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策探讨

2016-05-04 11:54丁昌会韩玉全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护理对策

丁昌会?韩玉全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策。方法 12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观察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41.7%, 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8.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为(13.3±2.6)d, 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为(7.8±1.3)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施综合护理, 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 缩短感染控制时间, 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与推广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 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护理对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163

重症颅脑损伤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1]。重症颅脑外伤的有效急救措施为气管切开, 其可以支持呼吸, 维持通气与供氧, 帮助患者缓解急性呼吸道阻塞。然而在气管切开后, 非常容易出现细菌侵入的情况, 致使患者免疫力下降, 从而出现各种并发症。本文通过对12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研究,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的有效护理对策,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9例, 女21例;年龄20~57岁, 平均年龄(40.1±5.6)岁。观察组中男38例, 女22例;年龄19~58岁, 平均年龄(40.3±5.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将重症监护室的温度控制在20~22℃, 湿度控制在60%~70%, 切口敷料更换1~2次/d, 并且对切口予以及时清洁、消毒, 同时每天对重症监护室予以2次消毒[2]。在床旁备好气管切开外套管、气管插管用物、吸引器、心电监护仪、气管切开包、呼吸机、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严格控制探访人数, 对切口辅料受污染、感染出血等情况予以密切观察, 给予及时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 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向患者讲解切管切开后的护理, 让患者尽量放松, 以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给予一定的语言、肢体安慰, 让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情, 合理膳食, 增强患者抵抗力。②呼吸道护理:a.固定外套管。在固定外套管的时候, 保证松紧适宜, 并且在发现渗液污染的时候, 给予及时更换, 以免出现感染。b.气道湿化雾化吸入。将250 ml生理盐水、80000 U庆大霉素、4000 U糜蛋白酶配成稀释液, 用微量注射泵向气管内予以持续滴注, 滴速为4~6滴/min[3]。c.清洗内套管。取出内套管, 彻底清洗套管内壁上的痰痂。一般用小试管刷在流水下刷洗内套管, 并且给予煮沸消毒, 之后侵泡于100 ml生理盐水、80000 U庆大霉素的混合液中, 取出后立刻插入外套管中[4]。d.吸痰。在吸痰之前、过程中、吸完之后, 均要对患者的呼吸、心率、意识等体征予以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血氧饱和度<90%或者心律失常, 需要马上停止吸痰操作, 并且给予吸氧。在吸痰操作中, 要求护理人员保证动作轻柔, 落实无菌要求, 禁止上下抽吸, 将吸痰压力维持在8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 每次吸痰时间不得超过15 s。在没有负压的条件下, 插入一定深度后, 一边轻转, 一边慢慢退出, 并且予以吸引。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发生的感染情况以及感染控制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 切口感染7例, 发生率为11.7%, 肺部感染18例, 发生率为30.0%, 总感染发生率为41.7%;观察组患者中, 切口感染3例, 发生率为5.0%, 肺部感染8例, 发生率为13.3%, 总感染发生率为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8, P<0.05)。

2. 2 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为(13.3±2.6)d, 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为(7.8±1.3)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56, P<0.05)。

3 讨论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手术之后, 经常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情况,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5]。为此, 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之后, 一定要给予有效的护理, 以此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41.7%, 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18.3%,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为(13.3±2.6)d, 显著多于观察组患者的(7.8±1.3)d(P<0.05)。

综上所述, 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施综合护理, 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 缩短感染控制时间, 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与推广的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倩.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30):253.

[2] 黄惠芳, 顾玉凤.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 4(5):380-381.

[3] 梁鼎英.循证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16):2521-2522.

[4] 王芳.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策.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 24(6):361-362.

[5] 杨丹丹, 徐永芬, 何立. PDCA 循环在预防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 28(4):303-306.

[收稿日期:2015-11-25]

猜你喜欢
护理对策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穿刺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探究
心内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