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灿要发财,先发“酶”

2016-04-22 07:17本刊
福建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技术产业工具生物



黄发灿要发财,先发“酶”

你知道吗?我国每年要屠宰20多亿头的猪、牛、羊,造成大量动物血液资源浪费,引发环境污染。而在三明市大田县,有一个医药酶产业基地,运用生物技术从动物血液及脏器中开发医药用酶等系列生化制品,不仅每年能够处理掉上千吨的动物血液,还生产出了一大批凝血酶、超氧物歧化酶等工具酶医药原料产品。

工具酶就是对DNA进行切割、链接、修饰、扩增的蛋白分子。就像机械行业中加工钢材,需要靠机床进行刨、切、割一样,工具酶就承担着机床的角色,可以按照人的需要对基因进行改造。

然而这么重要的一种工具,2002年以前我国却没有厂家生产,每年需要花费十几亿美元大量从国外进口。当时以博士后身份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的黄发灿注意到了这点,他打算利用美国的条件继续酶的研究,然后在家乡大田征地建厂房投产。

能挣钱吗?当然!

“那时候想回来做,没有考虑那么仔细,也想两头做,两不误,既不影响美国课题,也不影响国内做企业,但当初想得很简单,没有想到做企业会这么难,不知深浅地就踩进来了。”黄发灿回忆起创业的初衷。

2002年,黄发灿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美国多年攒下的200多万元,回到家乡创业,办起了福建华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当时回来在大田,熟悉的朋友、学校的老师都说不合适,你在这里建企业肯定要完蛋,厂建好,设备买好,你就要启动破产程序。”亲友们的这些话,让黄发灿也不免抱起了怀疑态度,不过他也有了自己的打算,“那就看三年,三年不行就打道回府。”

黄发灿,1970年生,三明市大田县人,从事酶和生物制药的研发生产工作,2010年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百人计划”。

虽然嘴上说得轻松,事实上黄发灿办厂的决心却十分坚定。在经历了一段两头跑的日子后,黄发灿做了一个让众人吃惊的决定:放弃美国的课题研究,回国一心一意地办厂。

刚开始的那段时间,确实很困难,投资的钱都用完了,厂却还没有建起来。有人说要投资,黄发灿觉得没把握:“我投资输了就是我自己还,可是把别人拖进来,到后面可能会反目成仇。”他的想法很简单,别人借钱给他,按利息算,风险还是由他自己来承担。

即使顶着巨大的压力,黄发灿仍本着自己的原则,咬牙坚持着。渐渐地,企业在黄发灿的努力下有了起色。

“到2008年就开始好转,技术产品都出来了,企业也顺畅了。”黄发灿回忆说,这期间他的美国导师还来过大田,对他做出的成绩表示很惊讶,问他能挣钱吗?黄发灿的回答是:“当然!”

他的发“酶”梦,开始了

在黄发灿求学的20世纪80年代末期,分子生物学是很热门、很神秘的学科。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开始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他考取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那时出国很困难,很多人都是通过奖学金,才能实现留学梦。

“我出去时半奖,免学费不免生活费。前半年都是靠打工,中餐馆。”不过,黄发灿最大的压力并不是来自于日常生活,而是学业。

“压力很大,每天都像国内高考的状态,美国教授一节课就是一本书,10天一考。”课程繁重,加上语言不通,黄发灿不得不用一个小录音机将每节课的内容都录制下来,回去以后再一字一句地重听。除去上课和打工,黄发灿待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宿舍。

在黄发灿的努力下,第二年,他就争取到了全奖,之后更是将美国医学博士七年半的课程,提前一年学成。2001年,黄发灿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学习心血管发育分子生物学。虽然因专业缘故,黄发灿与酶始终都有打交道,但此时,酶的研究对于他来说,仅仅算是一个业余爱好。

黄发灿回忆说:“读博期间,发现了一个跟心血管发育相关的基因,最终证明是个酶,说明酶在我们新陈代谢中起了关键作用。那时候就跟酶打交道了。”渐渐的,他的发“酶”梦,开始了。

打破国外对工具酶的垄断

我国“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指出:“生物技术产业工程重点发展医药生物领域和农业生物领域。”工具酶是生物技术产品,其发展既可以带动酶制剂工业的发展,也将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延伸畜牧业产业链,还会推动医药产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然而在这之前,全世界的工具酶市场,几乎被美国的新英格兰生物实验室、普洛麦格和立陶宛的富酶泰斯、日本的宝生物等少数几家公司瓜分殆尽。

黄发灿之所以专注于工具酶的研发,主要还是为了打破国外对工具酶的垄断,使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不再受制于人。

黄发灿的公司成立后,很快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黄发灿说,在资金周转不灵时,多亏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才让他挺过了难关。

黄发灿介绍,他之所以专注于工具酶的研发,主要还是为了打破国外对工具酶的垄断,使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不再受制于人,“毕竟现在国内对生物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了”。他还有个更大的野心:“希望将产品打进国际市场,与国外的公司争高低,分享几十亿美元的工具酶国际市场。”

目前国内虽然具备生产一些常见工具酶的能力,但是工具酶种类繁多,由于国外大公司生产的工具酶种类较为齐全,所以国内的需求单位更倾向于从国外大公司购买。黄发灿的公司现在已经完成了50多种工具酶的中试,并开始小批量工业化生产。虽然距离几百种工具酶的生产,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更多种类的工具酶,正在不断被挖掘出来。

(本刊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技术产业工具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第12话 完美生物
准备工具:步骤: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
浅论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