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村,村庄的村

2016-05-14 09:08王国华
知识窗 2016年1期
关键词:咖啡村庄作家

王国华

有一位作家朋友,发表过多篇小说。有一段时间他在豆瓣上搞了个“7号小说馆:一杯咖啡换您的一个故事”,其实就是请人讲自己的故事,他请讲述者喝一杯咖啡。按我猜测,这位朋友可能是写小说没素材了,听别人讲讲,触发一下灵感,获得一些线索;或者,他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倾听的人。我在媒体工作多年,对这种方式并不陌生。电台和报纸都有”倾诉“栏目,但这种倾诉与倾听是单向的。你说我听,我再转给其他人听,听来听去,跟小说、评书的效果差不多,反正就是听故事,只是身边人的故事更接地气,更易产生共鸣。

不久前,作家朋友又升华形式,这回不用咖啡换了,也不是一对一地交谈了,而是大家围坐在一起,设定一个主题,主持人先讲自己的故事,其他人随时插话、提问;然后别人再讲,倾听者亦可以随时插话、提问。

是否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小时候在农村,每到晚饭时分,大家都端着饭碗来到场院里,张家长李家短地闲聊,饭后也不回家,依然兴致盎然地接着聊。这种交流中有信息,有谣言,有评论,有感慨,就像一锅大杂烩。但离开了这种交流,村庄也就不成其为村庄。有些老人被功成名就的孩子带到大城市里去,很快就待不下去,吵着闹着要回家。他们的生活习惯里除了饮食、起居外,一定包含了这种原始的交流方式。

我1997年大学毕业,同学遍布天南海北。当时长途电话都罕见,办公室里的电话只能打市内,打不了长途,最普遍的沟通方式就是写信。分别那一刻,感觉大家一辈子都难再见面。2000年,网上有了“校友录”,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开办起来,以为这样联系方便了。但过了些日子,发现除了叙叙旧,介绍一下近况,并没多少话可讲,再以后有了论坛、博客、QQ、手机、微博、微信……微信上加了好多人。无论你在何方,都如近在咫尺。

每一次技术更新都让大家惊喜,每一次波澜过后都风平浪静。因为大家并没那么多话可以说。互相加了QQ,90%的好友一年到头都互不搭理,有的甚至忘了名字,忘了什么时候加的——哪来这么个人。微信上的好友,只是向你推销推销化妆品、营养品而已。距离似乎近了,心却没拉近,反而远了。原先眼不见心不烦,现在倒好,大宝天天见,只能拉黑不再见。

能让人凑在一起的,要么是利益联结,要么是价值观认同。大家都在同一个单位工作,要通过QQ和微信布置工作,交流信息,不得不定时说上几句。对某些事物某些政策有相同观点,一拍即合,愿意听他说说,于是一心巴火地找上去。价值观不同,又没利害关系,多近也没用。但这两种情形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流逝,早晚散去。朋友圈换来换去,相比以前反而更不稳定了。

信息的畅通的确让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子,所谓地球村。但从现实看,也只是多了几种选择,人的实际交际圈并没有扩大。人这一辈子,能真正联系的,不过身边常见的那几个人,就像农耕社会里的人:小范围、近距离、闲聊。

那位作家朋友的尝试,据说是一种新颖的创造。不过我要说,其实作家朋友只是把大家拉回到了原点:小范围、近距离、闲聊。他的努力,是在都市里寻找本真的一种方式。而这种久违的方式,不仅是密集信息带来的反作用力,更是人性的力量。

猜你喜欢
咖啡村庄作家
作家谈写作
下午三点的咖啡
初 春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我和我的“作家梦”
村庄在哪里
咖啡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咖啡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