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狂想曲

2016-05-09 16:32柯卫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3期
关键词:曼哈顿鼓楼城墙

柯卫

凌晨一点,巴黎。一小时前巴黎铁塔的夜景灯光已经停息,那时塔下依偎仰望的恋人们也各自回到了爱巢。塔底的拱顶空间黑幽幽的,像一个哥特教堂。塞纳河面上的两岸倒影轻轻晃动,像躺在摇篮里一般安然。突然,两部警车冲破了这份宁静,平行飞驰在河的两岸,警灯闪烁着在河面上划出两道红线。一瞬间,铁塔想起了这里早已不是中世纪的巴黎,而是经过奥斯曼重新规划的严密机器,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无情的效率和点与点之间最近的距离。

凌晨三点,首尔。这是他最迷惘的一刻,他是城市还是山村?白天的CBD成了夜晚的照明灯;白天笔挺的Armani西装裤在晚上被卷起来灌烧酒。什么是真实的他?过了此刻,他又要戴上职业的面孔,以效率和速度取胜。但是玻璃高楼下的小巷里,依然点点红灯醉意未休。据说烧酒的味道是根据饮酒者的心情而变的,苦时亦苦,甜时更甜。但是在三点,最好的烧酒却淡如清水。

黎明前夕,苏州河。天空泛白之前最黑暗。苏州河水静静地流入黄浦江。外白渡桥不见了,不知道是江上的雾太大,还是见鬼了。或许有流言,经过百年沧桑,她却用美容术遮掩了年龄。

日出,新德里。这个城市的鸟瞰图多么像一张脸。一张共有的脸。一张由千千万万个居民所组成的脸。每一条皱纹,都是多年的努力与坚持。城市的面貌不都是时间+空间的浓缩之面吗?

清晨,旧金山。浓雾从金门桥翻滚而过,像棉被一样覆盖着整个城市。她每天的使命就是提醒旧金山她是一个白色的城市。

九点,马德里 Piazza Mayor 广场。阳光仿佛360度全方位环绕着这个广场,从每一个拱门中穿射而入。照亮了地上的每一块砖。于是广场像重新苏醒的心脏一样跳动起来,又把能量从每一个门洞传输出去,抵达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个高原上疲惫的文明便重新焕发出活力。

正午,Lucca,意大利下不了决心的人们,都来到了Lucca。在这里最好的建筑既不在城墙内,也不在城墙外。而是在城墙之上。每家的客厅朝向城外,卧室朝向城内。永远也说不清,这城墙究竟防护的是城外还是城内。

午后,Seville,西班牙大雨过后,马路上散落着被风雨打落的小桔子。很多桔子滚到了人行道旁的水沟里,随着水流的方向快乐地奔跑着。在拐角处它们呼的一下都不见了。

睡醒了的黄昏,罗马。Trevi Fountain的泉水涌流不止,涌出了大理石的护栏,渐渐地淹没了周遭所有的街道。里面的各国硬币随着泉水涌了出来,几百年前的已经生了锈、刚铸成的亮晶晶,它们争先恐后,一涌而出。它们顺着街道的方向,涌向城市的各个角落。

日落,纽约。曼哈顿的夕阳映照在时代大厦的立面上,把她银色的皮肤照得彤红。在曼哈顿所有的高楼里,她不是最婀娜的,也不是最高贵的,但她是最谦逊的,她的外表永远反映着那一刻城市的颜色。与其说她亭亭玉立,不如说是柔化了曼哈顿刚硬的表情。

月升,西贡。成千上万的双人电动车、机动车、摩托车、自行车像热带鱼群一样,自由又有秩序地浮游于街道上,每一辆车头上都点着昏暗的灯。偶尔的汽车缓慢笨拙得像喝 醉了的海豚。市中心的老歌剧院,金碧辉煌的漆皮下已是腐木,但还是像一个中年的巴黎女人,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傲气和自认的时尚。她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城市在她身边改变了:恋爱的男女不再并排坐在歌剧院里,悄悄握着手;他们是一前一后在机动车上拥抱着,川流过城市与记忆……

深夜,北京。中轴线上,鼓楼与钟楼之间的小广场。街边烧烤的桌凳懒散地靠在鼓楼红墙边,拿着啤酒抱着吉他的外国小青年们也不见了。月光下,鼓楼在广场上投下幽暗的影子。钟楼的瞳孔漆黑深邃,望着两楼之间的150米,那是一万年的距离。150米和一万年,是他们俩的默契:相依相视,永不合,永不离……

编辑后序:美国物理学家利用物理原则分析了全球的几百个城市,以及城市的发展过程,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城市是人类最大的发明,特别是大城市,给予了人类超越自然万物成长规律的能力。 他得出的公式是:每当城市扩大一倍,它所包容的一切,金融,文化,物流,教育,交通,犯罪率,都会更大倍数地增加。 如果人有能力造就城市,那么城市则有能力把人造就成“超人”。

在城市,一切皆有可能。

猜你喜欢
曼哈顿鼓楼城墙
对标“曼哈顿”,叫板珠江新城!广州海珠湾凭什么?
鼓楼颂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残破的城墙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侗寨鼓楼传歌声
南京鼓楼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城墙的春天
曼哈顿中国城失火一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