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接高速公路的输电铁塔基础改造加固研究

2016-04-29 06:19张佰庆康宇斌余波明
电力安全技术 2016年3期

张佰庆,康宇斌,谢 伟,余波明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江苏 南京 221102)



临接高速公路的输电铁塔基础改造加固研究

张佰庆,康宇斌,谢 伟,余波明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江苏 南京 221102)

〔摘 要〕针对高速公路路面与杆塔基础面和断面布置上产生的冲突,以徐贾快速通道与500 kV国岱线交跨为典型案例,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采取植筋后浇筑基础底阶板带方式,将外侧2个上拔基础浇筑为联合基础,使其具有优良的抗拔和抗倾覆性能,还可避免道路开挖施工对基础造成水平相对位移等影响,为以后开展输电铁塔基础改造工程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输电铁塔;联合基础;改造加固

0 引言

徐贾快速通道在K9+573.4到K9+596里程段经由500 kV国岱线42号铁塔基础,图1和图2分别为道路与铁路基础的相对平面位置和断面位置示意。由图1,2可知,徐贾快速通道与铁塔基础在平面和断面布置上产生冲突,其道路U型槽的边界进入铁塔基础平面的范围在K9+573.4和K9+596里程处分别达到1.62 m和0.67 m,这给道路施工带来了困难。因此,为了该道路的顺利施工,应将铁塔基础(包括下部的防护大板和上部的独立基础)相应冲突部分拆除,对基础进行加固,以确保道路施工期间和施工完成后,输电铁塔的安全稳定运行。

1 基础改造方法概述

由于道路与基础防护大板以及部分底阶位置突出,必须将防护大板和独立基础的相应部位切割去除,待道路U型槽的侧面墙体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基础覆土回填;同时,在切割前应对基础进行加固。本工程采用植筋浇筑方法,将临近道路一侧的2个独立基础接为新的联合基础。

图1 车道与国岱线42号铁塔基础平面相对位置示意

由于本工程涉及超高压输电线路,应高度重视工程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在进行工程改造和加固前,应采取合理、可靠的措施对输电铁塔进行临时加固,并进行不间断地监测监控;应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施工,以免因开挖基础上部填土造成铁塔基础抗拔力减小,导致铁塔倾覆等不良后果。

图2 道路K9+573.4里程与基础断面处相对位置示意

总体而言,本次施工的总体流程为:输电铁塔的临时加固→基础上覆土开挖→基础加固→基础改造切割→地基回填土。

本工程进行置筋加固时,采用混凝土等级为C25,受力主筋为HRB400,箍筋为HPB300。

2 输电铁塔基础改造关键技术

2.1输电铁塔临时加固和变形监测

输电铁塔是一种高耸结构物,在本次施工中,由于对其独立长柱基础进行改造,涉及地基土开挖和基础切割等工艺,易对输电铁塔造成不均匀沉降和倾斜等影响。因此,在对基础进行施工前,应对输电铁塔做好充分加固措施,同时做好输电铁塔倾斜变形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工作,避免发生倾覆。具体实施办法为:本次施工共设置4根保护拉线(X型四方拉线),拉线顶部打在横担与塔身连接点处,对横担水平夹角成45°;4根拉线暂处于松弛状态,在施工过程中必要时施力,对输电铁塔起保护作用。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进行输电铁塔的变形监测,尤其是倾斜变形监测,具体办法如下。

(1)在输电铁塔横担方向和相应垂直方向,分别设置变形观测点,观测点距相近塔腿的水平距离为50 m。

(2)在观测点设置经纬仪,在输电铁塔主材上设置观测标志。

(3)开始施工后,每隔30 min(非施工时间可增加间隔时间)进行1次倾斜变形和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观测,并做好数据记录。当发现输电铁塔倾斜值和基础不均匀沉降形变明显增大时,应及时发出警告,查明原因并正确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2.2长柱独立基础底阶的植筋和混凝土浇筑

基础在道路一侧进行切割后,抗拔力会被削弱,故应事先通过基础植筋将受影响一侧的2个长柱基础浇筑成联合基础,施工方法如下。

(1)人工开挖基础覆土,直到露出下部防护大板为止,覆土开挖范围如图3中虚线标注。开挖时要防止土壁坍塌。

图3 基础开挖示意

(2)清除开挖范围内基础和大板上部的覆土、污垢等物。

(3)进行钢筋下料工作,待植入钢筋长度1 000 m,钢筋数量100根,并对锚固端做好打磨除锈工作;准备长度5 500 mm的基础受力筋和长度6 000 mm的分布筋,各50根。以上钢筋直径均为14 mm,钢筋等级为HRB400。

(4)在图4所示阴影范围内的基础第1台阶内,先用电锤凿除基础内侧保护层,然后用电钻机沿第1台阶上下边打孔,靠近大板边沿时,与其边沿孔距为:竖直距离为100 mm,水平间距250 mm,孔间距16 mm,孔深250 mm,钻孔时应避免截断基础原有钢筋。

图4 联合基础设模浇筑示意

(5)用毛刷和电吹风机将孔内的粉尘清除干净,并仔细检查孔径、孔深和粉尘情况,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6)按比例调配结构胶,用钢筋推入孔内,并保证胶量不少于孔深的80 %。

(7)迅速将待植钢筋插入孔内,并保持单向旋转,使其达到设计深度。

(8)结构养护2-3 h后,进行拉拔试验。本次施工只有1种钢筋,故进行1个组别共3根钢筋的拉拔试验验,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9)将长度5 500 mm的底面受力钢筋两端与锚固好的端部钢筋进行焊接,焊接时单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40 mm。铺设分布钢筋进行绑扎,完成底面钢筋绑扎后,再进行上部钢筋的焊接和绑扎。

(10)在图4所示的阴影部分架设模板,浇筑混凝土(C25),并进行养护。

2.3基础和大板的切割施工

混凝土施工后至少要养护3天,再开始进行基础和大板的切割施工。

(1)切割范围如图4中虚线所示。

(2)切割施工采用自动切割机,先对独立基础的底阶沿图4中切线切割拆除。由于底阶厚度达到600 mm,应分层进行切割。每次切割完成后,用电锤和气割切割外侧混凝土和钢筋;待局部切割拆除完成后,再用同样方法切割拆除大板。

2.4地基土回填

切割拆除基础和大板后,待道路施工单位完成道路U型槽施工,即可回填和压实基础和大板上部地基土。回填地基土时,应分层分区均匀碾压,每回填300 mm,碾压200 mm。

3  改造后独立基础稳定性评价

本次基础稳定性评价对象是受切割影响的2个独立基础(均为外侧上拔基础)。现行《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定》及相关规程中均未明确规定输电铁塔复合大板的计算方法。现有改造主要从构造入手,其作用相当于在4个独立长柱基础下部增加1个较厚的垫层,因而无需另行验算大板底部地基的承载力;同时由于存在防护大板,独立基础的抗压验算均能符合要求。

在基础改造中,由于对临接道路的2个基础底阶进行了切除,使其抗拔承载力受到较大影响,故仅对改造后独立基础的抗拔稳定性进行重点验算,并考虑一定的安全裕度。在验算时,不考虑后浇底阶(2个基础的连接部分)的有利影响作用。

另外,本改造基础为宽基基础,基础主柱露出设计地面仅为300 mm,故一般可不验算抗倾覆稳定和柱顶位移。但为了安全起见,仍需对垂直基础切割边方向的倾覆稳定性进行验算。

3.1输电铁塔概况

500 kV国岱线42号输电铁塔为JT26型转角塔,转角47.58°,呼高27 m,总高41.5 m,水平档距453 m,垂直档距579 m,设计风速30 m/s,设计覆冰10 mm,导线型号4×LGJ-630/45,地线型号JL/LB1A-95/55,单塔重28.807 t。

铁塔基础为BC96型防护大板基础,其具体做法是在4个铁塔基础下部再增设1块钢筋混凝土现浇大板,该铁塔的三维桁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三维桁梁结构有限元模型示意

3.2工程地质概况

本工程的地基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地基土层分布情况

通过对图5所示的桁梁混合结构铁塔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参考铁塔运行参数计算铁塔荷载后,对模型进行加载,确定出独立长柱基础的验算荷载(标准值)为:

上拔基础:T=908 kN,Hx=227 kN,Hy=200 kN,

N=553 kN,Hx=227 kN,Hy=200 kN;

下压基础:T=336 kN,Hx=84 kN,Hy=74 kN,

N=1 139 kN,Hx=285 kN,Hy=251 kN。

本工程中需要切割改造的基础均为上拔基础,其相应的基础作用力(设计值)为:

T=1 225.8 kN,Hx=306.45 kN,Hy=270 kN,

N=746.55 kN,Hx=306.45 kN,Hy=270 kN。

其中:T—上拔力;Hx—x方向水平力;Hy—y方向水平力;N—下压力。

3.3改造后独立基础的抗拔稳定验算

本工程基础的抗拔土体为回填土,且基础埋深为2.7 m,与基础边长7.4 m之比小于5(见文献[2]),故本工程中独立基础的抗拔稳定性验算采用土重法计算。考虑到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及安全因素,本工程中覆土和基础本身的自重均按浮容量计算。

综上所述,抗拔稳定性验算公式应为:

式中:γf—基础抗拔附加分项系数,本工程为重力式基础,转角塔,取γf=1.10;TE—基础上拔力设计值,kN;γE—水平力影响系数,由《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表6.2.1-2按照水平力与上拔力的比值确定;γs—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本工程按浮容重考虑,kN/m3;γθ1—基础底板上平面坡角影响系数,当坡角<45°时取0.8,当坡角≥45°时取1.0;Vt—基础埋深范围内土和基础的体积,m3;ΔVt—相邻基础影响的微体积,m3,本例中取0;V0—基础埋深范围内的基础体积,m3;Qf—基础自重力,本工程按混凝土浮容重计算,kN。

在本工程中,各参数计算选取如下:

γf=1.10,TE=1 225.8 kN,

γE=0.96;γs=9.0 kN/m3,

γθ1=1.0,Vt=156.654 m3,

ΔVt=0;V0=41.34 m3,

Qf=14×41.34=578.8 kN。

将参数代入式(1)可得:

因此,基础在切割改造后能满足抗拔稳定性的要求。上述计算中,对覆土和基础的自重均按浮容重计算,比较安全;同时基础之间的后浇板带对其抗拔能力也有显著提高作用,改造后的基础抗拔性能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3.4改造后独立基础的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基础埋深与侧面宽度之比不大于3阶的基础(台阶多于2阶的均折算成1个台阶验算),其倾覆稳定验算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γf—基础抗倾覆附加分项系数,本工程为重力式基础,转角塔,故取γf=1.60;S0—上部结构水平力设计值,kN;H0—上部结构水平力作用点距设计地面的垂直高度,m;E—被动土压力;E=maht2/2,ht—基础埋深,m;fβ=tanβ,β为等代内摩察角,°;a1,b1—基础底阶和基础主柱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m;a0—基础底阶在水平力垂直方向上的计算宽度,a0=(h12×K0-h12×K0′)·a/(ht2-h12),m;h1—基础主柱在地面以下的长度,m;K0,K0′为空间增大系数;θ=h1/ ht;y—地基反力,y=(F+G-γfS0fβ)/(1+fβ2)≤0.8a1a0fa,且y>0。

本工程中,各参数计算选取如下:

γf=1.60,S0= 306.452+2702=408.4 kN,H0=0.3 m,h1=2.7 m,E=1 294.7 kN,β=30°,fβ=0.577,K0=1.23,K0′=1.15,a0=9.53,b0=1.61,θ=0.64,y=1 288,e=1.97。

当y取最小值0时,上式成立。这说明在其他各种工况下,改造后独立基础的抗倾覆稳定性均能满足要求。

4  结束语

(1)在完成基础的改造加固后,500 kV国岱线42号输电铁塔基础的抗拔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均能满足要求,输电铁塔基础及其上部结构是安全可靠的。

(2)在进行基础改造施工时,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基础的水平位移(基础主柱顶部水平位移不超过10 mm)。基础改造后,尽快完成覆土回填和夯实工作,施工时应分层、分区均匀夯实。如有必要,可在基础覆土回填压实后,通过放松地脚螺栓释放铁塔结构的不利应力,但必须对铁塔采取可靠的临时加固措施。

(3)相对于单纯增大独立基础混凝土,本工程采取植筋后浇筑基础底阶板带的方法,将外侧2个上拔基础浇筑为联合基础,不仅具有优良的抗拔和抗倾覆性能,还可避免因道路开挖施工对基础造成的水平相对位移等不利作用。本文研究内容为以后开展此类型输电铁塔基础改造工程,提供了工作经验,可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L/T5219—2005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5450—2010 110-750 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6 孟遂民,李光辉.架空输电线路设计[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

7 刘树堂.输电杆塔结构及其基础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8 张朝晖.ANSYS 11.0结构工程应用实例解析(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 郝文化.ANSYS土木工程应用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张佰庆(1978-),男,高级工程师,从事输变电设备运检工作,email:312922109@qq.com。

康宇斌(1978-),男,高级工程师,从事输电运检管理工作。

谢 伟(1985-),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输电运检管理工作。

余波明(198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输电运检管理工作。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