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中心项目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2016-05-11 07:24张其松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现代建筑电气 2016年3期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智能建筑

张其松[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会展中心项目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张其松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张其松(1982—),男,工程师,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工作。

摘要:结合长沙某会展中心项目,重点介绍了安全防范系统、公共广播与应急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发布与多媒体显示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中央集成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系统的功能、特点及系统框架,可为建造智能型会展建筑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会展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央集成管理系统;智能建筑

0 引言

会展中心是典型的具有商业性质的建筑物。为适应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的需要,需运用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楼宇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综合布线技术,加强会展中心的智能化建设,这是促进会展中心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会展中心服务和管理层次的关键。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是智能建筑系统化建设的首要环节,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长沙某会展中心项目,从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扩展性等角度介绍了会展中心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1 工程概况

1.1土建概况

长沙某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43.3万m2,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0.1万m2,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3.2万m2,集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商务中心、购物中心、娱乐中心和接待中心于一体,主要包含会展、会议及相应配套设施。会展中心呈方形布局,共12个展馆、2个登陆厅,采用单元重复式方案,其整体布局如图1所示。

图1 会展中心整体布局

1.2智能化系统机房设置

智能化机房设置采用一个总控中心、多个分控中心的布局模式。在登陆厅D1设置园区综合控制指挥中心,各展馆建筑及登陆厅D2设置分控中心;在北地下室设置园区数据网络机房,各单体设置汇聚机房;园区总机房既管理、运行所在区域智能化系统,也管理整个建筑群的智能化系统;各区域分机房仅负责运行、管理和监控本区域内的各智能化系统,并向总机房上传数据。

2 智能化系统设计

根据展览建筑的需求,该项目智能化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安全防范系统(含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巡更、入侵报警等子系统)、人流统计系统、公共广播与应急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发布与多媒体显示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中央集成管理系统等。

2.1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采用集成式管理系统,配置多媒体综合集成管理平台,设有110专用报警电话且与城市公安进线联网,由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各安全防范子系统间需横向联动,建立安保集成平台。同时,安保集成平台负责实现与火灾报警系统、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和一卡通系统、展厅人流统计系统(超流量报警)在相关区域及大楼整体的联动控制。

根据展馆建筑在投入使用后所举办展览的类型、规模、展台布置、观展人员在展厅内行进路线规划的不同,对安防系统相应的点位布置/数量、系统规模/架构、各子系统内部及子系统间的联动模式/逻辑会有不同要求。综合安防系统的架构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安全防范系统既可避免因系统预留容量过大而导致的初期设备采购成本过高,又可在日后需要时扩容,实现无缝集成。

图2 综合安防系统的架构

2.2人流统计系统

各展馆主要的出入口处摄像机采集本地现场视频,检票闸机的签到验票数据分别上传至人流量服务器,进行自动的人流量统计和分析,然后自动将数据输出至管理平台,为会展中心管理部门提供各相关区域准确的人流量统计数据。

实时监测统计进入的人流,获取每日/某时段进入的人流总量,结合相应的数据,计算各展馆可进入的人数;通过比对进入及离开通道的人数,准确计算任何时段指定区域内的饱和量。

实时监测主要通道和汇聚部位的人流流动方向,适时调整引导标志,合理分配人流流向,实现人流数据信息的图表化。

2.3公共广播和应急广播系统

根据会展中心的功能需求,在展厅、公共区域、餐饮、休息厅等处设置背景音乐,在会议厅等特殊场所设置独立的音响系统,用于自身的播音及演讲等需求。公共广播担负着日常的背景音乐广播、寻人广播、业务广播和消防广播等重要功能,在消防时兼消防紧急广播功能。广播主机与火灾报警主机间应通过通信接口或干接点信号联网,火灾预报警时自动播放预先录制的紧急疏散广播或通过麦克风广播疏散指令。

公共及应急广播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系统采用网络传输的方式,信源及控制管理设备位于登陆厅D1综合指挥中心内。采用分布式设计,音频输出单元与功率放大器位于园区各单体内就近连接对应的扬声器,以利于降低线损。网络型音频处理主机在数字广播系统中是控制与处理的核心设备,可以实现实时的热备份功能,备份机和多台主工作机同时在网络上工作,备份机通过网络与多台主机之间进行通信,当发现备份机和某台工作主机彼此的端口出错或失去联系时,备份机就会自动上传并编译相应的程序,代替主机进行工作,做到实时的热备份。

图3 公共及应急广播系统架构

2.4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双绞线和光缆来综合传输信息,支持计算机通信和电话通信,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组成。综合布线系统架构如图4所示。

图4 综合布线系统架构

会展中心的功能定位对数据通信有较高的要求,布线系统采用六类线系统,部分区域要求光纤到桌面。展厅内部按每4个标准展位(3 m×3 m)设置1个外网数据信息插座、1个外网语音信息插座、1个设备网信息插座(预留后期智能设备联网接入用)进行设计,其他部分按需要在各功能用房、管理用房、办公室等处分别设置内网语音数据信息插座。

垂直干线按每48个信息插座配6芯光纤设计,适用于计算机网络;电话选用对绞电缆,按信息插座所需的25%配置垂直干线电缆,并考虑适当的备用量。

2.5通信网络系统

运营商引来的外线电话及数据光缆,由园区北侧市政道路埋地进入设在北地下室的数据网络机房。运营商采用光缆+铜缆的方式接入,通信系统的布线需求由综合布线系统实现。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为内、外网系统,物理上隔离。

(1)展位外网接入。各展厅内提供展位接入服务的外网语音、数据网络,拟由运营商建设,与业主方自用的办公及运维管理网络隔离。

(2)内部数据网络分类。

①业务网采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拓扑结构。核心交换机考虑采用两台万兆核心交换机,采用全冗余配置(引擎、电源、风扇等);两台核心交换机提供万兆带宽互联,并运用虚拟网关备份(VRRP)等,提供一个双机冗余核心,当一台核心交换机失效时,另一台不会受影响,整个会展中心的办公网络正常运行。

②设备网通信顺畅对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包括安防、楼控、人流统计、能源计量等系统。设备网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千兆主干方式。

2.6信息发布与多媒体显示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实时地将通知、紧急状况、公共信息等传达到各个终端布置区域,有效提升信息传达质量和速度。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后台统一、远程、分级的管理,节约信息内容的制作、更改和发布的时间,有效提高会展中心内部的信息发布管理效率。

不同地点和位置的屏幕具有不同需求的信息发布需求。如登陆厅及等候区播放会展宣传文字、图片及视频、楼层分布图等;电梯厅/电梯轿厢播放展位介绍信息、展会文化宣传信息、公告及通知等;会议室内/外可以播放会议室会议相关信息。信息发布系统架构如图5所示。

图5 信息发布系统架构

系统支持灵活的节目编排与时间计划,支持文字、滚动条、视频内容的紧急插播,可将特定的节目插入到正在播放的节目中,特别是一些紧急状况下,如临时性或紧急的通知、火灾报警等。另外,系统可以与OA系统、一卡通系统进行对接,方便从其他信息系统实时获取信息,并发布到屏幕,或将信息发布平台纳入其他系统中,实现统一管理。

2.7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进行实时自动监测、控制和管理,采用分散的计算机DDC就地实施监控,同时设中央管理计算机,管理中心设于登陆厅D1的园区综合控制指挥中心内。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架构如图6所示。

图6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架构

该系统设计包含以下内容:

(1)对温度、湿度、流量、液位、电能、照度、有害气体浓度等物理量实行过程控制。

(2)采用局域通信网络技术为基本模型,具有分布式计算机监控与管理功能。

(3)对于电制冷冷水机组、直燃式空调机组、换热机组及电梯等大型机电设施,采用二级组网方式集成入BA系统。基于专业性与安全性的考量,BA系统一般采用只监不控的方式与此类设备进行集成。

该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实现与消防报警系统、保安系统及其他智能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功能,并能够提供用于集成的数据接口。

2.8中央集成管理系统

中央集成管理系统采用面向服务和Web技术的集成方式,即管理层、通信层、现场控制总线层三层集成模式。中央集成管理系统架构如图7所示。

图7 中央集成管理系统架构

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容错性、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其基本功能如下:①集成智能化子系统到统一的网络上;②集成的智能化子系统都可以通过统一的计算机控制平台进行操作;③集成的智能化子系统都可以共享数据库,相互交换信息;④集成的智能化子系统及其他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平台来监控。

3 结语

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展览建筑的技术数据及智能化系统,并结合生产厂商提供的新技术、新产品,对长沙某会展中心的智能化系统进行了阐述,重点突出智能化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共享化设计理念,可为类似智能化展览建筑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S].

[2]会展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333—2014[S].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S].

[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348—2004[S].

[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GB/T 50311—2007 [S].

Design of Intelligent System i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Project

ZHANG Qisong
[Tongji University Architectural Design(Group)Co.,Ltd.,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Combining by a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project in Changsha as an example,the functions,characteristics and system framework of intelligent system in convetion and exhibition building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by security system,broadcasting system,generic cabling system,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information publishing and display system,central integrated system,etc.It offers a better solu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exhibition building.

Key words: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central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intelligent building

收稿日期:2015-11-25

DOI:10.16618/j.cnki.1674-8417.2016.03.002

中图分类号:TU 8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8417(2016)03-0006-05

猜你喜欢
智能化系统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设计
基于OPC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研究
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研究与实践
基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分析
浅析火电厂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及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