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痕竹韵

2016-05-04 13:30秦石
上海工艺美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竹刻浮雕竹子

秦石

Bamboo Carving adopts bamboo as carrier. The artistsuse different tools to carve and engrave bamboo andform a variety of decorative patterns and graphics. Thiscarving method and the formed graphic are referred toas “knife marks”. Marks are intended to express theartists creative ideas, inner thoughts and overflowingfeelings. Bamboo carving works with wonderful artisticcharms really radiate “bamboo charms”.

一、竹刻的刀痕与竹韵

竹刻是以竹子为载体,艺人们用不同的刀具在竹子上进行雕琢刻划,形成各种纹饰和图形,这种雕刻的方法和形成的图文,我把它看作为“刀痕”。通过刀痕把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形成一件具有一定艺术韵味的竹刻作品,这就是“竹韵”。刀痕是技能,是功夫。功夫靠练,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就能够了解和掌握的,正所谓“功到自然成”。竹韵是艺术,艺术是人的文化学识和艺术素养的体现。学养是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积累逐步形成的,“积学储宝”、“艺无止境”就是这个道理。娴熟的刀痕,丰厚的竹韵,两者的有机结合,就能形成精美的竹刻艺术品。

竹刻艺术从我国先民在竹用实物上的简单刻划美饰,到殷商制作竹简刻字记事,再到汉唐一般竹刻工艺品的出现,这一渐进过程,上下达数千年之久。

明朝嘉定年间的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朱鹤,与其子朱缨、其孙朱稚征,人称“嘉定三朱”。他们擅长书画,精于篆刻,把书画之法、金石之技融合于竹刻,始创了深刻浮雕和竹根圆雕的“嘉定派”竹刻。稍晚一些的金陵(今南京)人濮仲谦,擅长浅刻、“水磨”竹刻。借竹子自然之形,以刀代笔,肆意雕刻,所刻的花鸟诗文、竹刻印章,清新雅致,意韵自然。时人称其为“大璞不斫”、“吴中绝技”。濮氏成为平雕、巧雕“金陵派”竹刻的一代宗师。继朱、濮之后到“清三代”(康、雍、乾)的三百年间,是竹刻艺术变革、创新、发展、繁荣的时期。其工匠、文人文化的融合,专业、业余竹刻队伍的发展壮大,竹刻艺术渐达成熟,竹刻的形式、竹刻的器形翻新多样,竹刻的文化内涵深化丰厚,把竹刻艺术推向空前的高峰,为竹刻艺术的继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竹刻是一项包容性很强的手工雕刻艺术,适合各类人群玩上一把,也满足着各种人们的需求。有些人以“票友”的身份参与竹刻,这里面除部分工作之余的爱好者外,还有一些退休人员,我就是其中之一。我退休前几年走进竹刻,退休后身体和视力还都好,就全身心地玩起了竹刻。竹刻在刀痕和竹韵上有着丰厚的技艺外延和人文内涵,它给竹人们提供了充分才艺展示、抒发感情的平台和空间。十多年来我先后十多次去浙江福建竹乡采购竹子。从竹材的“三防”(防霉、防裂、防虫蛀)处理、竹器制作到磨制刀具、上稿雕刻,包括制作框架、竹品保养,整个竹刻的全过程,我都亲自动手干。前些年,我以平刻、浅刻、留青书法为主,近几年,逐步探索留青分筠,表现花鸟人物。这么多年大大小小刻了三百多件作品,它给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下面几句话就是我学习竹刻的写照:老来学艺,毋求成器;大妈跳舞,重在参与;抒发情怀,雕刻随遇;既康且乐,是吾本意。

竹刻不仅是刻竹子,当你钻进去了,就是在刻文化,刻学养,刻意念,刻人生。我对竹刻的态度是敞开胸怀去拥抱它,开开心心玩上一把,不设局限,随遇而安,这就是“开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细心,有耐心,树立恒心,没有“三心”是无法学好竹刻的。刻成一件作品固然重要,但制作雕刻的过程更有意义。竹刻中,竹人在抒发感情,施展才艺,修身养性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远远超过竹刻作品本身的价值。竹材在雕刻把玩时,还会给人带来一份特有的温馨。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竹刻,实际上是在享受竹刻这个过程。

二、刀痕的外延和竹韵的内涵

竹刻所用的竹材廉价易得,相比玉石、犀角、象牙、名贵木材的雕刻,在材料价值上不占优势,这就促使艺人们在竹刻的人文内涵上想办法找出路。明朝中期,在知识阶层的参与推动下,文人竹刻应运而生,职业竹人学习诗书画印,工匠“文人化”,文人学士投身竹刻,文人“匠艺化”,他们在雕刻技法上创新,在制作形器上求变,在刀痕上下功夫,在竹韵上做文章,使原本比较简单的以实用为主的竹工艺品,升华为比较复杂的以观赏、陈设、把玩为主的竹刻艺术品,极大地提高了竹刻的艺术水平和附加价值,这是竹刻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竹子非草非木,中空有节,地上茎光直挺拔,地下茎逶压密结,机理清奇,材质坚细。艺人们利用竹子的这些特性,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竹刻模式和雕刻技法,使刀痕得到较大扩展。从竹材体位上讲,竹刻可分为竹皮雕刻(留青)、竹黄雕刻(翻黄、贴黄)、竹肉雕刻(去皮的竹茎)、竹根雕刻(地下茎,也叫竹兜)和混合雕刻(两个体位以上的雕刻)。雕刻技法上可分为平雕(毛雕、浅刻、阴刻、阳刻)、浮雕(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和圆雕(竹根雕、立体雕)。显地刻,是把纹饰(图形、文字)用深浅不同的凹陷浮雕技法刻出,而纹饰以外的部分(地子)留着不刻,我把它称为阴刻浮雕。这种雕刻方法是竹刻中十分独特的,其它雕刻中很少见到。竹刻在形制和技法上大量借鉴和融入了中国书画的表现方式和姐妹艺术的雕刻技能,充分显示了竹刻在刀痕上极其广博的包容性。如留青中的分筠,通过对竹皮的全留、多留、少留和不留,把中国画的皴擦晕染巧施与竹皮之上,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山水、花鸟画的笔情画意。薄浮雕经过刮削打磨,使玉雕、印章边款上的薄艺效果尽显竹上。留青、浅刻书法,以刀代笔,十分逼真地表现出书法的笔墨神采和碑刻、篆刻的金石风韵。圆雕、浮雕,也能雕琢出如同木雕、石雕般精美无比的立体效果。竹刻艺术在刀痕上的扩展外延,集众多雕刻语言于一身,为竹刻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

明清以来,文人竹刻大兴,中国诗书画印的引进和融入,提高了竹刻的人文理念,丰富了竹刻的文化内涵,反应了现实生活,寄托了思想感情,展示了艺术才华,使竹刻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地域习俗、独特的流派和个性特征。竹刻是一门纯手工的艺术,雕刻一件作品,艺人要投入大量心血和情感。完成一件作品少则十天半月,多则要花上数月的功夫,其劳心费力之甚,可想而知。艺人们掌握了刀痕的基本技能,而后面刻的就是竹韵,也就是竹人的文化学识和艺品素养。学养愈深,刻出的作品内涵愈丰,韵味愈浓,品位愈高。竹刻艺术是刀痕与竹韵的完美结合,刀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竹韵是要心领神会的。竹韵这种丰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受到了广大爱好者的青睐,也成为竹刻艺人孜孜不倦追求的动力和源泉。

三、竹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纵观竹刻艺术,从早期的竹简记事,到竹制器皿上镌刻图纹达数千年。汉唐时期已产生了竹工艺品,明清以降,文人墨客的倡导和参与,使竹刻艺术在雕刻技艺和文化内涵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竹刻人才辈出、门派林立、技艺成熟,留下许多竹艺精品,成为我们继承发展竹刻艺术的基础。

雕刻用的竹子叫楠竹(俗称毛竹),属禾本季生植物,四、五年成材,定期收获,在我国南方各地分布十分广茂。这种竹子不仅廉价易得,而且相比其它贵重雕刻材料,更具有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竹子本身是非常纯净的绿色植物,其加工刻制全是手工操作,没有任何污染。竹刻动静结合,脑体相间,既锻炼身体,又提高素养。所以搞竹刻对生态环境、人身健康有百益而无一害。这也为竹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支撑。

今天许多地方把竹刻艺术列为“非遗”加以保护。各种竹刻社团、竹刻实体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竹刻队伍空前壮大,不仅使传统的竹刻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同时受现代文化理念的影响,竹刻已焕发出新的生机,涌现出许多创新的雕刻技法和竹刻艺术品。可以这样认为,继明清竹刻变革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之后,竹刻艺术的又一个深化变革和繁荣发展时期即将到来。相信这个古老而又现代、高雅而又通俗的艺术奇葩,不仅在国内花茂果丰,也会像中国陶瓷文化、丝绸文化一样,走出国门,风靡于世界。

猜你喜欢
竹刻浮雕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浮雕圆圈
大熊猫吃竹子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出错的浮雕
洪建华竹刻艺术作品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凝聚在刀尖的智慧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当代竹刻 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