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贴近现实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016-05-06 10:31洪浩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5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现实培养

洪浩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贴近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进行教学,进一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贴近 现实 培养 数学素养 学科现实 生活现实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1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和应用。而且,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突显,不仅表现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还表现为学习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数学课堂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其他学科现实、数学现实进行教学,以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贴近学生生活现实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发现与利用来自于自然、社会中更为广泛的数学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又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24时计时法”后,教师布置学生回家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情况设计一个“作息时间表”,并提醒他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一天的学习、生活、家务劳动及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并指导他们进行适当的修改、调整。这样教学,有效引导学生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增强了时间观念,同时有利于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贴近数学学科现实

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同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所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就成为他们的‘数学现实。”要贴近学生的数学现实进行教学,既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又要求教师找到旧知与新知的结合点,实现两者的有机联系。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而且能引导他们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然后放手让他们自由探索、验证,自己得出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分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少走弯路,而且使他们自己得出了知识的结论,形成了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贴近其他学科现实

文化知识具有学科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的许多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就成为学生的‘现实。”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内容早已不再是传统的那种狭隘、单一的学科知识,而更多地表现出综合性等特点,体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融合的特性。联系其他学科现实开展数学教学,既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又有利于他们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学“认识多位数”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上个世纪,地球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约有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第二次世界大战约有5700万人丧生,13000万人受伤。请你把上述数据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比较一下两次世界大战的人员伤亡情况,并思考:这说明了什么?”这道题的特点是把数学知识与历史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一练习题,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多位数的相关知识,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感受到和平生活的宝贵,逐步产生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这恰恰契合了《数学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贴近学生的现实开展教学,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贴近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进行教学,进一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现实培养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