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宁县枣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2016-04-25 01:45左红玉,刘维洲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宁县叶蝉枣园



甘肃宁县枣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左红玉(甘肃省宁县森防站,745200)刘维洲(宁县果业局)

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是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宁县九龙金枣是宁县的传统名优特产,又名“宁县晋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1988年,宁县晋枣被甘肃省政府确定为优质农产品,1990年被甘肃省农业厅命名为省名优特产品,2001年在甘肃省优质瓜果蔬菜展销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2004年在全国红枣评优会上被评为国优产品,2005年宁县被评为全国优质红枣生产先进县。干枣在1996年、1997年连续2届荣获甘肃省名优林果鉴评会金奖。2001年县政府将宁县晋枣重新命名为“九龙金枣”,2005年8月注册了“宁州”牌商标,并取得了九龙金枣绿色食品产品认证。近年来,随着果品市场的变化,九龙金枣鲜枣价格逐年上涨,系列产品供不应求,在国内外市场上倍受欢迎,畅销不衰,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但是由于枣疯病的猖獗危害,导致全县枣园产量锐减,果品质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枣园的经济效益。

据枣农反映,枣树一旦发病,第2年就很少结果,被群众誉为“公枣树”,一般发病3~4年后就整株死亡,而且呈蔓延之势,严重威胁着整个枣区。为了摸清发病情况,为枣疯病的防治奠定基础,笔者深入宁县三大枣区,对枣疯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针对其发病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1分布范围

调查显示,宁夏马莲河、九龙河、城北河三大主产区枣疯病均有发生,但以马莲河枣区发病最为严重,特别是2014—2015年枣疯病相继暴发,呈片状分布,并日趋严重。该病主要侵害幼龄枣树,也有酸枣树感病。

2发病症状

(1)花器发病。感病后花变成叶,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为小枝。

(2)芽体病变。感病后芽不正常萌发,病株当年生发育枝的主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均萌发成发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呈丛状,叶片小而萎黄。

(3)叶片病变。感病后先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片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花后长出的叶片比较狭小,具明脉,翠绿色,易焦枯。有时在叶片背面主脉上再长出一小的明脉叶片,呈鼠耳状。

(4)果实病变。感病后病花一般不能结果,病株上其他部位的枝条仍可结果,果实大小不一,果面着色不匀,凹凸不平,凸起处呈红色,凹处呈绿色,果肉组织松软,不堪食用。

(5)树干病变。感病后树干原是休眠状态的隐芽大量萌发,抽生黄绿细小的枝丛。

(6)根部病变。病株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发,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3发病规律

据调查,嫁接树、分根树及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的枣园发病率较高。一般在枣树开花后出现明显症状,病害潜育期为25天至1年以上。发病初期,多半是从一个或几个大枝及根蘖开始,有时也会有全株同时发病。症状表现是由局部扩展到全株,从1株扩展到相邻几株。全株发病后,小树1~2年、大树3~5年后即死亡。

4传播途径

(1)接穗传播。从枣区调查结果看,嫁接树枣疯病发病株率明显高于根蘖树,根蘖树发病株率高于实生树。据当地枣农观察,4—5月,把当年生病枝嫁接在1年生健壮枝上,被嫁接的枝当年就能表现症状。从嫁接到新生芽上出现症状最短25天,最长在1年以上。

(2)分根传播。宁县枣区素有利用枣树根蘖苗分株繁殖苗木的习惯,从感病树上分株繁殖的苗木,一般栽后1年后发病。

(3)机械传播。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修剪、嫁接工具带毒也是枣疯病传播的途径。生产实际中,枣农普遍不注意工具消毒,在发病植株和健康植株上连续使用未经消毒的工具,导致交叉感染。

(4)昆虫传播。据资料介绍,枣疯病也能通过橙带拟菱纹叶蝉、中华拟菱纹叶蝉、红闪小叶蝉、凹缘菱纹叶蝉等昆虫传病。这些昆虫在病树上吸食后,再取食正常树,正常树就会被感染。

5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性。

(2)消灭病源。清除病枝,铲除无经济价值的病株。

(3)实生繁殖。利用种子繁殖脱毒的特性,选用抗病的酸枣实生苗作砧木繁育苗木。

(4)营养繁殖。嫁接繁殖时,在无枣疯病的枣树上采集接穗或接芽繁育苗木;分株繁殖时,要严格筛选母株,不能在病株上分株繁殖。

(5)组培育苗。选用组培苗、脱毒苗建园。

(6)铲除病苗。苗圃中一旦发现病苗,应立即拔除。

(7)药物滴注。春季枣树萌芽期在病株发病部位钻孔,每株病树滴注浓度为0.1%的四环素药液500毫升。

(8)药物注射。生长期在树干基部两侧各钻1个孔,深达髓心,2个孔垂直距离10~20厘米,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含1万单位的土霉素药液300~400毫升。

(9)开甲涂药。早春树液流动前,在病株主干50~80厘米处开甲1~2厘米,开口处放入1万单位的土霉素或“法丛灵”药液的药棉,用塑料布包严。

(10)铲除杂草。铲除树盘及枣园内杂草及野生灌木,及时防治各种叶蝉类虫媒。6月初至9月下旬,适时喷洒2%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5%高效氟氯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杀确爽乳油1500倍液等药液,防治各种虫媒。

欢迎订阅2016年《中国果树》

《中国果树》邮发代号为:8-106,单价6.00元,全年6期共计36.00元。如有订阅问题请与编辑部联系,我们协助您解决。

地址:辽宁省兴城市兴海南街98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收款人:《中国果树》编辑部

电话:0429-3598131传真:0429-3598132

邮编:125100电子信箱:zggsbjb@vip.163.com

猜你喜欢
宁县叶蝉枣园
甘肃宁县:果园防冻出新招 农民增收有利器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叶蝉预防早 来年葡萄生长好
一件奇怪的事
甘肃省宁县良平镇的两座古戏台考述——兼说县卷本《戏曲志》的资料价值
葡萄上二种常见叶蝉的识别
山地枣园节水保墒措施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中国额垠叶蝉属的形态比较研究
本刊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