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6-05-04 14:05施培健谢鑫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0期

施培健?谢鑫权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彩超用于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应用效果, 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42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 42例健康体检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进行心脏彩超检查, 并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Ea)的平均值分别为(49.23±9.23)mm、(57.62±11.01)mm、(13.21±2.91), 显著高于对照组(35.98±9.02)mm、(46.12±8.53)mm、(7.08±1.93)(P<0.05);实验组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平均值为(56.09±7.39)%, 显著低于对照组(67.97±8.86)%(P<0.05)。随心功能分级升高, 患者LAD、LVDd、E/Ea水平逐渐升高(P<0.05), LVEF值则逐渐降低(P<0.05)。结论 心脏彩超能够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准确诊断, 能够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病情、尽早治疗, 利于患者健康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脏彩超;高血压左室肥厚;左心衰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011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加之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 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1]。高血压可导致患者心、脑、肾脏等多个脏器功能异常、衰减, 严重时会引起器质性病变[2]。临床观察发现, 高血压患者若出现气喘、气促等症状应警惕是否为左室肥厚合并左心衰竭发生, 并及时采取可靠方法进行确诊, 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3]。临床上常选择心脏彩超用以诊断心脏疾病, 效果显著。本院为分析探讨心脏彩超用于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 评价其应用价值, 进行此次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本院确诊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42例作为实验组, 另随机选取同期健康检查且心功能正常人员42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25例, 女17例, 年龄51~76岁, 平均年龄(66.5±3.5)岁, 病程持续1 d~1周, 平均病程(4.6±0.4)d, 心功能分级:Ⅰ级15例, Ⅱ级18例, Ⅲ级9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23例, 年龄53~78岁, 平均年龄(68.5±4.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 且由同一批医务人员进行, 记录检查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中所用仪器为本院现有的超声诊断仪, 在对受试人员进行扫描时, 探头频率为2~4 MHz, 测定两组的LAD、LVEF、LVDd、Ea、E。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彩超检查结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LAD、LVDd、E/Ea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患者LVEF平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心脏彩超结果比较 随心功能分级升高, 患者LAD、LVDd、E/Ea水平逐渐升高(P<0.05), LVEF值则逐渐降低(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 尤以老年人发病居多, 且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发生。高血压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肾脏和大脑等器官功能性疾病, 因而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4]。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有研究, 目前每1000例高血压患者中有4例面临着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威胁。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下降, 心肌较年轻人更为肥大, 这就加重了心脏负担, 极易引发复发疾病。临床上针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最好的办法是早发现、早治疗, 故在发病初期确诊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显得意义重大[5]。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疾病的设备是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能够清晰地将心脏内部结果及自内脏跳动情况显示出来, 能够有效帮助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及早诊断, 并将各项指标清晰、准确地反映出来, 为进一步针对性的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6]。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LAD、LVDd和E/Ea的平均值分别为(49.23±9.23)mm、(57.62±11.01)mm、(13.21± 2.91), 显著高于对照组(35.98±9.02)mm、(46.12±8.53)mm、(7.08±1.93) (P<0.05);实验组的LVEF平均值为(56.09±7.39)%, 显著低于对照组(67.97±8.86)%(P<0.05)。随心功能分级升高, 患者LAD、LVDd、E/Ea水平逐渐升高(P<0.05), LVEF值则逐渐降低(P<0.05)。

综上所述, 心脏彩超能够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准确诊断, 能够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病情、尽早治疗, 利于患者健康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苗建玲.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宁夏医科大学, 2013.

[2] 金晶晶. 不同血压分级及合并左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山西医科大学, 2013.

[3] 王玉芳.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13):131-132.

[4] 韩蕊, 梁科研. 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吉林医学, 2013(16):3143-3144.

[5] 张义红, 田青.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心脏彩超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1):213-214.

[6] 郑华, 李丹.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超声诊断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12):16-17.

[收稿日期: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