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章句》与《孟子正义》训释方法的比较分析

2016-05-09 12:41袁静
青年文学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训诂

摘  要:本文以《孟子·梁惠王》一篇为例,通过对《孟子章句》和《孟子正义》训释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阐释其各自的训释特点,明晰了《正义》对《章句》在训诂方法上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孟子章句;孟子正义;训诂

作者简介:袁静(1988.8-),女,河南洛阳人,武汉大学文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籍整理与保护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02

赵岐的《孟子章句》,是汉代多家注本中唯一完整流传下来的,是现存最早的《孟子》注本,为历代《孟子》学研究者所推。《孟子正义》是焦循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是清代第一部独用一家之注(赵岐)的新疏。它在《孟子》研究领域成就最为显赫,是集大成之作,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谓“清儒注《孟子》,焦书最完善”[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誉之为“新疏家模范作品”。[2]

本文试以《孟子·梁惠王》一篇,比较分析《孟子章句》与《孟子正义》在训释方法上的不同,明晰《孟子正义》对《孟子章句》在训诂方法上的继承与发展,体现其注释学上的巨大贡献和成就。

1、赵岐《孟子章句》训释方法

赵岐《孟子章句》采用“章句体”这种训释体例,训释方法主要是分章断句,训释其意,训释的顺序多先训释词义,再概括大意,最后申发思想,但顺序与内容并不固定机械,随需训解。概括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分章释句,概括大意;

赵岐将《孟子》七篇分为十四卷二百六十九章,而在每章之下,赵岐逐句注疏。

如《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里有此,不乐也。【注】惟有贤者然后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当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注】《诗·大雅·灵台》之篇也。言文王始经营规度此台,众民并来治作之,不与期日,自来成之也。[3]P45

由上可看出赵岐附经而行,依句而注,按章而疏,赵岐在注解句子时,很多时候是采用概括式的句旨加以归纳点明句子的意思,而不是简单机械的串连,这方便了读者理解经典的微言大义。

(二)随需注释,详略得当;

赵岐一般都是按照先字词后句子的顺序完整注解的,但对于简单的字词、易解的句子或是上文已注释的,赵岐按需进行训释,轻重有别,详略得当。如《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注】言孕字不失时也。七十不食肉不饱。[3]P58

(三)随文释义,对应注解;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赵岐在训释时往往也不囿于词语的本义,随文释义。

《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注】以苗生喻人归也。周七八月,夏之五六月。油然,兴云之貌。沛然下雨,以润槁苗,则浡然已盛,孰能止之。[3]P72

《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注】今天下牧民之君,诚能行此仁政,民皆延颈望欲归之,如水就下,沛然而来,谁能止之。[3]P73

此处有两个“沛然”,但在赵岐注中,具体语境下有着不同的训释。第一个“沛然”, 赵岐以“润”释之,意指大雨润物。第二个“沛然”,表示声势如水就下一般。由于所指对象有别,故其意义亦相应改变。

(四)以经证经,引文申典.

赵岐有时也引用经典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如《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注】从王至庶人,故言上下交争,各欲利其身,必至干篡弑,则国危矣。《论语》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故不欲使王以利为名也。[3]P37

引《论语·里仁》说明以利为名害于事也。

2、焦循《孟子正义》的训释方法

焦循《孟子正义》是对赵岐《孟子章句》做的注疏,在训释方法上,除了沿袭和继承《孟子章句》的训释方法以外,多有所创,突破了以往“疏不破注”的训诂传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众家之说,详尽疏解;

《孟子正义》有着“征引式训诂”的特点,焦循《孟子正义·孟子篇叙》:“至诸家或申赵义,或与赵殊,或专翼孟,或杂他经,兼存备录,以待参考。凡六十余家,皆称某氏以表异之,著其所撰书名以详述之,汇叙于右。”[3]P1051与赵岐直接作注不同,焦循往往引他书来展开疏解,若各家看法相左,焦循会在必要时罗列各家说法后,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孟子·梁惠王上》:

【注】梁惠王者,魏惠王也。魏,国名。惠,谥也。王,号也。时天下有七王,皆僭号者也。犹春秋之时,吴楚之君称王也。魏惠王居于大梁,故号曰梁王。圣人及大贤有道德者,王公侯伯及卿大夫咸愿以为师,孔子时,诸侯问疑质礼,若弟子之问师也。鲁魏之君,皆尊事焉。故《论语》或以弟子名篇,而有卫灵公、季氏之篇。孟子以大儒为诸侯所师,是以梁惠王、滕文公题篇,与公孙丑等而为一例也。

【疏】注[梁惠]至[王也]。正义曰:《史记·魏世家》云:“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武侯卒,子罃立,是为惠王。”.……赵氏所云,恐未尽然。[3]P31

焦循对赵注不惜花了一千余言加以疏解,其中征引了《史记》、《诗经》、《周书》、《说文解字》、《春秋谷梁传》、《战国策》等著作。注疏看似很复杂,但疏解的层次结构很清楚,先疏“梁惠王者”,再疏“谥”“号”,再疏“七王僭号”,再疏“吴楚称王”,再疏“大梁之事”,最后疏“《论语》定篇与《孟子》篇名的问题”。层次鲜明,条分缕析,详尽疏解。

(二)因声求义,申明通假;

清代是经学复盛的时代,清儒大多精通语言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孟子正义》则充分汲取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清代人因声求义的方法主要是破除假借,这一点在《孟子正义》中有明显的体现,如《孟子·梁惠王下》中,赵岐对“方命虐民”的“方”解释为“方,犹放也。”焦循则明确指出“方,犹放也,假借字也。”

(三)补充赵注,突破赵注;

焦循对赵注进行疏解,大部分是申述赵注,对赵注进行补充说明,为赵注寻找理由和根据。由于汉距《孟子》成书时代近,而清代距其远,一些古语可能消失在时代变迁之中,而一些人名、地名、史实也不再为人们所广知,焦循对于一些赵岐没有进行注解的内容加以补充说明,补其缺漏。

《孟子》原文中或赵岐的注解中往往会引用一些名言古语,焦循在疏解时往往会指明其出处。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3]P80赵注云:“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对这句话焦疏则直接指出了其出处为《尚书·皋陶谟》文。

《孟子·梁惠王上》中对“深耕易褥”的“褥”的解释,赵注认为“褥”即为“芸苗”之意,焦循则进一步补充到“芸苗之器名褥,因而即称芸苗为褥”。[3]P67则“褥”的本义是名词,这里则引申为动词“芸苗”,这里补充了赵注,申明了本义与引申义。

另一方面,焦循对于赵注中的错误不盲从,突破“疏不破注”的训诂传统。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注】若,顺也。【疏】○正义:“若顺”《尔雅·释言》文。按若,宜同若无罪而就死地之若。若,如此也。谓以如此所为求如此所欲。解为顺,于辞不达。[3]P90

赵注固守成训,释“若”为“顺”,生硬难通,《说文》:“若,择菜也。”引申而有顺义,假借为代词,义同“尔”等,即为“如此”,所以焦疏释为“如此”,文从字顺。

(四)辨析版本,指出异文;

我国流通的古书存在各种版本的问题,版本的优劣与异文的选择,成为焦循在注释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孟子章句》以及注释涉及到的其他古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讹误,焦循《正义》在注释时作了大量的校勘工作,通过对比分析各种版本,择善从之。不妄下断语,而是兼存并录,存疑待考,体现了清代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如:《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注】挺,杖也。【疏】○正义曰:《吕氏春秋·间选篇》云:“锄耰白梃,可以胜人之长铫利兵。”高诱注云:“梃,杖也。”阮氏元《校勘记》云:“闽本经、注并作‘挺。按《音义》云从木,则闽本误也。”[3]P62

焦循通过他书校正赵注版本之误。

《孟子·梁惠王上》: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注】仁者亲亲,义者尊尊。人无行仁而遗弃其亲、行义而忽后其君者。【疏】……○正义曰:《论语》“忽焉在后”,忽之故后之也。监本、毛本作“无行义而忽后其君长”。[3]P43

焦循在这里保留了其他版本赵注的异文,方便读者比较研究。

(五)重视句读,申明义理。

断句是古代注疏的主要内容之一。句读的准确与否,与文本的理解阐释有着最直接的联系。焦循在《孟子正义》中就多次指出和分析不同的“断句”问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意。

如《孟子·梁惠王上》:“无以,则王乎?”【疏】元人《四书辨疑》云:“无以,无以言也。桓文之事,既无以言,则言王道可乎?此以无以二字属上,解以为用,谓桓文之事,儒者不道,无用言之,与赵氏义异。”[3]P79

3、结语

由上可知,在疏解方式上,赵注更多的是从字句的原意着手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注解,而焦疏则更加多样,不仅着眼于字句的原意还运用多种方式对其出处、版本、引申义、读音等做了详细的疏解,对于人物、地名、名物、典章制度等方面作了大量详实的考据。对于赵注在对章句的注解中,两者都比较重视对其深层涵义的挖掘,都不做重复的注疏,疏解顺序也基本一致,赵注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对句旨和章旨的概括,而焦疏则注重联系前后文进行疏解使之相互照应,另外还特别探讨了断句问题。总的来说,从信息量上而言赵简焦详,训释方式上则各有特色。

参考文献:

[1]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0.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223.

[3]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猜你喜欢
训诂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乾嘉学术札记训诂理论研究》评介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从《孟子集注》的释词看朱熹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优化和推进
谈谈《十三经注疏·魏风·伐檀》的训诂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与音韵训诂研究
训诂思维与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