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城乡居民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

2016-04-27 00:07田美娜陈磊宋立江刘长青石永亮罗晓燕朱小波
河北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平均水平营养状况膳食

田美娜 陈磊 宋立江 刘长青 石永亮 罗晓燕 朱小波



河北省部分城乡居民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

田美娜陈磊宋立江刘长青石永亮罗晓燕朱小波

【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居民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农村和城市随机抽取了1 675名居民,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分析河北省居民维生素营养状况。结果河北省居民血清25(OH) D平均水平为(21.05±9.76) ng/ml,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正常的人群分别占17.6 %、35.9 %和46.6 %,维生素D营养状况呈现男性显著优于女性,农村显著优于城市的态势。25 (OH) D平均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3个成年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成年组与各未成年组之间以及两个未成年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河北省居民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未成年人和女性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

【关键词】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营养状况

E-mail: shipinsuo@126.com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膳食摄入或日光照射间接合成。研究发现,维生素D除调节钙磷代谢作用外,其缺乏还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自身免疫疾病有关[1-4]。目前维生素D缺乏广泛存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健康问题。本研究拟通过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 D]浓度,了解河北省城乡居民维生素D水平,为改善该地区维生素D缺乏现状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至2012年的10~12月份随机抽取了3个城市调查点(石家庄市新华区、邯郸市邯山区和唐山市迁安市)和 4个农村调查点(石家庄市井陉县、秦皇岛市昌黎县、邯郸市涉县和衡水市武强县),每个调查点按小学组(6~11岁)、中学组(12~17岁)、青年组(18~44 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五个组分别随机抽样,其中,小学和中学组按年龄每岁抽取10 名(男女各半),青年、中年、老年组各抽取40名(男女各半),分别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实际获得有效数据1 675份,所有调查点采血时间均为10~12月份。

1.2测定方法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25 (OH ) D浓度(1 ng/ml=2.5 nmol/L)。以血清25(OH) D浓度判定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根据2010年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IOM)推荐的标准[5],将血清(浆)中25 (OH) D水平<12 ng/ml定为缺乏,12 ng/ml≤25(OH) D<20 ng/ml定为不足,25(OH) D水平大于20 ng/ml定为充足。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1 675名受试者血清25(OH) D平均水平为(21.05±9.76) ng/ml,其百分位分布情况:第5、25、50、75、95百分位数分别为8.82 ng/ml、13.43 ng/ml、19.04 ng/ml、27.33 ng/ml、39.85 ng/ml。见图1、表1。

图1 受试者血清25(OH) D水平分布

表1 受试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

2.2不同年龄组血清25(OH) D浓度将受试者按年龄分组,各年龄组血清25(OH) D平均水平做ANOVA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个年龄组中,中学组25 (OH) D平均水平最低,中老年组最高,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61,P<0.001)。组间两两比较,25(OH) D平均水平在3个成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成年组与各未成年组之间以及2个未成年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受试者血清25(OH) D水平ng/ml,±s

表2 不同年龄组受试者血清25(OH) D水平ng/ml,±s

注:与小学组比较,*P<0.05;与中学组比较,#P<0.05

组别 25(OH) D 水平小学组(n=419)20.8±8.9中学组(n=411) 17.5±8.4*青年组(n=283) 22.5±10.1* #中年组(n=288) 23.2±10.1* #老年组(n=274) 23.1±10.8*#

2.3不同性别维生素D营养状况825名男性平均年龄为(31.94±22.95)岁,25(OH) D平均水平为(22.41±10.23) ng/ml; 850名女性平均年龄为(31.77±22.73)岁,25(OH) D平均水平为(19.74± 9.08) ng/ml。男性血清25(OH) D营养缺乏和不足者分别占14.7%和35.3%,女性占20.4%和36.5%。男女受试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受试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 人(%)

2.4不同地域维生素D营养状况716名城市受试者25(OH) D平均水平为(19.4±8.2) ng/ml;959名农村受试者25(OH) D平均水平为(22.3±10.6) ng/ml。城市血清25(OH) D营养缺乏和不足者分别占18.7% 和39.9%,农村分别为16.7%和32.8%。城乡受试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地域受试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 人(%)

3 讨论

血清中25-(OH) D是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储存形式,其在血液中浓度高、稳定、半衰期长,是公认的反映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理想指标。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放免法,可真实反映人群血清中25(OH) D水平。目前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判定标准尚未统一,但多数研究显示血清25(OH) D达到20 ng/L水平可反映骨骼健康状况良好[5-8]。因此本研究按照2010年IOM推荐的标准判定为维生素D营养状况。

资料表明,不同种族和地区的人群均呈现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高发状态[9],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已为一个公认的全球健康问题。本研究采血时间均在10~12月,处于日照时间较短的秋冬季。河北省维生素D平均水平仅为(21.1±9.8) ng/ml,刚刚达到的维生素D充足标准的下限,全省维生素D缺乏(不足)率为53.4%,且呈现农村维生素D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城市的态势。资料表明,同处北方地区的沈阳和北京市区中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不足率也分别高达86%[10]和62.4%[11]。在同样的判定标准下,欧美国家维生素D缺乏不足率却相对较低,匈牙利某社区居民维生素D不足率夏季为46.3%,加拿大北部有43%的居民维生素不足[12]。由此可见,河北省居民维生素D缺乏/不足率较高,首要原因是有效日照不足。河北省属于北方地区,全年平均日照时间仅为6.58~8.49 h/d,春秋多风沙,夏季酷暑难耐,冬季寒冷干燥,人们户外活动时间普遍较少,另外,城镇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各种遮阳防晒措施的应用、高层建筑、室内玻璃的遮挡、空气中污染物的反射等也减少了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由机体直接合成的维生素D量不足,而上述因素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尤为明显。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欧美国家差的原因可能与我省居民的饮食结构有关。河北省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维生素D含量高的动物肝脏、蛋黄、奶油以及含脂肪多的海鱼和鱼卵摄入量较低[13],造成由膳食摄入的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三为人们对维生素D补充剂的认识不足,误认为光靠日照和膳食即可满足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

本研究显示,不同年龄组维生素D营养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居民生活习惯有关。维生素D在机体的生长发育、肌肉、骨骼健康、免疫调节[2-4,8,14]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儿童少年时期是骨骼发育较快的阶段,成人峰值骨量(peak bone mass,PBM)中的40%~50%在这一时期获得[15],因此该阶段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该人群课业负担重,尤其是中学生,在严峻的升学压力下,鲜有户外活动时间,有效日照时间严重不足,再加上不健康的饮食方式,直接导致血清25(OH) D平均水平处于最低水平。青、中年组身体发育基本停止,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生活方式业已定型,因此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基本处于恒定状态,所以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虽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各种急、慢性病的患病比率增加,对维生素D的吸收率也有所下降,但由于老年人户外活动时间较长,且更注重合理膳食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自身合成和膳食摄入的维生素D水平相对较高,其血清25(OH) D平均水平仍处于较高水平。

本研究显示,女性维生素D缺乏(不足)率为56.8%,高于男性的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oker等[16]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女性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女性户外活动时,普遍采取防晒措施; (2)女性对维生素D含量高的动物肝脏、蛋黄、奶油以及含脂肪高的海鱼摄入量低于男性; (3) 18~44岁阶段是女性生育阶段,妊娠期需要动员大量的钙质,而维生素D在调节血钙浓度、促进钙、磷在肠道内主动转运吸收、促进骨的生成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维生素D消耗量比较大,育龄女性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本研究为首次河北省样本范围内的居民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结果发现,河北省居民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未成年人和女性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人体内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较少,获取途径主要为皮肤经日光紫外线照射间接合成,因此补充维生素D的最佳途径是晒太阳。建议在不采取防晒措施的情况下保证每天在阳光下暴露的时间不少于2 h。若每日日晒时间不足2 h,可通过膳食或营养补充剂摄入维生素D。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建议,维生素D每日推荐摄入量(RNI)为:10岁以下婴幼儿为10 μg,11~49岁为5 μg,50岁以上、中晚期孕妇及乳母为10 μg;儿童和成人每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 μg[17]。居民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类的食物,如含脂肪较多的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及奶制品、坚果等。

参考文献

1 Melamed ML,Michos ED,Post W,et al.25-hydroxyvitamin D levels and the risk of mortalit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Arch Intern Med,2008,168:1629-1637.

2 蒋玉艳,唐振柱,苏冰.512名6~13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体质指数的关系.应用预防医学,2013,19:135-137.

3 Holick MF.Vitamin D deficiency in 2010: health benefits of vitamin D and sunlight: a D-bate.Nat Rev Endocrinol,2011,7:73-75.

4 张玉玲,王书昌,任立红,等.肥胖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899-901.

5 Rosen CJ,Gallagher JC.The 2011 IOM report on vitamin D and calcium requirements for north america: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providers treating patients with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J Clin Densitom,2011,14:79-84.

6 Rosen CJ,Abrams SA,Aloia JF,et al.IOM committee members respond to Endocrine Society vitamin D guideline.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2,97:1146-1152.

7 Kennel KA,Drake MT,Hurley DL.Vitamin D deficiency in adults: when to test and how to treat.Mayo Clin Proc,2010,85:752-758.

8 Holick MF.Sunlight and vitamin D for bone health and prevention of autoimmune diseases,cancers,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m J Clin Nutr,2004,80:1678S-1688S.

9 Hossein-Nezhad A,Holick MF.Vitamin D for health: a global perspective.Mayo Clin Proc,2013,88:720-755.

10 周波,王晓红,徐超,等.沈阳市区中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状况.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3150-3151.

11 刘颖.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北京城区老年妇女体成分和骨量的影响.山东大学学报,2010,26:107-108.

12 韩婷,王知笑,孙敏,等.南京市城区部分居民血清维生素D水平评估.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4,7:138-143.

13 陈凤格,赵伟,周吉坤,等.2010年石家庄市新华区居民膳食摄入情况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85-88.

14 Bikle DD.Vitamin D regulation of immune function.Vitam Horm,2011,86:1-21.

15 张倩,赵静,张环美,等.北京市郊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骨量的关系.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773-777.

16 Looker AC,Pfeiffer CM,Lacher DA,et al.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status of the US population: 1988-1994 compared with 2000~2004.Am J Clin Nutr,2008,88: 1519-1527.

17 中国营养学会主编.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31-335.

·调查研究·

(收稿日期:2015-08-17)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04.044

【中图分类号】R 15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6) 04-0606-03

作者单位: 050021石家庄市,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讯作者:朱小波,050021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平均水平营养状况膳食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秋天膳食九字诀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