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应对策略

2016-04-26 10:20岳博
科技视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应对策略

岳博

【摘 要】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管理工作复杂繁琐且需要不断调整,部分源于高职院校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因素。本文针对几种典型的高职院校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特点,进行了深入地剖析解读,找出根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学生管理;思想特点;应对策略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思想特点也难免会随之发生变化,且特点呈现出多元化,存在其复杂性。此时教师的教育方法也不能裹足不前不做改变,或是千篇一律以不变应万变。教师需要分析归纳学生的心理信息,有针对性地处理学生思想特点的变化对学生的影响。

1 学生思想典型问题

1.1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在18岁入学,此时仍处于心理叛逆期,容易出现不服管束,极度讨厌受到控制的心理

叛逆心理往往源于青春期,是一种针对权威的对抗心理。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广泛,一般的诱因有:有些学生来自特殊家庭,比如单亲家庭,成长过程复杂,这类学生早熟易感,性格倾向于自卑内向,易产生逆反心理;家教过于严格使学生产生思想、行为时刻被紧紧地束缚着,这类家长过度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过度关注孩子的细节,导致孩子极度渴望摆脱权威、可以行使行为的自主权;教师处置不当引起学生的负面心理,明知故犯或有意挑衅来表示对教师的不满。

1.2 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易沉迷于网络、电子产品中

一类是独生子女,这类学生的普遍问题是情感脆弱,在学习、生活中稍遇到挫折就无法接受,一遇到不满就无法平衡心绪,只能接受赞美不能接受批评,这类学生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逃避现实、寻求心理安慰,最终迷失而无法自拔。一类学生是惰性十足,好逸恶劳不能吃苦,且自控能力差,觉得读书学习劳心劳力,远不如电子游戏吸引自己,结果就逐渐沉迷于游戏而荒废了学业。一类学生是性格问题或孤僻或内向或自我或不善交际,只能在虚拟的空间中向陌生人展示自己,寻求自己存在的价值。

1.3 缺乏自信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有的是由于高考成绩不佳,被父母责怪、被亲友轻视、被现实打击;有的是认为自己秉性平庸且无一技之长;有的是经历过挫折后就此一蹶不振。缺乏自信的典型表现是不敢出现在大众的聚焦下尤其是当众演讲,谈话时自动避开对方的目光不敢对视,遇事缺乏尝试的勇气、冒险精神,承担不了挑战性的工作等。缺乏自信的危害极大,它不仅仅是一种心理障碍,从长远来看,它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在现今快节奏的商业社会职场竞争激烈,人人都需要自我展现,不自信会掩盖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甚至可能被误认为是能力不足而长期被埋没。

2 教师管理之道

2.1 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对于学生叛逆的行为,不能一刀切地予以否定、压制。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学生与教师故意唱反调,有时仅仅是为了赢得来自教师的对平等个体的尊重。这并不表示学生不再尊敬教师,这种行为可能是学生争取自己话语权的一种尝试。青春期后的孩子期待自己被平等对待,努力挣脱家庭与学校对自己的管束,希望彰显自己的个性与存在。这时,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宽松、朋友式的教育氛围,主动与学生进行无压力的沟通。压制学生的个性就如同鲧君治水,最后只会压制愈厉反抗愈厉,而是要采用疏导的方式,顺应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发泄出心中的不良情绪,在掌握学生心理动态的同时循循善诱,阐述道理,巧妙而不动声色地引导学生的行为。而一味地强制学生听命于权威,最后只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对于学生叛逆的行为与想法,也不能一概而论一票否决。这些思想尽管不循常理,但也不乏闪光之处,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在学术上不畏惧权威,引出其创造性的开放的思考方式,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的观点与见解,教师也要有容人的雅量,要有教学相长的心态,要勇于接受不同的意见,即便学生的观点有误也不能粗暴地予以否定,而应在平等、互敬的探讨中让学生诠释出自己的思想观点,保护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

2.2 引导学生勇于面对现实,走出网络的困局

对于独生子女,家长往往寄托了全部的希望。这就给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使孩子在家长的苛责下不敢面对失败。这时教师要与家长沟通,要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进步和成长,不能唯成败论。同时也要对独生子女进行挫折教育,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学生的成长环境一帆风顺,这时因突遇逆境就不知所措彷徨无助,进而承受不了压力而沉迷网络的案例比比皆是,这时需要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处世能力,教师家长不要事事包办,而是要鼓励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办理,以增强其对逆境的抗压能力,使其可以在逆境中保持淡定从容清醒。对于对学习有惰性且自制力差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一方面要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增加其在学习中的愉悦体验。至于学生的社交心理障碍,教师如果任之发展,只会使学生内心更加封闭,更加自卑,更加依赖沉迷于非现实的世界,因此教师要对此及时提供帮助,助其进行心理调试。首先帮助学生溯本追源,找出交际障碍的源头,观察是因为过于自我、胆怯还是自卑、猜忌的心理造成的,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自身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出相应的解决之道。同时,教师应鼓励这类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积极与人交往互动,在与人交往中增长互信;教师也应尽可能地为这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帮助他们重返集体。

2.3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并不能单纯地依靠赞美、鼓励或激励。而是鼓励其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取。

1)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之处,但也有自己的劣势。对于学生的短板,教师绝不应过分强调,甚或当面苛责,而是应该因人而异,为学生量体裁衣地降低要求,使之在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当学生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初尝成功的喜悦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及时予以鼓励,这时再逐渐缓慢地增加难度、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切不可操之过急,节奏过快易使学生难以接受而产生畏难情绪。

2)告诉学生勇于放弃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对自己极端不擅长的领域,重复的失败可能会影响到做其它事的信心,这时要懂得割舍,勇于放弃。“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自有所长,拿自己的短处与旁人的长处相比较,是十分无谓的。爱因斯坦一生都不善于实验物理,但这完全不影响他作为世界理论物理学家泰斗的崇高地位。曾国藩当年确曾说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话,但这并不是说他盲目地挑战自己的极限。而事实上是曾国藩及时调整了策略,不再亲自领兵作战,而是利用自己知人善任的长处,让善于领兵的人去打仗,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教师在了解到学生的特点之后,要善加引导,帮助学生从其它领域增加自信,弥补不足之处所带来的心理缺失。对于学生的能力所及,教师要心中有数,善加利用,对于其能力之外,教师不能强求,因为一味强迫学生挑战不足,既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更可能由此及彼,使学生产生自己样样能力不足的错觉,就此对自身灰心失望,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3)鼓励学生尝试自我挑战。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未曾触及过的领域心存畏惧,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每个人难免都会对自己的空白领域跃跃欲试,存在着好奇之心。这时,在学生挑战自我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参与进来,不能作为旁观者,而应该对学生予以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为学生提供便利条件,以促成学生的成功。比如一位同学在大学之前从未进行过演讲,但现在主动报名参加演讲比赛,学生在兴奋中难免心怀忐忑。教师这时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建设排除紧张情绪的同时,也要从讲稿的题材把握,到演讲的节奏掌控等多方面指导学生,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失败的几率。因为学生一旦对陌生的领域试水成功,会极大地鼓舞其对于本领域继续探索的信心;但相反一旦受挫,失败的体验会使学生从此对此领域裹足不前,甚至避之唯恐不及。

总之,教师要积极跟进学生的心理变化趋势,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以便有的放矢,及时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教师也不应故步自封,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及时调整策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生管理工作,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成长春.学生管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应对策略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