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家学写作

2016-05-07 10:17赵福海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神龟仲尼万古

赵福海

成语典故: 曳尾于涂

追根溯源:《庄子·秋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文本翻译:

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辛苦你了。”

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名家运用:

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不能自拔。

这时我想到了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菅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选择了突围,最后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叶春雷《庄子的翅膀》)

学生运用示例:

争,随时可闻,随处可见;而与世无争,则绝非易事。只有真正懂得了生活意义的人,才能做到与世无争。庄子,有机会“居于庙堂之上”,他却选择了“曳尾于涂中”。面对着权力的诱惑,他丝毫不为所动,因为他知道,与其在庙堂之上去接受别人的膜拜,不如在平民之中享受生命的自由。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是一种淡泊名利,超越自己的人生境界。

历史典故: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追根溯源:唐庚《唐子西文录》

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

文本翻译:

蜀国一驿站的墙壁上写着一副对联:“上天不降生仲尼,(人类)万古常年生活就像在夜里。”不知道是什么人留下的诗。

名家运用:

如果说我们都一无所知,中国的读书人对此肯定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孔夫子说自己知天命而且不逾矩,很显然,他不再需要知道什么了。后世的人则以为:天已经生了仲尼,万古不长如夜了。再后来的人则以为,精神原子弹已经炸过,世界上早没有了未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人总要以为自己有了一种超级的知识,博学得够够的、聪明得够够的,甚至巴不得要傻一些。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以为,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可以坐待世界上一切寻求智慧者的皈依——换言之,我们不仅足够聪明,还可以担任联合国救济署的角色,把聪明分给别人一些。一种如此聪明的人,除了教育别人,简直就无事可干。

——王小波《智慧与国学》

学生运用示例:

几千年前,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用他那苍老而又浑厚的声音叩响了人类智慧的大门,然后,又和他的学生轻松愉快地坐在一起,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各自畅所欲言,充分开掘出邈远深邃的思想,并精心地加以整合,一点一滴地灌注到当时尚处于懵懂无知的先民的内心深处,人类由此进入了文明,而他,也最终成为万世之师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人类思想的道路。师者,都与孔子一样,体悟思想之精华,滋润学生的心田。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神龟仲尼万古
我的“神龟”
“仲尼”还是“仲泥”?
神龟
咏杏
神龟
神龟其寿:中国龟文化探源
黄河万古奔流
“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古之下”——论先秦诸子之学的发生和两汉形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