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Eu:制造全球影响力的新加坡画廊

2016-05-14 07:18李姜苒
收藏·拍卖 2016年9期
关键词:版画画廊当代艺术

李姜苒

在亚洲,只要一说到版画画廊,没有人不知道新加坡泰勒版画研究院(singapore TylerPrint Institute)。新加坡泰勒版画研究院画廊有何独特性?如何吸引了世界级的关注?如何在学术和市场中取得平衡?本刊记者专访STPI画廊总监EmiEu,以期对中国画廊有所借鉴。

成立于2001年的新加坡泰勒版画研究院(简称STP1),位于新加坡知名景点克拉克码头旁边。和北京798艺术中心相似,STP1同样是在被废置过很长的段时间的建筑物中诞生,经政府的批准由码头的旧仓库改建装修而成。

STP1是目前全球数数二的版画工作室,吸引了世界级的目光。2012年,STP1成为东南亚第个参加“纽约军械库艺博会”(The Armory Show,New Yook)的画廊;2013年,STP1成为第一个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rt Basel)的新加坡艺术画廊。

隐身于这些成绩背后的是STP1画廊总监EmiEu。2001年,EmiEu加入STP1。2009年至今,她担任STP1的画廊总监。她让STP1走向了非常国际化的道路,吸引了世界级关注的目光。

工作中的EmiEu仿佛是一个不愿停止转动的陀螺。能力卓著的她集画廊总监、协会会长、艺术博览会评审委员会评审员、艺术收藏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对她而言,成为STP1的一分子就像是找到了一个丈夫,因此之后的生活与它息息相关。她说:“我在STP1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我就像嫁给了它样。”

画廊与创作工作室合二为一

STP1是整个亚洲唯一一个专业以版画为主题的机构,是由画廊和创作工作室组建而成的独特艺术机构。

STP1成立之时,恰逢新加坡政府计划对艺术领域进行有关投入。在此之前,艺术产业一直以来都不是新加坡政府支持的首选领域,尽管新加坡也已在当时拥有了数量不少的博物馆,可是它们大多在艺术界影响甚微,鲜为人知。

Ken Tyler回忆:“当时政府很清楚,要提高新加坡的艺术地位,就需要慢慢培养艺术这个领域,这在将来会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改变城市文化沙漠的窘境。但想要拥有世界级的藏品就得投入大笔的资金。如果能够有一个像STP1这样的版画画廊,吸引当代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进行合作与创作,那将会是独特的新加坡制造。”

Ken Tyler向新加坡政府提交了画廊与创作工作室合二为一的计划书。政府表示对这样一种独特的“新加坡制造”概念相当支持,很快项目就启动了。

独特的“新加坡制造”就这样诞生了。2002年STT1正式开幕,其首要特色项目即是艺术家入驻STP1进行艺术创作的项目。因为项目刚刚成立,在邀请艺术家入驻创作上遇到了很大的难题。但经历过一段时间沉淀,这个入驻创作的特色项目逐渐成为了STP1的优势,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前来创作。

“虽然STP1地处东南亚,地理上远离欧美,可以说是与世界当代艺术的中心相隔重洋,但我们希望艺术家无论何时加入该项目,都能有所收获,并达成双赢。”

可以说,STPI既是艺术“生产者”也是“呈现者”。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新加坡当代艺术发展的催化剂和文化地标。

政府支持与作品销售支撑

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STP1版画画廊占地达4000平方米,配置相当现代化,拥有设备齐全的艺术家公寓、艺术家工作室、造纸厂以及版印设备,甚至还有一台100吨的液压平板压印机。这样的规模,可以说是基本已经具备了一个艺术馆性质,大大超出了一个画廊机构的规模。

EmiEu表示:“独特的运营模式决定了我们需要更多的空间和相关设施。而画廊的前身——版画大师泰勒(Kenneth E.TyIer)所成立的版画工作室,最开始就是以‘制作为主体的。”

定位于非营利性机构的STP1,运营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持画廊的独特性。然而搞艺术从来都是昂贵的,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无论是商业还是非商业,艺术画廊都需要专业人员来管理运营。STP1在画廊的基础上,具备了艺术家创作所需要的生活配置设施。除了艺术管理人员,还有行政人员、技术人员协助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毫无疑问,这背后需要一大笔资金支持。

就资金来源问题,EmiEu谈道:“STP1并非完全依赖政府支持。首先,所有行政人员开支和馆内维护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提供的年度预算。其次,一些艺术项目主要以销售艺术家作品来维持经营。入驻艺术家作品在画廊展览销售后的所得,会回到艺术中心的艺术创作项目中。此外,我们对有一些艺术项目有艺术赞助人,他们有一些是成功的艺术家和收藏家。”在市场问题上,EmiEu说:“在STP1看来,艺术市场是其次的,它目前并不是我们STP1获得经济收入的唯一方式。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展示STP1的艺术作品给艺术家和博物馆专业人士,借此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和收藏家。”

谈到自我运营就要和商业拄上关系。Emi Eu认为艺术和市场化不矛盾,而且二者很难区分开来。她说:“当代艺术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一些商业头脑。画廊要想持续发展,无论如何还是要卖画的。STP1有专门市场部门负责市场。”

STP1近年来积极投身艺术博览会,以找寻机会打开市场,提高知名度。STPl曾先后5次参展香港巴塞尔博览会,4次参展瑞士巴塞尔博览会,2016年10月将第4次参展迈阿密巴塞尔博览会。这对STP1意义重大,因为目前它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是新加坡和中国。而画廊经营者希望欧美艺术市场和藏家对新加坡的版画艺术有更多的关注。

目前来看,STP1这样一种非盈利与自我运营模式的双结合,让其在商业艺术市场中还是稳中有胜,是一个特殊的范例。

严格的艺术家邀请制

在STP1,艺术家工作室就是画廊的创作部门。艺术家工作室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与画廊相辅相成。甚至可以说,工作室是STP1的核心,决定了画廊收藏艺术品的质量,进而影响画廊的销售。

目前STP1的艺术家一律是邀请制。艺术家没有办法通过申请成为STP1的入驻艺术家。STP1是没有任何作品竞选或者艺术家申请程序。STP1每年邀请6-8个艺术家来STP1进行创作工作。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每一个艺术家入驻机构进行一个月的创作,作品出来之后在艺术画廊中举办个展。另外一种针对比较年轻的艺术家,STP1会邀请年轻的艺术家入驻进行两个星期的时间创作。一般STP1会同时邀请四五个年轻艺术家,在一段时间内分别创作个人的作品,然后作品完成之后举办群展。创作作品的费用,包括制作的材料费用、住宿费用、行政技术人员费用、还有其他系统性支持性的配置和空间,比如展厅等,都是由STP1来承担。

被STP1邀请的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曾被邀请入驻STP1进行过创作的中国艺术家,比如中国当代艺术家邱志杰、林天苗以及展望等。在谈到受邀艺术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EmiEu表示会倾向于邀请比较有实验性、勇于挑战自我极限、对当代艺术有独到看法的艺术家。项目也会关注刚起步的年轻艺术家。年轻艺术家在面对太多的选择和方向时,往往容易陷入迷茫。所以STP1会为年轻艺术家提供更多建设性和硬性指标。

EmiEu表示:“这些年轻艺术家表现非常不错,他们的作品有前所未见的感性,也能向传统或非传统的方式扩展,并且勇于挑战印刷与纸张这个媒介的可能性——很富有实验性地将各种艺术元素和语言,往一个全新的方向推展。”

尽管STP1是版画起家,但非常注重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入驻其中的艺术家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和摄影等各种领域。在2016年巴塞尔影片单元板块就曾有影像作品展出。因此,EmiEu并不担心市场的问题。她表示艺术家在成长,终有一天他们的作品会走向市场,而大部分真正的买家还是因为喜欢艺术才购买艺术品,而不总会只是为了投资而购买艺术品。

(编辑/董萍)

猜你喜欢
版画画廊当代艺术
版画作品选登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画廊
画廊
画廊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