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五大内生动力建设和谐绿色都匀

2016-05-12 10:01吴丹
当代贵州 2016年11期
关键词:都匀发展

吴丹

“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都匀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稳中有进的发展导向,坚定迎难而上的发展信心,实行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规模与速度双增的跨越发展。

过去五年,都匀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年均增速16.4%,总量和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0.3%,实现了规模与速度的双增;以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县级综合试点为契机,逐渐“做强城市、做大乡镇、做美农村”,荣获“全球绿色城市”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西部第三的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森林覆盖率达58%以上,空气优良率达到97.5%以上,荣获“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都匀发展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全市上下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的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黔南州委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和“一圈两翼”三大战略,不断加快“做强城市、做大乡镇、做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步伐。

运用创新理念

实现出路突破

创新是灵魂,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十三五”期间,是都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以大数据为主导的新型电子信息业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这五年,都匀将在《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引导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优化工业结构和发展布局,强化工业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在贵州大数据事业取得突破性成绩的大环境下,提升自主创新和产业配套能力,鼓励传统产业利用先进工艺技术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加快落后产品、设备淘汰进度,促进节能产品、设备的应用推广。

同时,加速发展大数据新兴产业,科学制定都匀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大数据产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惠政策;统筹抓好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以“云上都匀”建设为抓手,建设以智慧政务、智慧园区、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城管等为主要业务的智慧城市,建设都匀大数据中心,加快大数据的价值分析和市场应用,挖掘大数据的商业价值、管理价值和社会价值。

运用协调理念

实现城乡一体

协调是关键,协调得好不好,决定着发展的成败。都匀作为黔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一圈两翼”中的“一圈”龙头,要实现“转”与“赶”的任务,要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就必须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特色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和农村双翼齐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十三五”时期,都匀要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短板和关键都在农村。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的青山秀水早已闻名全国,我们要全力挖掘农村旅游资源潜力,把全市农村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必须注重加强对传统村落和特色村庄的保护、包装和开发,实施美丽乡村“百村大战”和百乡千村“小康示范工程”,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此外,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大挑战,要将之作为谋事、干事的出发点,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机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上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运用绿色理念

实现生态美化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绿色是根本,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作为全球绿色城市的都匀,山水是特色、绿色是本色。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都匀人的追求。

开展绿色都匀行动计划,必须打造“公园城市”,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成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表率。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保护好日趋珍稀的“绿水青山”,实现空气优良率9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主要水体水质在Ⅲ类以上。

“十三五”是建设生态都匀的五年。都匀将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以毛尖茶为主的绿色生态农业,将“理、敬、清、和”的茶道精神与绿色生态理念相结合,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早已享誉全球,接下来要充分考虑山地特性和生态优势,科学划分功能发展聚集区,宜茶则茶、宜菜则菜、宜药则药、宜果则果、宜畜则畜,形成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新局面,坚持走茶产业规模化、高效化发展之路,全力让“山水桥城·国茶之都”的品牌打出去、亮起来。

运用开放理念

实现区域联动

开放强调的是出山出海,解决的是内外联动。目前,都匀紧扣国家、省、州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黔中经济区、黔中城镇群和“一圈两翼”等战略机遇,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引资引技引智并重、引进来走出去联动,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解放思想,搭建开放平台,扩大招商引资,引进先进生产要素,增强发展动力,扩宽发展空间。

开放是基础,今后五年,都匀将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立足点,以大数据为支撑,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把都匀建成西南地区连接“一带一路”的商贸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商贸中心,配套建设多个专业性的物流配送中心,加快构建市域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链支撑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主动对接都匀经济开发区、贵定昌明、福泉马场坪、独山经济开发区,协力推进“泛都匀”建设,促进区域间产业互补、产城融合、区域联动,并争取与粤、桂、渝等地沿线的物流配送中心连成一体,把都匀建成丝绸之路暨广货北上西南分拨中心和连接“一带一路”的贵广物流大通道。

开放都匀,要放眼世界。加大物流招商力度是开放的重要环节,我们将瞄准京东、林安、传化等世界100强、国内5A级物流企业,招商引进一批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和项目落户都匀;推动多网多流整合,大力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的整合,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融合。

运用共享理念

实现民生普惠

共享的核心是“人民”。建设共享都匀,要始终坚持为民导向,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共享发展作为第一工作导向、政策取向,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目标,深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

都匀将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鼓励混合制办学模式,构建起覆盖全市、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的教育体系,将都匀打造成贵州南部文化教育中心,成为黔南教育的领头羊。要树立办“大教育”的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凸显都匀市在全州的龙头作用和州府所在地文化中心的地位;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管理机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药品采购、收入分配、医保制度改革,推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普遍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改革;大力推进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进一步富足“大多数”、提升“平均数”、兜住“极少数”,让全市人民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站在历史新起点上,任重而道远。都匀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弯道取直、后发赶超,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建成贵州南部创新型绿色生态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创新创造、拼搏奋进。(作者系黔南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都匀发展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雪芽芳香都匀生“三绿一红”第一名
都匀 向春节返乡人员送温暖
区域发展篇
绘就“大都匀”画卷
图说共享发展
都匀市老干部心系都匀的旅游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