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四个维度

2016-05-14 16:08包红梅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其在整合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及与外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和有利影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本质、教育对象以及环境等四个维度对其功能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具有不同的功能类型。要想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需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其本质的集中体现,是其在整合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及与外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和有利影响。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维度考察,它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和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维度:思想教育、政治引导和道德教化功能

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概念的表述方式看,它涵盖了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政治思想工作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它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从这个角度讲,它具有三个基本的功能,即思想教育功能、政治导向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

1.思想教育功能

思想有时被理解为意识、理念、观念、理论、以及精神成果等。它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愚昧、先进与落后之分。在政治生活中,统治者常常重视做人的思想工作,用一定的政治理论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对社会不同的思想观点加以整合和引导,统一社会成员的思想,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动力。思想工作所解决的核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总阀门”。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伴随着人们的社会实践而自发地产生,也可以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而获得。思想教育的使命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人民群众,以提高人们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人们更加积极、更有成效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可以说,思想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根本的功能。

2.政治引导功能

政治引导,就是在充分了解社会成员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支持和弘扬正确的政治观点,反对和批评错误的政治观点,并注意把不正确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一定的阶级、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标,围绕不同时期的政治任务,会对社会成员开展组织工作、宣传工作和教育工作,使社会成员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方针等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情感,形成政治认同和正确的政治立场,进而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的政治理想。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帮助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对崇高理想追求的坚定信仰,并以此凝聚社会力量,激发社会活力。

3.道德教化功能

与专门的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它内在地要求人们坚持不懈地进行道德教育”[2]。道德教育是进行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的道德教育并非伦理学意义上的比较宽泛的道德教育,而是研究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与行为中的体现和凝结。思想品德的培育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化功能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也是国家社会对个人的期望和要求。

思想教育功能、政治引导功能以及道德教化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项重要功能,其中思想教育是根本,政治引导是核心,道德教化是基础。这三项功能具有不同的价值侧重,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有机地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维度: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

长期以来,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一命题,学者们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意识形态性”这一观点最具代表性。当然,这并不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也包含部分非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因此,从本质的维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功能。

1.意识形态功能

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向受教育者传播和灌输意识形态的作用,其目的就是达到社会整合,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3]。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具有为统治阶级辩护、帮助人们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培养社会成员的思想素质以及凝聚社会力量等功能。但它并不会自发地在人们头脑中产生,尤其是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当然,灌输并不是将社会主义理论硬塞进人们的头脑,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深刻解读,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宣传,创造合适的环境进行教育,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掌握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

2.非意识形态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性,这是其非意识形态功能的体现,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关注社会成员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它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需要注意的是,非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不仅没有消减其意识形态功能,相反,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和巩固了其政治功能。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维度: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既作用于人,又作用于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又可以分为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

1.个体性功能

所谓个体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规范和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它包括塑造人格、引导行为、激发精神动力以及开发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促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所要求的品格和素质。引导行为功能,就是把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上来。它不仅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而且用社会需要的道德准则、法律法规等规范人们的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们更主动地、更有成效地参与社会实践。开发功能,即深度挖掘人的个性优势,释放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并不是单个的、相互孤立的,而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只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和教育目的,在表现方式上各有侧重。

2.社会性功能

社会性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有社会调控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以及保证功能等。当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时,它可以运用说服教育、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消除矛盾,调控和规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帮助社会成员树立国家意识和集体意识,培养民族精神,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忠诚度,将社会目标转化为个人的目标,并将个人的行为整合为集体的合力,凝聚社会的力量,从而发挥出“1+1>2”的社会整合效果。保证功能,即保证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保持社会稳定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把握社会心理,及时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发展和验证。思想政治教育直接作用于单个的人,其功能的发挥首先表现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程度,没有个体性的功能,社会性功能也无从谈起,社会性功能只有通过个体性功能的提升和外化才能实现;另一方面,社会性功能是检验和衡量个体性功能的重要尺度。只有当它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说明它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方面是成功的。当然,个体性功能的发挥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社会环境本身是之前社会性功能发挥的结果。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相互渗透,其区分也是相对的。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维度: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5]从环境角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1.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经济建设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方向的问题。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经济建设是搞不好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和奉献精神,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使人们更积极地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以更强大的动力和更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它着重培养人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输送一批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助推器。

2.政治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扮演“沟通者”的角色,它及时向社会成员解读、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政党的认识和认同;它还利用各种途径及时反馈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党决策提供依据。在当前,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注重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有效地抵制西方各种不良思潮,维护并促进政治的稳定和发展,为现代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政治氛围。

3.文化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它在社会文化领域的价值和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文化传播与渗透功能、文化选择与过滤功能、文化传承与创造功能等。它所传播的是主流文化,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文化传播的过程是维护社会主流文化的过程,也是进行文化渗透的过程,也就是说,它将社会的主流文化渗透到各种非主流文化中,引导其健康发展,增强主流文化对社会其他文化的引领作用。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什么样的文化需要弘扬,什么样的文化需要舍弃,这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与过滤功能。文化传承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它所传承的必然是我国民族文化当中最宝贵的部分,是最能显示中国特色的文化因子。当然,文化传承离不开文化的创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在文化传承和创新过程中,还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的问题,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这是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生态功能,它是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肯定,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结构的细化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我国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其内容体系,推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也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西化”、“分化”思潮此起彼伏,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更要加紧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重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加强意识形态功能建设,全面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充分发挥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功能。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冷静的反思,对其本质、环境、价值、目标、方式方法以及功能等进行深刻的省察,并采取有效的途径加以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过程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这也是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4).

[作者:包红梅(1982-),女,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河南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

【责任编辑 刘永庆】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