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催化高教情商教育

2016-05-09 13:41梁大伟
青年文学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催化

此论文为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弘扬文学经典与提升高教情商教育水平研究”(项目编号:W2014181),鞍山师范学院教改项目“文学经典与情商教育改革:从‘隐性课程到‘显性课程”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高教情商教育已成为普泛关注的教育问题。优秀的文学作品旨在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奥秘和动态,给人以警醒和启示,而情商教育重在调控人的情绪、心理以形成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因此文学和情商教育可以搭建相得益彰的关系。

关键词:高教情商教育;文学之美;催化

作者简介:梁大伟(1981-),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2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在高校教育体系中,以通识课程为依托,去探索施行情商培养方式,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情商修养,有助于大学生德智体的全方位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情商的内涵和情商教育的现实性

什么是情商?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即“情绪智慧”“情绪智商”,或“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能力。彼得·萨洛维和约翰·梅耶将情绪智力归结为五个主要领域: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人相处都能怡然自得。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渴求建立积极阳光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质、坚韧的意志毅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情商培养的重要内容。所以,情商的价值不可估量。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情商已成为目前学术界十分关注的教育话题。学术界所呈现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加,有关大学生情商培养的理论研究基础已经相对成熟。沈云彩在其论文《高校大学生情商培育机制创新研究》中,从高校教育者的观念、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工程、学生会和社团组织五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大学生情商培养机制。朱保安在《关于高校情商教育的思考》中,主张情商教育文化化,即“情商培育的特点是潜滋暗长地感悟,方法是和风细雨地陶冶。”王治国在《论高校的文学教学与大学生情商培养》中,重点论述了高校文学教学中的情商内涵和文学教学促进情商培养的途径,提出采用情景化教学模式、对话式作品阅读方式来提升大学生情商水平。

2、文学之美催化情商教育

优秀的文学作品旨在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奥秘和动态,给人以警醒和启示,而情商教育重在调控人的情绪、心理以形成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因此文学和情商教育可以搭建相得益彰的关系。

我们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接受文明洗礼的人类之一,从最初杂乱的民族形态到今天统一的民族实体,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适应环境的方式和一种民族心理,在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里弥漫演进、长期沉淀着。文学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既是我们生活的见证,又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经过历史的积淀、时间的冲洗流传下来的文学精品,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鲁迅先生曾把中国的语言文字之美概括为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我国的文学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因而有着与西方文化不同的美的内涵,清新自然、动态传神、含蓄隽永等都是我们文学绽放出的独特的艺术美。文学不仅在短短的方寸间为我们展示了过去的琼楼玉宇,逼真地复制了那生动具体的情景,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群,一种生活的韵味,一片奇妙的风光。所以,我们可以在文学的殿堂里,陶冶着,芬芳着,可以参政历史,接受文化的熏陶,也可以追慕古人,感悟人生,愉悦性情的同时又修身养性。如读陶渊明,一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令人追慕不已。古人以“买田数亩,买泉一眼”来安顿自己的心灵,而今人在得到财富丢失精神之时应该读古人以警醒自己,用文学之美来涵养自己。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和树立一定的人文情怀,而文学经典的终极关注就是人文情怀。当我们读古人的诗词曲赋时,便和古人进行了心灵的沟通,体会圣人的思想境界,接受了熏染,吸取了古人的智慧精华,也反省和观照了自身。情商培养关注的是人的情绪控制、心理导向、健康行为,在这个品读文学经典的过程中,实际上,也达到了情商教育的培养目标。

如读老子“水”的智慧。在老子心中,水有七善。“居善地”,善人居所应如水般顺应自然,善于选择地方。“心善渊”,心胸如水一般静默深远,善于保持沉默。“予善天”,对待人应该像水一样润泽万物,善于效法上天。“言善信”,说话像水一样堵止开流,善于遵守信用。“正善治”,从政如水般净化污秽,善于治理国家。“事善能”,处事如水般随物成形,善于发挥才能。“动善时”,行动如水一样涸溢随时,善于顺随天时。品味老子的“水”的智慧,将老子的人生哲理运用到现代的处世哲学中,必可成就老子水意念的上善。老子“水”的特质,顺应自然规律、心胸宽广静默、待人讲究诚信等,都是情商内涵和培养实践的重要方面。所以,品读了老子的智慧,也提升了自身的精神境界和情商修养。

由此可以看出,解读和弘扬文学作品的经典魅力能够有效地帮助提升人的情商修养,有异曲同工之效。所以,无论是在情商教育的课程中引入和解读文学经典,还是在解读文学经典的课程中延伸情商教育,都会互相催化,相辅相成。

3、弘扬文学经典与情商教育相结合需要注意的事项

3.1解读文学作品须尊重作品、遵循客观原则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又是作家真实心灵的艺术反映。但是文学作品不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简单描述,而是作家对社会表面现实的高屋建瓴式的或隐或现的超越感悟。所以,解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知人论世,还要知人论文,要尊重文本自身,不可穿凿附会,不可为了达到情商教育的目的而随意解读。如,我们在讲解韩非子法家思想时,重在讲述其思想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启示,但是不可偏颇或全盘照搬,必须讲清楚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局限性和时代性。

3.2从教者须具备的多学科知识和综合素养

从教者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学专业知识,又要懂得情商教育的专业知识,还要兼顾心理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因为学生未来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一个人要提升的综合素养也是多方面的,这是当下对人才的一个最重要的要求,所以要求从教者不能拿单一学科知识去讲解情商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训练,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为了“综合性”而牵强结合多学科知识,要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切中学生之所需去讲述。另外,从教者除具备多学科知识外,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行为修养等,学生尊重崇拜的从教者在情商教育上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3情商教育须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情商教育只靠理论指导,也就是只告诉学生“怎么做”远远不够,还需要让学生演练实习“怎么做”,所以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课堂实践训练。如,我们在讲述孔子智慧与说话艺术时,除了讲述孔子先圣流传给我们的说话艺术外,还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模拟训练,如职场招聘时,设定情景,面试者与主考官的问答,主要是回答问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正面演练的同时,其他学生可以旁观纠错。这样既进行了实战训练,又纠错别人反观自己,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总之,弘扬文学经典,可以彰显文学的魅力来催化情商教育,但,如何让文学经典与情商教育结合得恰到好处,还需要从教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

[2]王治国.论高校的文学教学与大学生情商培养[J].许昌学院学报.2014.4.

[3]朱保安.关于高校情商教育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

[4]沈云彩.高校大学生情商培育机制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2013.10.

猜你喜欢
催化
磁性纳米材料在分离及催化中的应用探究
共享经济“催化”汽车出行
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选矿废水实验研究
多酸化学的研究及应用
重视隐性德育关注心灵成长
二氧化氯组合工艺处理PTA工业化废水的研究
碳纳米管在烟火药中的应用
让党群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催化剂
让情境教学催化语文课堂
催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