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贵州

2016-05-12 10:01刘毓麟
当代贵州 2016年11期
关键词:红六军团红二黎平

刘毓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先后转战贵州,贵州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福地”。

在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先后转战贵州,贵州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福地”,一连串重要的空间节点,在这里上演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瑰丽神奇的活剧,书写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伟大篇章。

红六军团西征过贵州。1934年7月,为调动和牵制敌人,减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根据地的压力,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先后决定派遣两支部队北上和西进。红六军团作为中央主力红军战略先遣队奉命西征,拉开了长征的序幕。遵照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电令,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9000多人告别湘赣革命根据地,突围西征;9月20日,进入贵州黎平县境;10月7日,红军途经石阡时在困牛山与桂敌发生遭遇战,陷入国民党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的包围之中,最终受伤的百余战士在此跳崖牺牲;10月24日,在印江木黄与红三军(即后来的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在近80天的西征历程中,红六军团连续行军作战,跨越敌境5000多公里,战胜了湘、粤、桂、黔四省敌军的围追堵截和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交给的战略任务。

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蒋介石察觉到红军转移的路线和意图,调集5倍于红军的重兵,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设置了一个大“口袋”。在这个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中央红军放弃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转移到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开辟新的根据地的建议。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后决定暂时转兵贵州。12月14日红军攻占贵州黎平,并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了当时红军长征战略转折的大政方针。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央红军在贵州活动长达4个多月,途经黎平、遵义、毕节、盘县等40多个县(市、区)。贵州是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11个省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尤其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了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系列重要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中央红军先后取得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战斗、战役的胜利,创下了红军战史上的经典战例,摆脱了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跳出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取得了战略主动权。

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在贵州。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初向贵州石阡、镇远、黄平实行战略转移。红二、红六军团征战贵州3个月,创建了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组建了以当地知名爱国人士周素园为司令的贵州抗日救国军("贵州抗日救国军"也是红军长征途中建立的唯一的省级抗日武装),展开了乌蒙山回旋战,召开了对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具有重大意义的盘县会议。

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贵州各族人民拥护红军、支援红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贵州也成为红军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地域,成为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作者单位: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王远白)

猜你喜欢
红六军团红二黎平
红三军与红六军团转战黔东的革命活动及革命精神
湘西期间红二、六军团军纪的价值探究
湘西少数民族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贡献
论红二、六军团会师南腰界的历史意义
任弼时与红二方面军的创建
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获死刑
长征先遣队西征入黔
记录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高原会》
情妇反水引发街头杀戮,公安厅长的“联保阵营”崩溃了
赵黎平警察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