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表奇葩 记上海SBS薄型机械手表的开发与生产

2016-04-26 07:01程建明
钟表 2016年5期
关键词:薄型机心单机

文/图 程建明

国表奇葩 记上海SBS薄型机械手表的开发与生产

文/图 程建明

老照片之上海手表厂

“上海”牌SBS1H单机白色表面

上海SBS薄型机械表的试制与开发

上海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自主建立手表工业以来,手表生产发展迅猛,到1965年上海手表厂年产手表已达68万只,1968年手表产量突破了100万只,1970年提高到228万只,从1976年开始到1982年的七年间,上海手表每年以100万只的产量递增。至1982年上海手表产量突破1000万只大关,成为了我国手表工业最大的集中产地,机械手表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到了八十年代初,上海手表产量已经可以基本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品种单一,花色不多;再加上以前生产的机械手表大多是圆头白面,笨而厚重,不利于改良花色、也不利于增加功能。

为了提高上海手表的档次水平,进一步增强国产手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八十年代初开始,上海钻石手表厂(原上海手表四厂)曾经设想自行研制开发一种装配直径在25.6mm左右的薄型机械手表,以满足日益增强的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后经上海钟表公司研究决定,新型手表由上海市钟表工业公司牵头组织上海手表厂、上海钻石手表厂、上海手表二厂以及上海市钟表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联合开发设计组。共同研制新型薄型机械手表,产品型号定为SBS型薄型机械男表,直径为25.6mm。

上海牌SB1H单机双色表面

上海牌SB1H单机后盖

钻石牌SBS单机表面

钻石牌SBS单机后盖

钻石牌SBS单机机心(与上海牌SB1H机心相同)

上海牌SB1H单日历手表表面及后盖(上海手表厂建厂30年纪念表)

1982年3月12日,上海SBS型薄型机械手表(系列)联合设计组正式成立,项目负责人由上海手表厂王维成总工程师和上海钟表研究所贺绍曾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担任,项目组长为周柏铭(上海钟表研究所),副组长王长星(上海钻石手表厂),项目组成员另有崔存诚(上海手表厂),沈才良(上海钻石手表厂),孙市仁(上海钟表研究所),邓一龙、陆龙才(上海钻石手表厂),袁振民、江礼泰(上海手表二厂)、高兰英、王学文(上海钟表研究所)等11位同志。

1982年7月,上海SBS机械男表系列设计工作正式启动,项目设计组的同志在仔细分析了瑞士薄型机械手表产(样)品机心以后,针对当时上海手表工业的实际工艺水平和技术能力,提出了分步设计,由易而难,逐个攻关的大胆设想,25.6mm新型手表机心厚度分别按3.75mm,3.50mm和3.20mm三种基本尺寸系列设计,其中3.20mm薄型机械男表(采用秒簧式结构)能够填补国内薄型机械手表的空白,初步达到国际八十年代先进水平。

方案确定以后,项目设计组刻苦奋战,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产品图纸设计,在同年年底完成了厚度为3.75mm和3.50mm的基础机心样机试制任务,首批研制样机四十只,随后即开展了二千只批量工艺考核试制工作。1983年2月联合设计组完成了SBS1B型(3.95mm)和SBS2B型(3.70mm)日历表二十只样机试制任务,1983年9月完成SBS1C型(5.25mm)和SBS2C型(5.05mm)自动表样机六十只试制工作,同年下半年联合设计组完成了SBS1型(3.75mm)和SBS2型(3.50mm)两种厚度系列一共二万只的批量试生产工作。

1983年6月15日,在上海薄型表项目联合设计组正式启动一周年之际,上海SBS型机械男表(单机)正式通过了国家轻工部部级技术鉴定。

1983年10月,上海SBS3型(3.20mm)薄型手表单机设计工作顺利完成,填补了当时国内薄型手表的一个空白,SBS3型(3.20mm)单机设计的提前完成,加快了上海SBS系列薄型机械表系列项目的试制进度,1984年1月,上海薄型表联合设计组完成了SBS1H型(4.45mm)和SBS2H型(4.20mm)双日历薄型手表设计任务,试制组装二十只。这样到了1984年9月,上海SBS系列薄型手表项目在上海钟表行业有关部门的领导与通力合作下,经过相关表厂和元件配件厂的大力协作,会战攻关,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完成了三个厚度系列,四种基础机心,四个基本品种的设计与试制任务。通过十八个月的辛勤耕耘,上海钟表行业不等不靠,利用自身力量,精诚团结,艰苦奋战,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层层困难,利用很短的时间,缩小了国内手表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圆满完成了SBS系列的多品种试制工作,谱写了一曲高亢的社会主义大协作胜利凯歌。

上海牌SB1H单日历手表表面(金色)

上海牌SB1H单日历手表机心

上海SBS薄型机械表系列的试生产与发展

上海SBS薄型机械手表在顺利通过了轻工业部技术鉴定以后,随即从1983年9月起开始分别在上海手表厂和上海钻石手表厂投入了试生产,以后逐步发展,形成了包括单机、单机日历、单机双日历、单机自动、单日历自动、双日历自动等六个系列的薄型表产品。

上海手表厂先后生产的SBS系列薄型表产品有:SB1H(单机,厚度3.75mm),SB2H(单机,厚度3.50mm),SB3H(单机,厚度3.20mm,未正式投产),SB1HB(单日历),SB2HB(单日历),SB1HS(双日历)。

上海钻石手表厂生产的薄型表产品型号有:SB1Z(单机、厚度3.75mm),SB1ZB(单日历、厚度3.95mm),SB1ZS(双日历),SB1ZZ(自动),SB1ZBZ(单日历,自动),SB1ZSZ(双日历,自动)等。

1984年上海手表厂生产了上海牌SBS系列薄型手表25万只,上海钻石手表厂同年生产钻石牌SBS系列薄型手表15万只。至1990年,上海钻石手表厂SB1Z单机产量达到35.18万只,SBIZB单日历(厚3.95mm)年产量达到了39.50万只。

上海牌SB1H双日历手表表面(金色)

上海牌SB1H双日历手表表面(白色)

上海牌SB1H双日历手表机心

上海牌SB1H双日历手表后盖

从1984年开始到2000年为止(上海钻石手表厂停产),上海钻石手表厂累计生产钻石牌SBS系列薄型机械男表989万只,其中最高年产量是在1991年,产量为96.3万只,同期上海手表厂累计生产上海牌SBS系列薄型手表574万只,最高年产量是在1985年,当年生产了SBS系列薄型手表74.53万只,至2000年,上海手表厂和上海钻石手表厂两厂累计生产了SBS系列薄型男表1563万只。

上海牌SB1H(35钻)双日历自动手表表面(金色)

上海牌SB1H(35钻)双日历自动手表表面(白色)

上海牌SB1H(35钻)双日历自动手表机心

上海牌SB1H(35钻)双日历自动手表后盖

以下文字是上海钻石手表厂在SBS型薄型手表初期投产时的一些情况,文章摘自《坚定的钻石之路——上海钻石手表厂历史(1932~1990)》,本书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和发行:

“…1983年7月,上级公司向上海手表厂和上海钻石手表厂下达了试制生产SBS1和SBS2机械男表各一万只的任务。其中钻石厂需要承担SBS1、SBS2型手表原动组件,传动轮系部件,擒纵机构部件,走针轮系,以及各螺钉等25种零部组件的生产任务和成品表的装配,同时还承担了SBS双历手表中18种零部件的试制任务。

这样一来,工厂面临的困难确实不少,原有的老产品生产任务己很繁重,且缺少机床,场地也小。为了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工厂成立了生产新表的领导小组,组成了以厂长、副厂长为组长的新表联络机构,每星期安排一次例会。新表小组的同志经常在车间分析投产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批量生产要有比较完整的图纸文件和工艺装备,技术和工具部门的同志抢时间,争速度,及时赶出了各种工艺文件和工具,通过批量考核使工艺工装得到了完善,更使生产得以正常进行。在加工SBS2型轮系零部件时,由于老产品任务紧张,加之又没有空余机床,特别是轮片材料变形问题没有解决,动件车间的职工就干脆睡在车间里,昼夜连续奋战,突击了二个星期,完成了加工任务。

经过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截止1983年底共装手表10010只,经过一个周期的校对,最后包装成品表为5250只,其中SBS1型手表为2602只,SBS2型手表为2648只,其装配合格率平均在85%左右,在上述手表中,各一百只成品表进行了成品测试(方法与测试SM1A手表相同),测试结果为:连续走时在50小时以上占91%,其中SBS1型平均走时为51.062小时,SBS2型平均走时为50.896小时,SB1S的等时差,位差小于/等于30秒的为100%,走时总分为59.62分(以60分计)。SBS2型的等时差,位差小于等于30秒的为97%,走时总分为57.38分(以60分计)。三防总分:SBS1为90%(防水100%,防震80%,防磁90%),SBS2型为70%(防水60%,防震70%,防磁90%)。从这些枯燥的数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测试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当然,在装配和生产SBS型手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装配中发现条盒轮与分轮,主夹板轮槽碰擦,擒纵叉叉脚深浅占35%,以及外桩碰擦摆梁等。又如在零件加工中上夹板的变形,传动轮系三和秒轮片强度不够,钻石商标过高等等。这些问题经钟表公司SBS型手表设计组会同上海手表厂和钻石手表厂研究,一一在生产中做了改进”。

上海SBS系列机械男表于1986年2月获得了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SBS型机械表机结构特点与主要技术参数

上海SBS系列表机采用偏二轮三轮传出式传动结构,这是偏二轮表机设计布局中采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形式。在国产表机中,如LSS型女表(上海手表二厂,上海手表三厂,青岛手表厂和重庆手表厂八十年代联合设计), SM1A型(上海手表四厂产品),ST6型女表(天津手表厂产品)、SB7Z型微型机械女表(上海钻石手表厂产品)等都采用了这一种传动形式。

这种传动结构加大了条盒外径,表机平面利用率比较高,一般可以达到45.86%,其中SBS3型(单机厚3.20mm)轴向利用率达到了52.19%,设计中,SBS型表机条盒轮至二齿轴的传动比为5.4375, 发条最大工作力矩850克/mm(SBS3型表机发条最大工作力距≤780克/mm),发条长度435毫米,工作圈数为9.4圈,成功的设计参数使SBS系列手表增加了延续走时,也提高了走时平稳性,延长了表机工作寿命。在实践中,SBS表机选用了比较合理的传动齿轮参数,比适应国内齿形加工工艺,齿形呈园头短齿,设计中也加大了齿顶间隙,对误差影响敏感性比较小。SBS表机采用较大的摆轮转动惯量,其中SBS3型(厚3.20mm)为20.6毫克.厘米2,同时选用7号擒纵机构,得到了比较高的擒纵机构效率,提高了表机可靠性。在设计中,SBS2型表机(厚3.50mm)和SBS3型表机(厚3.20mm)平面尺寸以及外形基本相同,可以达到二者零件最大的通用性,通用化程度达到了75%,SBS2型表机与SBS3型表机传动轴长度、轮片厚度以及小夹板厚度只有稍微的差异,在表机制造过程中大量的刀具、模具、夹具和量具都可以通用,经济性比较好,也有利于生产上的管理。

SBS型表机中单历表和双历表都具有快爬换日和快拨换日功能(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双历快调部分又做了改进设计,由最初设计的通过拨轮轴向上下浮动,倒/顺转柄头快调日历,周历;改为通过拨针轮平面移动,起到快调日历,周历功能),自动部分在设计中采用串联双向上条超越离合器式换向机构,并有自动上条时脱开手上条机构的功能。自动部分在传动系统中没有尖齿,尖爪和簧类等易损零件,工作通过滚柱摩擦自锁,结构摩损小,使用寿命长,SBS表机换向机构采用多元件(五至七个滚柱)同时工作,结构比较复杂,工艺难度大,但是工作可靠性好,摩擦力矩和空程角都比较小,传动效率高。

SBS机心表盘面(左)和后盖面(右)

上海SBS型机械手表机心传动参数表

SBS型表机主要数据参数如下:

1)一般数据:单机装配直径25.6mm;机心最大尺寸26mm,基础机心厚度:SB1H(3.75mm),SB2H(3.50mm),SB3H(3.20mm);其中日历加厚:0.20mm、双历加厚:0.70mm、自动加厚:1.50mm。主夹板厚度2.60mm,单机零件106件(不包括壳、面、针以及柄头),表钻数为17钻(或19钻);走时精度:≤30秒/日,延续走时≥45小时。

2)原动系参数:条盒直径(内径)11.06mm,条轴直径2.60mm,发条最大工作力矩850克/mm,工作圈数为9.4圈。3)擒纵调速系参数:摆频21600次/小时,摆轮直径11.50mm,摆轮厚度0.50mm,游丝刚度0.082克/mm。

八十年代上海SBS薄型表的销售以及获奖情况

SBS型薄型机械男表试制成功了,严格测试了,开始生产了,最终目的是打入市场,获得消费者的认可。1984年7月11日,钻石牌SB1Z型 (厚3.75mm)半钢薄型手表定价65元,开始在市场进行试销售,结果引起轰动,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据上海钟表工业公司门市部统计,1984年7月11日至8月28日,共58天时间,钻石牌薄型表试销(售出)914只,薄型表一时风靡市场,在提高上海手表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也获得了消费者的交口称誉。

消费者说:“SBS型新型手表比起以前老款手表薄了很多,是(那个年代)国产机械手表当中里最薄的,戴在手腕上感觉轻巧柔美,外观造型上可以与进口表一媲高低”。

也有消费者反映:“国产新表价格便宜,劳动人民生活目前还不够富裕,真正喜欢的还是这种价廉物美的产品。国产新表现在大方别致,造型新颖,一扫过去国产手表看上去圆胖厚重的感觉,真是别有千秋。而且新表表面设计上独出心裁,表壳又分为揿盖和螺纹盖二种,所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商店也反映SBS薄型表款式新颖,走时准确,返修率很低。上海SBS系列薄型手表成功开发以后,在国内屡获殊荣。八十年代先后在国家和地方获得了十六项大奖:

1983年SBS1型(3.75mm)/ SBS2型(3.50mm)薄形手表获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984年SBS3型(3.20mm)薄型手表获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986年2月上海SBS型薄型机械男表系列获轻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上海牌25.6mm薄型男表获国家银质奖1986年钻石牌SBS薄型机械男表获国家银质奖1986年上海SBS1型(3.75mm)薄型机械男表系列获轻工部金龙腾飞奖1987年上海SBS型薄型机械男表系列获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1988年钻石牌SBS薄型机械男表系列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上海牌SB2H(3.50mm)机械手表表面

上海牌SB2H(3.50mm)机械手表机心

上海牌SB2H(3.50mm)机械手表后盖

本文由童勤奋先生、王琦先生等提供部分资料及实物图片,在此谨致谢意!

猜你喜欢
薄型机心单机
一种适用于薄型梁体的周转装置
5Y系列机心
——时尚的伴随
一种硅溶胶增强的超白薄型陶瓷板及其制备方法
热连轧单机架粗轧机中间坯侧弯废钢成因及对策
ETA7750的故事:世界上最伟大的计时机心
全球最大手表机心企业ETA的断供疑云
从整个行业来看,谁都拥有自产的计时机心?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水电的“百万单机时代”
卓越的薄型系列机心
——MIYOTA薄型GL/N/M系列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