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根社的茯茶人生

2016-04-29 17:40阿墨
新西部 2016年4期
关键词:砖茶茶厂老爷子

阿墨

“如果老爷子还在世,一定不会让我再做茶。”贾根社一边为客人冲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茯茶,一边缓缓讲述着自己鲜为人知的“茯茶人生”。

贾根社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泾阳砖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之一,他称自己是第十二代传人。

据贾根社说,他的父亲解放前就是茶厂老板,生意做得很大,在泾阳县和西安城里都有店铺,在湖南安化购置有茶园。

抗战之前,泾阳县有茶厂60多家,建国后公私合营,成立了泾阳人民茯茶厂,继续生产茯砖茶。当时,泾阳生产的“人民牌”、“红星牌”等茯砖茶享誉西北。

1958年,党和国家实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认为陕西将湖南等地的茶叶运来再加工,不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中央政府下令关闭陕西的茯茶厂,将茯茶的加工生产移至原料主产区湖南省安化县。过去,湖南安华的黑毛茶一直是陕西生产茯茶的主要原料。此后,泾阳这个曾经是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加工地,忽然就没有一家茯茶加工企业了,市面上至少有六十年没有再见过泾阳生产的茯茶品牌。

贾根社告诉记者,由于在旧社会当过茶厂老板,父亲后来被列为“四不清”分子,挨过批,受过整,再也不敢公开提做茶的事了。但他父亲一辈子爱喝茶,这个习惯改不了,而且就爱喝泾阳本地做的茯砖茶。

“老爷子毕竟是开过茶厂的,是个行家,他懂茶,茶好茶坏他能喝得出来,但那时候已经喝不到正宗的泾阳茯砖茶了。”贾根社回忆说,“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形势稍稍宽松一些了,老爷子托人从湖南安华买回来黑毛茶原料,让我在家里帮他做茶。不为别的,只为他自己喝。”贾根社还记得,那时茶叶很便宜,几毛钱一斤,父亲一共花了不到100块钱。

据贾根社回忆,那时候条件很简陋,茶厂已解散多年,生产模具也很难找,他就用农村的胡基模子,为父亲筑制了二十几块砖茶,每块差不多有5斤重。“老爷子还不敢让人知道,生怕再有人来查抄。他把这二十几块砖茶用牛皮纸一层层包好,再裹上塑料纸,藏在炕洞里,用的时候再拿出一块来。老爷子生前一直喝自己亲手做的茶。”

1990年,贾根社的父亲去世时,家里剩下七八块砖茶,贾根社就将这些砖茶继续保存在炕洞里。十五年过后,即2005年到2006年之间,贾根社听朋友在谝闲传中说,一块正宗的泾阳茯砖茶现在能卖到十几万元,当时还不相信,开玩笑说,别说十几万了,我家就有几块茯砖茶,你看能值多少钱?结果,这位朋友真的给他带来了外地的茶商,他把父亲藏在炕洞里的砖茶拿给茶商。茶商打开,一品尝,6万块钱买走一块。

“就这样,湖南人买走一块,广东人买走两块,新疆一块,咱省上后来也买走了两块。我也没有想到,自己用胡基模子砸的砖茶,一块竟能卖到6万元。原来老祖宗传下来的茯茶,真是好东西。”贾根社感叹地说。

2006年下半年,贾根社开始尝试恢复生产茯砖茶。两年后,他注册成立了陕西省泾阳泾砖茶业有限公司,成为泾阳县首家专业化茯茶产销公司。

贾根社说,论年龄他比很多人都小,但在陕西茯茶界他敢称老大。记者了解到,在此期间,茯茶产业也引起了泾阳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有关部门支持鼓励民间人士挖掘传统工艺,恢复茯茶生产,并在2011年成立了泾阳茯砖茶发展服务中心,由政府主导,积极推广宣传泾阳茯砖茶这个失而复得的历史文化品牌。

在泾阳民间,有“三不能制”的说法,即泾阳茯砖茶离了泾阳的水不能制,离了泾阳的气候不能制,离了泾阳人的技术不能制。很多泾阳人都听过这样的传说:古时,泾阳产的砖茶要用马帮驼队运往西北边疆及更远的地方,某次商队过泾河时不小心,砖茶落入水中,因为要赶时间,只好带着没有完全晾干的砖茶上路。几个月后,人们发现曾掉入泾河的砖茶“发霉”了,长出了“金花”,试着一尝,长出“金花”的砖茶更好喝。于是,泾阳人将其称为茯茶。“茯”最早是三伏天的“伏”,因为是夏天加工制成的。

后经科学研究,这种“金花”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单一微生物“冠突散囊菌”。研究还表明,茯茶中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长期饮用,有消滞去腻、降脂降血、平衡生理等功效。据说日本人将茯茶称为“神秘之茶”,也有人将其比作“丝绸之路上的黑黄金”。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陕西的茯茶厂南迁“移地筑制”,是因为当时南方某些省份向中央机关供应的泾阳茯砖茶,得到中央领导的喜爱和重视,但中央并不知道这些茯砖茶原来出自陕西,而非原料产地南方。有史料证实,早在解放前,当时的安化江南砖茶厂、中国茶业公司湖南砖茶厂都曾试制过茯砖茶,因发花不好,未获成功。直到1953年,在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湖南终于试制出第一块茯砖茶,而其中泾阳人功不可没。

据泾阳茯砖茶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2012年3月29日,在当地举办的“泾阳茯砖茶产业发展规划暨茶文化论坛专家座谈会”上,刘勤晋、程启坤、姚国坤、刘仲华等知名专家通过感官审评标准方法,评审了泾阳茯砖茶,并与外地同类产品对照。经讨论提出评审意见:泾阳茯砖茶外形“产品规格整齐、匀整,色泽褐黄,金花显露,菌落饱满,分布均匀”,香气“清纯持久,沉香显露”,汤色“清澈,红浓明亮”,滋味“醇厚回甘,略显绵滑”,叶底“暗褐,较匀齐”。最终结论是,泾阳茯砖茶“总体品质水平略高于对照产品”。

贾根社对茯茶的历史也颇有研究,他认为,砖茶产生于公元1068年,茯茶出现在1368年,而茯茶又分为天尖、贡尖、茯砖、砖等种类。至于“官茶”则出现得要更晚一些。按照贾根社的介绍,茯茶制作工艺复杂,包括原料选配、筛制、渥堆、汽蒸、加汁、定型、发花、干燥等十多道工序。一块成品茯砖茶的制作周期为一年到一年半。

贾根社说,因为茯茶生产工序多、周期长、成本大,许多人投资不起。自己因为前些年搞建筑,算个小老板,有些经济基础,这才下决心要做茶。“尽管这样,我刚起步的时候,十个人有八个在骂我。说我瞎折腾,有了钱烧的,主要是担心我做出的茶没人要。”

记者了解到,贾根社一直坚持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只在每年的6月至10月之间加工制作茯茶。目前,他的企业有百十号人,年产茯茶200多吨。如今,他家的茯茶制作技艺已经有了新一代传人,他有信心把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砖茶茶厂老爷子
小老爷子的指甲刀
折纸圣诞老人
泾阳县茯砖茶产业发展的研究
国内主要生产厂砖茶中氟化物含量调查与分析
解梦
云南中茶大事记
熟茶简史
暮鼓
湖北、湖南砖茶主产区茶园土壤有效氟的背景调查
福海茶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