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趋缓并没有推高失业率

2016-05-14 19:43张军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失业率省份

张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5%的调查失业率和2.4%的通胀率,均处于合理、可控范围。”李克强总理于2013年9月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文章中首次披露了中国的调查失业率。2014年7月,国务院决定适时向社会公布大城市调查失业率数据,但这一决定至今并未实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中国经济近年在不断减速,但国家统计局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定期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总是维持在4.1%左右。这让很多关注和试图理解中国经济的人士感到困惑。

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失业率是基于那些在城市拥有户籍并向政府部门登记并领取救济金的失业人口为依据的,但与发达国家不同,因为中国失业保障和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有太多的人并没有向政府部门登记失业和寻求再就业激励,所以,这个登记失业率虽然是客观的,但却是失真的。正是这个缺陷敦促了政府在2005年决定开展城镇失业调查,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不过,一些经济学家几年前就开始利用人口普查或城市家庭收支调查(UHS)的有限数据来试图估计这些年来的真实失业率了。例如,2010年用UHS中6个省份的数据,推算出2005~2006年的失业率约为10%。在一篇2015年刊载于NBER的论文中,作者利用几乎涵盖全部省份在1988~2009年的UHS数据,估计出2002~2009年的失业率平均约为11%。这是目前为止我看到的最高的失业率了。

由于UHS的数据并不是公开和免费的,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渠道可能获得不同年份和不同省份的数据。我们的研究团队去年有幸获得UHS数据库中4个省份在2005~2012年的数据,还有另外3个省份在2005~2009年的数据。此外,我们还获得了以上7个省份中4个省在2010~2012年的月度数据。尽管样本相当少,但仅有的这些省份颇具代表性,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我们可以对以上城市的失业状况做出测算并由此推算全国的真实失业率。

如果不考虑那些已退休但又找到工作的人群,我们的测算结果显示,2005~2012年中国的城市失业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10.7%逐渐下降至2012年的7%左右,年平均失业率为8.5%左右。有意思的是,虽然我们看到2007年的失业率突然变得更低,但2008年以后失业率总体上依然延续了之前的下降趋势,而这期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GDP增长率的下降趋势已变得明显。在横截面上,我们的数据与官方的登记失业率数据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而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这意味着在截面分析中,登记失业率数据或许可以作为真实失业率的代理变量。

为什么失业率伴随经济增长下行反而下降呢?就业机会的净增长来自何处? UHS为我们提供了失业人群再就业的去向信息以及失业持续时间长短的信息。我们发现,在2005~2012年,尽管服务业的就业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是第二产业和国有部门释放了更少的失业人群,尤其是2009年以后。实际上,制造业和国有企业部门的失业人群的平均失业持续期要比服务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失业人员更长,所以,如果不是第二产业和国有部门释放了更少的失业人群的话,失业率势必要上升。

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刺激计划,大量投资流向了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领域,这使得2008年以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和建筑业仍能维持高速增长,而建筑业显然吸纳了大量低技能的劳动力。事实上,一旦我们按照个人特征分解那些被定义成失业状态的人群,就可以发现,总体失业率水平的下降主要是由低教育组人群失业率的下降导致的。

不仅如此,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被刺激的繁荣还带动了包括钢铁、水泥、玻璃等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相关重化行业的扩张,使得从2005年以后国有部门的就业增长率得以不断加快。

在我们观察到的时间里,中国的真实失业率尽管高于官方的登记失业率,但GDP增长下降的趋势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大幅度推高中国的失业率水平。这一方面是因为服务业的就业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更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和以基建为主的制造业(包括建筑业)释放了太少的失业人群。

情况显然是,当GDP的增长不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时,中国政府就需要极力在政策上维持就业优先,即使这样做会延误那些核心的结构性改革。反过来说,一旦要维持这样的就业稳定,要扭转经济增长的下行趋势也就变得困难了。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失业率省份
16省份上半年GDP超万亿元
22个省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