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研究

2016-05-09 16:58唐宝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建设

唐宝

摘 要:由于多年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我国城乡经济文化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新型城镇化命题的提出为这一状况的改变提供了契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是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也是新型城镇化下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意义,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将文化的改革发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就为我国下一阶段的文化改革与发展添上了厚重的一笔,不仅为我国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服务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出现回落,经济结构亟待调整,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处于调整阶段,这就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找出实际运行中的存在的不足,以解决问题。

一、 武汉市江夏区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现状

武汉市江夏区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江夏区在湖北省武汉市的南部地区,总面积为2018平方公里, 2013年末,江夏区总83.4万人,同比增加了1.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0.4万人,城镇人口 43万人,农业人口占比不超过总人口的1/2。

从表1中可以看出江夏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积极平稳的增长态势,在区域经济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第一产业的增长幅度以及占区域生产总值比例仍然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在江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农业所占的比例虽然仍占有重要分量,但也根据时代的需求将主体地位逐步让渡工业和新兴技术产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26.7;26.8:46.5调整为2013年的15:50:35。

二、江夏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及分析

现阶段,我国诸多省市越来越注重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在为城市发展提供愈发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也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和五里界村镇为例,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基层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切实为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提供有力的工作支持。在多渠道地努力下,图书馆、阅览室、群艺馆、文化站等都从无到有地逐步发展起来。

从公共文化资源投入角度来看,在纸坊和五里界村镇,42%的文化建设投入是上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39%的投入源于文化硬件设施的直接配备,以及部分资金的地方自筹,还有少部分的村镇配有专项资金;而在文化设施的管理发展阶段,文化设施资源的维持和更新则最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实物配备,如图1所示,其投入高达66%,政府拨款则只占有11%的比重。

图1 公共文化资源投入(管理发展阶段)构成图

此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发展在也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不能满足需求,供需失衡

现有文化设施资源难以满足村民需要是制约文化设施建设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以五里界地区五个村镇为例,如图2所示,从2006年以后,图书数目增长速度加快,到了2009年,图书的增加速度逐步放缓。村民所渴求的书目只是馆藏书目的少数,而阅览室、健身器械等设施则因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而老化严重,影响村民的使用。文化产品落后成为文化资源难以满足农民需求的最重要因素;供给规模小、文化产品不适合需求、设施老化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对文化资源的满足程度。

图2 五里界镇各村落馆藏图书数目变动图

(二)农民参与文化活动意愿不高,使用不足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率最高的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在青少年和中年人当中,使用情况则不容乐观。由于年龄等原因,村民参加文化积极性不高,影响文化活动开展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有的文艺骨干,在参与文艺活动时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娱乐,而是经济上的收入,乡镇文化干部通常只注重办好镇里交办的工作,而对文化部门安排的文化工作不够重视,造成了农村文化工作的管理错位现象,这就使得文化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难以在基层得到落实。

(三)文化活动较为缺乏,文化设施利用效率不高

在纸坊、五里界被调查的各个村镇中,有的村落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或者是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次数较少,也不正式。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

此外,在江夏区有一些乡村文化设施被挪用或挤占,还有一部分内部设施利用非常不均衡,例如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刚建成时,一般包括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等,而现实中户外活动场所使用率较高,而其他场所管理不到位,比如个别图书馆由于藏书量少、开放时间短,因此借阅看书的人很少;从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主体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年轻人缺位,使用文化设施的比例极低。

三、优化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统筹规划,科学有序的推动设施建设

要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目标,科学统筹,关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发的次序和重点,分期分批进行针对性建设。政府部门首先应当对基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进行详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各地方落后的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来规划发展思路。其次,再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来分步实施,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并对发展完成的情况及时调查指导,尽量做到全面化、系统化,同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向前发展。

(二)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区域财政收入相匹配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离不开持续稳定的大量资金的投入,政府应优先,编制具体的财政规划,加强财政监管,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及到位,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大对村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出优惠政策,鼓励民企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生产和运营,实现公共治理。在目前县乡财政相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一方面要鼓励其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另一反面需要由中央、省两级政府在资金和人员上提供有力保障,保障县乡政府办事服务,避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受制于当地财政收入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际需求相比,用于投入的资金比例偏低,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要建立一个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才能提供稳定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外部环境,包括政府拨款、融资、集资、社会捐助等。财政部门要统筹规划,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扩大财政资金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要适当加大引导性财政资金投入,通过设奖励基金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和发展农民自办各类文化活动,鼓励和带动更多的文化工作者扎根农村,服务更多的农民。

(四)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设施的作用

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要找准定位,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惠民水平。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参与、共享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之上,要充分利用这些服务设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来盘活农村的文化资源。同时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文化产品,创造文化品牌,在增加农民的收入的同时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增强凝聚力。综合利用这些办法,实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本文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5S0411

参考文献:

[1] 杜方.财政支持公益文化设施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41-45.

[2] 阮荣平,郑风田,刘力.中国当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供给:问题识别及原因分析——基于河南嵩县的实证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0(06)

[3] 周春华.浅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群文天地.2013(02)

[4] 潘娟.基于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 Gudaitis Lia, Bunch Martin J.Culture and the City:The Rep resentation of Culture in Toronto's Cultural Facilities Database[J].Canadian Journal of Urban Research, 2008, 17:1-27.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