疗效评定的分析(例)

5.两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比较见表5。

治疗组与对照组24 h动态血压监测治疗后都明显降低,但是治疗组效果好于对照组,两组收缩压、舒张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疗效上,差异显著。

表5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

6.两组单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见表6。

表6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单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讨论

通过对鹿角胶地黄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眩晕、头痛等症状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耳鸣证候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鹿角胶地黄丸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临床证候,推测原因可能是鹿角胶地黄丸有补肾填精、降浊利水作用,使三焦通调,升降有序,从而改善血压及临床症状等功能失调的机体状态。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临床证候群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鹿角胶地黄丸能有效降低血压,对降低舒张压较为明显。已有众多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治疗高血压有效,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而降低血压。药理学研究证实,牡丹皮有扩张血管,减轻外周阻力作用;茯苓、泽泻有利尿、减少血容量作用[1];六味地黄丸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2];鹿角胶能扩张外周血管、降血压[3]。本方为六味地黄丸加鹿角胶,在滋补肾阴中加入温补肾精,使肾中元阴元阳充足,更好地发挥通调水道功能,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肾精充则眩晕、头痛、腰膝酸软、失眠心悸等症状改善。

参考文献

[1]王阶,熊兴江,刘巍.补肾法治疗高血压病[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9):1277-1279.

[2]杨晓忱,熊兴江,王阶.补肾方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3):4017.

[3]李晓昊,邓伟民.张金玉补肾健脾化瘀法对围绝经期妇女血清NO和氧自由基影响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3):1832.

(收稿日期2015-07-06)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课题:鹿角胶地黄丸治疗高血压

(项目编号:201302123)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收缩压证候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