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奖评审落幕

2016-05-14 09:41赵永霞
纺织导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纺织之光纺织工业话语权

赵永霞

8月25 — 27日,“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会在江苏吴江盛泽召开。本次评审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组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叶志民等出席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蒋士成、俞建勇领衔的评审组汇集了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行业协会的40余位专家评委。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经网络初评、会议复评等环节,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了“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共116项,包括一等奖12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58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于8月31日公布了本次评审结果,并在包括本刊在内的行业主要媒体发布了全部获奖名单向全社会公示(具体可参看本刊本期的“纺织科教”栏目)。

孙瑞哲在评审会上作总结发言。他强调,开展行业工作,摸清行业基础和未来的走向很关键,而每年的科技奖评审为行业服务机构提供了学习的契机。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我国纺织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强国建设,科技为先。科技在纺织强国建设中起着引领性和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是我国纺织行业树立国际话语权的根本。从“大国”到“强国”,固然可以用一系列具体指标来衡量,但话语权的确立才是强国的真正标准。当前,我国纺织工业虽具有相当大的体量,在国民经济中表现突出,但在整个工业领域中的话语权偏弱。

要提升话语权,须由科技做后盾。孙瑞哲指出,通过本次评审可以看出,我国纺织科技在提升产品品质和劳动生产率、柔性制造、拓宽产品应用领域等方面有显著进展。全球技术革命正朝着智能、绿色、泛在的大方向发展,这些概念已渗透到纺织行业日常的科研工作中,这在近两年参评的优秀项目中已有所体现。但也存在一些缺憾,比如:从结构上来看,在近两年获得一等奖的项目中没有染整类项目;基础研究类项目、与管理相关的软课题以及智能材料类项目等亦有所缺失。针对行业普遍关注的智能化话题,孙瑞哲表示,当前行业虽在自动化、智能化的单一装备或生产线的研发与应用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实现整个工厂或全流程的智能化运营还有一定距离,希望行业的一线科研工作者能够积极引导,予以推动。

孙瑞哲同时透露,《纺织工业“十三五”科技进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即将发布,包括30项重大科技项目和100项先进适用技术,简称“30+100”。发布后,行业将组织有关力量积极推进《纲要》的落地,充分发挥科技作为行业发展重要推动力,以及中国纺织工业“好声音”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猜你喜欢
纺织之光纺织工业话语权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纺织之光”201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四)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三)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五)
37个纺织机械类项目入选中纺联2015项目计划
绿色环保型纺织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