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经济新闻怎样找到“平衡感”
——兼论对经济新闻专业性的理解和把握

2016-05-10 12:11周咏南
中国记者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闻性浙江日报平衡感

□ 文/周咏南 邓 崴

党报经济新闻怎样找到“平衡感”
——兼论对经济新闻专业性的理解和把握

□ 文/周咏南 邓 崴

党报经济新闻该如何理解专业性?该如何体现专业性?如何将专业性和工作上的指导性、传播上的大众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经济报道的专业水平?作者认为,应该注意处理好专业性与政治性;专业性与新闻性;专业性与可读性的三对关系。

党报 经济新闻 专业性 认识 实践

在新闻实践中,经济新闻常常面临“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的尴尬——一头是有人抱怨“太专业”,一头是有人觉得“不够专业”,要写出一条内行外行都满意的经济新闻,并不容易。作为党报的经济新闻来说,解决“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问题的迫切性比经济专业类媒体更甚——作为综合性大众媒体,报道不能拒普通人于千里之外,让人“看不懂”;同时,作为党委机关报,如果报道让从事实际工作的内行“不愿看”,又如何发挥指导工作的作用?

对党报经济新闻来说,更有事关舆论导向的考量。“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在一些专业报刊上可以传播的客观经济现象、一些从纯专业角度言之有理的观点,未必都适合在党报上报道。党报的经济新闻,其导向要求是一条不可偏离的红线。

党报经济新闻该如何理解专业性?该如何体现专业性?如何将专业性和工作上的指导性、传播上的大众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经济报道的专业水平?我们认为,应该注意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专业性和政治性的关系:逻辑上一致,本质上统一

经济新闻的专业性体现的是经济逻辑,政治性体现的是政治逻辑。党报自身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所刊载的所有经济新闻,没有超然于政治之上的,没有可以不问导向的。党报的经济报道和政治报道、社会报道等各类报道一样,都必须讲导向、讲政治,哪怕是一条单纯的经济信息,一旦刊载于党报,至少被赋予了“这是一条值得刊登、值得关注的信息”的导向意味。

权威人士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本质上是预期管理。”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对市场预期引导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引导预期首先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党委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引导预期不等于只讲成绩、回避问题。要提高舆论引导的可信度,对经济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地从专业的层面开展讨论,在各抒己见、平等交流中凝聚共识、稳定预期。

应当看到,党报经济新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报道对象,这决定了其专业性和政治性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离开了政治性,党报经济新闻的专业性就是无本之木;离开了专业性,党报经济新闻的政治性就是空头政治。

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不仅有很强的政治性,也包含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新知识、新经验、新信息、新要求”。对这些,新闻工作者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通过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系统认真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素养,掌握其立场、思维和方法,学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诠释、分析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发展实践。

近年来,针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新问题、新矛盾,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了以五水共治、浙商回归、三改一拆、四换三名、一打三整治、市场主体升级、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七大万亿产业、特色小镇等为主要内容的“转型升级组合拳”,对破解经济发展中的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显著作用。这套组合拳,是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八八战略”这一总纲和浙江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现实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浙江的具体实践。作为省委机关报,《浙江日报》在组织相关重大主题报道时,强调用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来全面反映、深入阐释浙江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而进行的探索实践,既凸显了思想高度,又体现了浙江特色。

党报经济新闻在用经济专业框架去分析发展现实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援引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公式、原理作为观察、解释当代中国经济现象的“万能钥匙”。

以当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道为例,中央在提出这个概念后,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但一些媒体在解读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用西方国家的“供给学派”的理论来进行诠释,拿今天的中国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简单类比,这就导致了误判和误导。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面临滞胀,“供给学派”应运而生,主张以供给管理取代需求管理,实行降低税收、放松管制、减少福利等政策。而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时所指出的:“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显然,这和西方国家“供给学派”讲的不是一回事。

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浙江日报》当年11月16日开始,就陆续组织刊登了《供给改革,浙商新路径》《发力消费供给端》(11月17日),《加快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1月20日),《供给侧改革,点中要穴》(11月23日),《有效投资,供给侧改革的开山斧》《以生产性服务业助推供给升级》(11月24日)等评论和报道,对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以及浙江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针对一些人的认识误区,2015年12月31日刊登了《发力供给侧要避免四个误区》,旗帜鲜明指出,发力供给侧改革要防止四大误区: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刺激供给、将供给侧与需求侧对立起来认为需求管理已经失效、没有看到供给侧改革可能会伴随痛苦的结构调整以及用西方供给学派的观点来理解中国的供给侧改革。这篇评论在新闻媒体中较早地划清了西方供给学派和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界限,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二、专业性和新闻性的关系:服从于新闻性,服务于新闻性

□ 正常跑 新华社/发 商海春/作

经济新闻不同于工作总结,也不是学术论文。它不需要完整反映某项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一般也不要求对经济专业问题进行深入的专业理论阐述。从受众角度来说,他们对经济新闻的第一功能诉求是新闻性。对经济新闻来说,在专业性与新闻性这对矛盾中,新闻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具备专业性的未必具有新闻性,专业性要服从于新闻性、服务于新闻性。同时,新闻性也不能脱离专业性而存在,否则就称不上是经济新闻,高水平的经济新闻更离不开相当水准的专业性来作为报道思想和品质的支撑。

刊载于大众媒体的经济新闻,要在专业性和新闻性之间求得适当的平衡,用专业性去提升新闻性,实现专业性和新闻性的统一。记者在选择经济新闻的报道题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新闻性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件事情本身是否足够重要,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能否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在确定具备一定新闻性之后,再考虑如何借助专业的认知框架、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客观反映、深入解读,以达到正确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目的。

《浙江日报》近年来开设了一个经济评论栏目“浙富论”,专门针对浙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大家关心的经济热点问题评点分析、建言献策。在评论对象选择上,坚持把题材的新闻性作为第一条件,坚持用专业性的阐释和分析去充实、丰富新闻性。比如,在浙江经济运行的季报、年报出炉之际,第一时间组织专家作者撰写评论分析文章,从专业角度分析数据代表的意义,更好地挖掘经济数据的新闻价值;在省委省政府重大经济决策出台之前及之后,组织相关人士进行吹风、解读,组织有代表性的经济界人士来反馈看法和实施效果;对一些事关浙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分析……这个栏目开栏以来,刊发评论已有数百篇,得到了省内决策层、经济界以及关心经济的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一些文章还被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作为参阅件批示转发,较好地发挥了党报的“咨政”功能。

党报经济新闻虽然肩负“指导工作”的功能,但不能因此陷入某个行业的专业工作中,而是要从对个别行业的深入调研中总结出对面上经济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道理来,这才是专业性和新闻性的统一。2013年,《浙江日报》记者到舟山调研身处困境的船舶产业。当地有关部门开始建议记者不要来了,因为“行业不景气,没什么好报的”。但经过深入采访,记者从一位船厂老总的一句话“我们造船人向来是苦日子长好日子短”中得到启发,提出了一个超越造船业本身、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市场经济有其枯荣周期是客观规律,作为企业重要的是如何穿越市场周期、为下一次高峰的到来做好准备。围绕这一主题,记者采写了《穿越峰谷向大洋——来自舟山造船业的调查》。因其揭示的主题对经济下行中各行各业的企业具有普遍借鉴意义,这篇报道后来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三、专业性和可读性的关系:话题接地气,内容故事化

经济新闻欲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必须把专业性和可读性很好地统一起来。对面向大众的党报经济新闻来说,专业性要通过可读性来实现。党报经济新闻在提升自己专业性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运用过多的经济术语、概念、数据来体现自己的专业性,还是要多讲大白话。这和一些专业财经报刊的要求不一样,财经报刊主要面向经济专业人士,其报道题材、话语方式和文风并不一定都适用于党报。

党报经济新闻要发挥好引导舆论的功能,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报道题材具象化、生活化、故事化。

对抽象的观点、枯燥的数据,应当努力将其和受众熟悉的日常事物、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比如农产品安全问题,仅仅报道农产品抽检合格率高是远远不够的,要有针对性地回答人们生活中的疑问。《浙江日报》曾策划了一组题为“舌尖上的真相”的报道,如《现在的大米为何不生虫》《番茄为何没过去好吃了》《黄鳝是如何长成的》《自己种菜就一定安全吗》《豆芽,想吃却不敢买?》等从专业角度科学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农产品安全问题,话题接地气,内容也可读,纾解了百姓对农产品安全的焦虑。农业部门的同志告诉我们,很多专家现在都不愿意在媒体谈论农产品安全问题,因为被一些记者一知半解甚至断章取义的报道弄怕了,但欢迎这样有专业精神、专业水准的记者来采访。

2015年3月,一条关于国人到日本抢购马桶盖的微信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当时虽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提法尚未见诸中央文件,但《浙江日报》敏锐意识到了这一文章走红背后所戳中的中国经济“痛点”——小小一只“马桶盖”,引发人们对中国产品增加有效供给的呼唤。由此联想到,面对消费升级的新态势,“浙江制造”的差距在哪里?如何加快迈向中高端?为此策划一组“迈向中高端”主题报道,包括“华交会上看浙江制造”“寻找浙江好产品”等子系列,从人们身边的毛巾、保温杯、剪刀、油烟机等这些“浙江制造”的“代表作”入手,将适应需求端新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大道理诠释得形象生动,不但受到有关部门、经济界人士的好评,也收获了普通读者的纷纷点赞。

对大家关心的新闻热点、事件,要深入挖掘新闻当事人背后的故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经济新闻应当有故事,新闻媒体应当讲好这些故事。以讲故事为特色的“华尔街日报体”正是发源于以经济报道见长的《华尔街日报》,党报更要讲好改革与发展中的“中国故事”。

浙江经济的活力在于有千千万万富有创业创新精神的浙商,《浙江日报》一直把浙商群体当作经济报道的重要对象,近年来开设了聚焦新一代年轻浙商的“新常态・新生代”栏目,聚焦“千人计划”海归人才的“他从海上来”栏目,聚焦讲诚信、重责任浙商的“最美浙江人・浙商好故事”栏目……这一个个可读性强的人物故事,犹如一朵朵浪花,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创业创新、转型升级的钱江大潮。

(作者分别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浙江日报》经济新闻部主任)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新闻性浙江日报平衡感
以木为媒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平衡感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内容+”,为主流媒体赋能——浙江日报改版的实践与思考
打造舆论监督“升级版”——从浙江日报《一线调查》说起
重大主题报道的可视化探索——以浙江日报的实践为例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增强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的基本路径
要切实提高图片新闻的新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