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旅游开发初探

2016-05-07 17:52钱妮
商场现代化 2016年9期
关键词:建议

摘 要:特色民俗旅游是根据民族特色村寨为基础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国家在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同时,也在保护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认识这一特色文化,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傈僳族村寨同乐村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命名的生态文化村,同乐有着独居一格特色的民族特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发展旅游,但也要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和谐统一,在不破坏原生态文化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在就现在发展的前提下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同乐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旅游大省,共有26个少数民族,而位于三江并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同乐村,是一个传统的傈僳族村寨。全村大概有100多户村民居住,同乐于2006年被云南省定为省级自然生态保护村,并于此逐渐发展其旅游。同乐村准确地理位置位于维西县叶枝镇南边,西侧为澜沧江,位于白马雪山南侧,海拔约为1840米。同乐村位于一个山地的山坡凹地处,国土面积约为60.95平方公里,同乐村四面环山,距离叶枝镇镇政府大概有9公里路程,并且交通十分不便利,仅有一条盘旋曲折随山而建的公路与外界相连。同乐村前期因并未修公路所以长期与外界隔离。所以发展得极为缓慢,但它却又是是云南省最大的傈僳族村寨,由同乐村村委会的一、二、三、四组村民小组组成。

一、同乐村旅游资源特色

1.自然资源

足同乐村居于自然山林间,植被丰富,负氧离子充足,村寨与自然山水相契合,村寨最重要构成部分便是大自然。人工建筑物与山坡、绿色植被等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山地特点的环境景观体系。

2.建筑特色

同乐傈僳族寨的建筑物都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比较普遍的木楞房和穿斗式木架房。同乐村的木楞房在维西县傈僳族村寨中是保存得最好,最完整与统一的,这种建筑是少数民族在不同的环境衍生出来的根据地势来建造起来的,木楞房也是滇西地区纳西族的传统居住建筑。房屋由大小一致的圆木层叠而成,形状像是一个长方形的,屋顶用木板覆盖,木板上都压了一般大小的石头,防止刮大风将房板掀走。木楞房有夏天凉爽而在冬天又防寒保暖的作用,但是防火问题很关键,每年屋顶都需要重新将房顶铺的木板子翻转晒干,同乐村的木楞房都是保持木头原生态的,没有上漆,在建造的过程中也严格遵循了木楞房的建造原则不用铁钉,中间全靠木料之间互相牵制,虽然结构简单但却坚固耐用。另一种建筑类型为穿斗式木架房,主要用作放收来的农作物或者是晾晒,其建筑物就更简单,通常村民只会简单地弄一个屋顶和屋架,四周也不弄墙和窗户,构造虽然简单,但是用途却很广泛,是当地的傈僳族居民们在生活中重要的建筑物。在当地也有少数的村民使用穿斗式结构来用做灶房或起居室,然后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来改变建筑物,会修建墙并开上小窗,墙体多为木板或土筑。

3.民俗特色

同乐村的文化特色有着传统生产生活习俗,传统歌舞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化、民问艺人等有形和无形等传统文化,同乐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由12个村民小组构成,其中同乐大村由4个村民小组构成共有133户村民,是最具代表我县傈僳族传统文化的中心区域,是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传统文化聚集的地区。同时同乐僳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尺木刮”歌舞的发祥地,在同乐村无论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尺木刮”傈僳族歌舞完整地反映了傈僳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原貌,是体现傈僳族同胞们繁衍发展的活化石。同时同乐村还是傈僳族音节文字的传播地和普及地,直到现在还有部分老人会使用被誉为“人类社会的最后一种少数民族文字”的“维西傈僳族音节文字”。同乐大村在宗教文化方面还有一个未经过认证的傈僳族祭天师黑格,他身为当地的祭天师精通傈僳族的古老祭天仪式和传统礼仪形式,现政府已将其列入保护名录。

二、同乐村旅游发展现状

同乐村在开发之前并没有直接进村的公路,村民出入同乐村都必须沿着盘山的小路从峡谷底部徒步前行5、6公里才能抵达,路程中还会经过溪流峡谷。在当同乐村在2006年被定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村以后政府就对保护区开展了村内路面水泥硬化、人蓄用水工程、公共卫生间及消防水池、保护区标识牌、观景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修建了一条盘山的进村公路。

同乐村自发展以来的客流量一直保持在低下状态,大部分游客市场来自于迪庆州当地居民中,外来游客占了很少的比例,很少一部分是为了科学调研和学习取材而前来的,在同乐村正式向外开放以后并未取得实质上大的突破,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并未有很大的提高。

基础设施,休闲娱乐设施不够完善,游客们长途跋涉到达同乐村以后,却只能看一看就走,可以让人们歇下来感受文化的设施不足,所以导致人们逗留的时间太短,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与特色,形成了来同乐民俗保护村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现状,虽然对当地的生态文化做到了最完善的保护,却没法给其带来突破性的发展。

三、旅游发展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1)进行品牌捆绑

造成客流量太少的大部分原因就是知名度太低,位于与香格里拉旅游大县相邻县城的民族文化村,却只有极少的人们知道这个地方,所以在宣传时可以借助香格里拉的旅游品牌一起捆绑宣传,让游客知道同乐村也是人间仙境的一个组成,与当地的旅行社创建合作关系,在设计周边地区景区的线路时,加上同乐村这一地方,先打出市场知名度。

(2)利用现代多媒体媒介

再就是利用广告的形式来向外界推出,可以借助电视广告或者是电台广播,还有机场广告牌、公交车站牌、旅游宣传册和旅游相关的书籍,这些都是很好的宣传方式,在迪庆州各个地区开展宣传都是必须的,在迪庆香格里拉外来旅游人数比率较多的地方更是宣传的重点。还需要逐步扩大地区范围。

(3)借助网络传播系统

从网络优势上着手宣传,利用现在热门的旅游线上代理商或者是旅游网站来进行合作。比如携程,去哪儿等旅游代理商,蚂蜂窝等给游客提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攻略网站,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来展示村寨主要特色,同时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各个部门的相互团结协作。

2.完善基础设施

在现状中提到了基础设施比较缺乏,我们在保持传统民族文化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基础设施,在不破坏当地民居的前提下修建或者是征用一些同样的建筑物增加游客接待中心增加游客休憩区,当地的观景台角度太远,可以选择增加不同角度的观景台,村内小路的修建与保持。现在已经修建了一条进村公路,停车场的修建也需要符合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公共厕所匮乏的情况也应该得到改善,建造与当地文化风格相融洽的公共卫生间会给当地旅游加分不少。修建具有当地特色的酒店旅馆或者是民宿、休闲吧等,还有特色风味餐馆和农家乐等来满足前来旅游的游客的基本需求。

完善民俗传播载体的建造,展览馆、文化传播广场、民俗产品店等,逐步完善同乐村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基本服务功能,并建立起村民的商业意识。

3.打造民俗旅游产品

(1)建造民俗文化展览馆

对于可以在当地民居中建造相同的建筑物或者是和村民租用房屋来建造民族特色展览馆,里面作为民族特色民俗文化物品展览区,特色民族服饰展览区、民族语言文化展览学习区、民族歌舞欣赏区。把当地具有特色的可以作为欣赏学习的传统特色一一呈现出来。

(2)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可以创建旅游特色产品店,将当地或者是本民族的特色食品或者物品包装成旅游产品销售给前来旅游的游客,但必须是本民族或者是具有当地特色的,积极地生产当地的特色传统工艺品,特色服装、饰品、傈僳族文字雕刻品或者书籍来作为旅游产品。

(3)建设参与性项目

还有就是生活文化习俗的展示,可以开放几个农户家庭,给相关家庭一定的费用,可以让游客在导游或者是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村民家里进行参观,更加近距离地感受本土文化。作为“阿尺木刮”传统傈僳族歌舞的发祥地,游客们肯定想一睹风采的,可以举办一些大型的民族歌舞晚会,在达到一定的游客数量或者是特定的文化节日时。为游客们展现歌舞,并提倡游客参与性,使游客们在见到的同时还能亲身感受到。也可以将其包含在旅游产品中,将舞蹈刻录下来做成光盘售卖给游客,让游客带回家里与家人分享。即有了纪念意义,也有了经济收入。

(4)举办学术交流会

还可以举办一些民族学术交流会,邀请相关政府官员和民族特色文化学术研究者前来参加,这样的大会既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也留下了宝贵的会议文化。当地的政府也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将同乐村特色文化带出去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提高曝光度,可以引起社会上的关注。

4.注重民俗文化保护

(1)民俗保护

这是发展特色文化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一旦发展旅游,其生态或者是文化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同乐村的发展中这样的情况也会出现,但发展旅游是必要的途径,在早几年,同乐村的很大一部分村民都无法用汉语与外面的人交流,这也大大局限了当地的发展,所以,在不断的旅游发展中,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很大一方面是好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入,还有自身的发展。但随着外来人数的增多,现在的村民会日渐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所以加强村民的民族意识,对自我民族特色的认知提高,认识到其重要珍贵性,自发地去传承与保护,需要政府通过座谈会和家访等形式来进行宣传讲解,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

(2)建筑物保护

同乐村已纳入了省级民俗文化保护村,因为其独特的建筑群体和人文文化,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建筑物的保护和修缮问题,并提高村民对民俗特色文化以及当地特色建筑的保护意识,对于当地建筑物,在改建和修缮时可以使用现代材料,但风格与外观与当地建筑物相协调,对现已破损的建筑物维修,加固等也可采用现代材料,但是外表要符合当地特色。因为都是木材建筑,所以火灾隐患要积极地去消除。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来实行保护机制,完善游客游览准则行为规范,做到人人守护。

5.加强政府扶持

在政府的扶持方面可以分为人力、财力、物力三方面的扶持,在对于景区建设过程中,景区发展以及管理都需要不同的人才,政府在选择工作人员时根据相关的专业素养,文化内涵来选择就业人员,在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要积极地与景区管理相协调,选择专业的景区开发团队,给与充沛的资金供给,在打造过程中注入重心,可根据当地的民俗文化来出台相应的政策,完善服务体系。

四、结语

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时现代旅游的一大热潮,民俗文化村的保护是地区乃至国家的重大责任,但民俗文化村的发展也是势在必行,因此失彼是最不理想的结果,所以要做到在开发中着重保护好民俗文化不被破坏,也给游客们展现一个最原始的民俗文化村,最真实的风土人文情怀,不让商业化占据了最原始的民族文化,打造出成功的民俗文化旅游。

参考文献:

[1]徐坚,唐富茜,杨敏艳.云南同乐村村落环境及格局特征分析[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06).

[2]宋建峰,李保林,唐莉.傈僳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探析——以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

[3]郭怀志.维西同乐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建设刍议.云南省维西县文化馆.

[4]汤茉莉,何俊萍.少数民族特色村落保护——以同乐村为例.建材发展导向(下),2015(1).

[5]洋光.维西春行同乐一村.旅游纵览,2016(3).

作者简介:钱妮(1995.03- ),女,纳西族,云南迪庆人,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在读本科

猜你喜欢
建议
别人打你一拳,为什么不建议你还手
为什么点外卖建议你点湘菜?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Making Suggestions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