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练基:用生命谱写扶贫之歌

2016-05-12 10:01王远白
当代贵州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大方县

王远白

彭练基是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他以攻城拔寨的勇气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书写在推动全面小康的路上。

今年2月24日,大方县下了一场雪。大方县最高峰——海拔2235米的龙昌坪,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绿塘乡位于龙昌坪下。这里是彭练基生前履职的最后一个地方。

“听说有记者来了解彭练基书记生前事迹,我就冒雪赶来了。”与其他村寨村干部和乡亲一样,绿塘乡营盘村64岁的老支书余明祥早早就赶到了乡里。大伙深情地讲述着彭练基生前事迹,话语间饱含对这位已故乡党委书记的依依不舍……

2014年6月28日,星期六。大方县绿塘乡党委书记彭练基没有选择休息,他打通了长石镇政府办公室电话,准备去那里参观学习生态移民搬迁示范建设工作。中午1点10分,行至东关乡白泥村时,彭练基感到胸闷,几近窒息。他赶忙叫司机调头赶回县医院,经检查是急性肺穿孔,随即被送往市医院进行抢救。6月29日凌晨4点35分,经全力抢救无效,彭练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生命定格在年轻的46岁……

2015年12月25日,贵州省委组织部追授彭练基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打通山路 村民致富

绿塘乡属于省级一类贫困乡,全乡有18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4900余人。这里交通闭塞、工作条件艰苦、同步小康任务艰巨。2013年11月,彭练基接受组织安排,担任绿塘乡党委书记。

“原来的泥巴路,雨天就泥泞不堪。彭练基书记一来就争取资金给我们修路,路还没修好,人却走了。”营盘村老支书余明祥一脸伤感地说。

营盘村山高坡陡,原先交通闭塞,仅靠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连接外界,群众生产生活物资全靠人背马驮。曾经,当地人这样描述出行——“搂着高裤脚,穿着桶桶鞋,泥巴裹齐屁股。”

彭练基到绿塘乡上任不久,就前往营盘村调研。“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他决定为当地群众修一条从村里到乡里的水泥硬化公路。

协调土地、争取修路资金、督促修路进度、检查公路质量……公路修建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彭练基都认真对待,亲力亲为。2014年10月,一条宽4.5米,长2.2公里的水泥硬化道路竣工。

修好了道路,大大地方便了村民,不少村民购买了车子,修建了新房,村寨面貌焕然一新。对于未来,村民们信心满满,大家开始发展猕猴桃、马铃薯种植等产业,“日子会越过越好!”余明祥说。

这仅是彭练基为绿塘乡改善交通的一例。大方县是“奢香故里”,明朝初期彝族杰出的女政治家奢香夫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辟九驿影响至今。深知“要致富先修路”之道理的彭练基,充分发扬奢香夫人的精神,对改善交通尤为重视。

为了方便绿塘乡和文阁乡百姓出行和生产生活,他带领干部群众修通了绿塘乡营盘村至文阁乡中寨村的公路。这条公路的修通,绿塘乡到毕节市区的路程缩短了14公里,打通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肠梗阻”,使得绿塘乡和文阁乡的4个村16000多人受益。

改变了贫困面貌的绿塘乡百姓,没有忘记彭练基,大家传颂着彭练基的故事。为了纪念这位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营盘村村民把通村水泥硬化路命名为“练基路”。

为官“三任” 造福“三方”

彭练基当过兵,先后在大方县小屯乡、东关乡、兴隆乡、黄泥塘镇从事警察工作,从警时间长达21年。

2004年,36岁的彭练基走上了黄泥塘派出所所长的岗位。那时候,这一带治安较为混乱,上任伊始,他决定重拳惩凶、保百姓平安,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2005年春节前夕,彭练基闻讯,犯有命案的黄泥塘镇寨拱村的武某悄悄回老家过年。彭练基带领民警先将其房屋围住,武某发觉无路可走,直接从阳台跳下田里逃跑。彭练基纵身跳进冰冷刺骨的水田里与歹徒扭打,与同事一道将歹徒制服绳之以法。

黄泥村有个陈姓妇女,丈夫早逝,靠自己一人骑三轮车维持她和三个孩子的生活。2006年6月的一天,三轮车翻下10多米高坎。接警后,民警们立刻赶往现场。因陈姓妇女被诊断胸腔出血严重,彭练基将身上的1000元现金拿出,民警和巡防队员也纷纷解囊,共凑了2500元,把她送到县城医院及时医治……

彭练基重拳惩凶、真情为民,迎来群众口碑,也赢来“金杯银杯”:他所在的黄泥塘派出所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优秀派出所、全国整治火灾隐患先进派出所;彭练基个人也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派出所长”、全国整治火灾隐患先进个人等。

2011年11月,彭练基提任猫场镇镇长。猫场镇是三县接壤的集镇,流动人口占全镇人口1/3,信访矛盾累积成患,干群关系僵硬。

为了摸清情况,彭炼基不停地走访村寨和群众家庭。结合镇内矛盾触点多、燃点低的高风险实际,彭炼基以逐户做工作、逐步化矛盾的个案消化方式,成功化解342件积案,并争取1200万元资金,解决了两批次121户的地质灾害安置。

在不断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彭练基与党政班子制定了“平安立镇、产业护镇、城镇带镇、旅游活镇、工业旺镇、党建推镇”的发展规划。两年中,猫场镇争取各类资金700多万元,集镇建设焕然一新,5条通村路实现油化和硬化,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展开。产业发展上,组建了27个专业合作社,打造了1.8万亩茶叶基地、1.2万亩经果林基地、2.2万亩中药材基地。

2013年11月,彭练基赴任绿塘乡党委书记。上任伊始,他就为绿塘乡绘制了“稳定安乡、项目带乡、矿业强乡、生态立乡、城镇亮乡、产业富乡”的蓝图。

彭练基在绿塘履职短短8个月时间里,为这个乡争取到扶贫、基础设施等项目资金1500多万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5个、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工程172户。在彭练基的带领下,全乡推广杂交玉米种植、脱毒马铃薯种植12000亩,核桃、漆树等经果林种植18000亩,中药材种植1800亩……8个月后,积劳成疾的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清正廉洁 从不谋私

“如果他听我劝,及时去治病,就不会早逝。”现在,时隔彭练基去世已有一年多时间,但回忆起自己的丈夫,彭练基的妻子刘丽娟依然泣不成声。

早在2006年,因为感觉身体不适,彭练基去医院检查,查出有肾炎、胃炎。在县中医院和省医住院一个月,未等病痊愈,他又搬着药罐罐回到单位上班了。

2013年,彭练基曾因病破天荒请了一个月的假,但没等假期满他就回去上班了。之后一段时间,彭练基感觉胸口痛,妻子认为是他的老病又在加重,劝他去医院住院,忙于工作的他还是说“过段时间再说”。

在25年的工作时间里,大公无私的彭练基亏待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家人。“1990年结婚,我在老家,他在别的乡镇工作,聚少离多。”妻子刘丽娟哭着说。

2010年,儿子彭雪冬在贵阳读高三,踢足球摔断了腿。忙于工作的彭练基,抽不出时间去贵阳看望儿子。

但是,他常常为别人的事情“着急”。

“同学朋友中,不管哪家有大务小事,他都挺身而出,乐于帮忙……”与彭练基相处了20多年的高中同学李定军说,2012年8月,一个高中同学的孩子考上大学,由于经济条件不好,为学费发愁。彭练基得知情况后,当即组织高中同学筹集学费,圆了孩子的大学梦。

他杜绝以权谋私。同样是2012年,自己的孩子彭雪冬也考上了大学。妻子刘丽娟找他商量说,除了结婚,20多年家里没办过酒席,吃酒送出去的钱太多,办个状元酒收点回来。彭练基坚决不同意,他开导家人:“我是党员干部,整治‘滥办酒席,我不带头谁带头!”亲朋悄悄送来的礼金,他知道后硬是让妻子送还了回去。

大方县委书记张瀚时说:“彭练基是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他以攻城拔寨的勇气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书写在了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路上。”

猜你喜欢
大方县
白布河畔苍鹭飞
大方县皱椒种植技术探讨
夏日荷景
大方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方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贵州民族地区企业扶贫模式运行机制研究
大方县兴隆苗族乡大沟村同步小康对口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基于USLE模型的大方县1990—2015年土壤侵蚀变化分析
大方县天麻栽培田间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