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偏爱“数字游戏”

2016-05-14 14:07关邨
中关村 2016年9期
关键词:不丹基尼系数失业率

关邨

经济学家把数字奉为“符号”,神出鬼没,勾魂摄魄,让你就范。

“经济人”这一概念的最先提出者是意大利学者帕累托。系指对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人之初,性自利”,其行为合乎生存竞争的“理性”。然而赋予“经济人”灵魂的当属英国人亚当·斯密《富国论》这部影响世界的名著,“经济人”是《富国论》的出发点和思想基础。那只“看不见的手”引领“利己者”寻求“财富最大化”。而“经济学家”的出现,愚以为。不过是“经济人”中一条嗅觉灵敏且善于把握经济规律又很会吠天的“聪明狗”。读点经济学家的成才故事,不难发现,他们在“术业有专攻”的奋斗中,不仅忠于职守,笃信规律。而且偏爱“数字游戏”。《资本论》的问世和马克思的数学造诣分不开,难怪他把解数学题当作一种休息。至于现代的经济学家更是把数字奉为“符号”,神出鬼没,勾魂摄魄,让你就范。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已然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是一个国家在一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之总和”。时下是衡量经济整体状况的最重要指标。我们必须对“一国”、“一年”、“最终物品”、“劳务”、“市场价值”等限制词有清晰的感念。时下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重要的“硬道理”就是“GDP”数字指标。当然按“人均GDP”来算,“文宣”部门可以躲开尽量不提,但理政者必须心里有数。尤其是按照联合国1.25美元的贫困标准。中国还有多少贫困人口,落实到各省市“一把手”,都要了然于胸倾听“民间疾苦声”,发挥“看得见手”的作用。

“基尼系数”系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的一个分析指标。其经济含义——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3到0.4之间可定为“比较合理”;通常把0.4定为“警戒线”。若在0.4A0.6之间则视为“差距偏大”;如果在0.6以上,则看作“高度不平均”。基尼系数得到世界各国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但必须防止政治家的实用主义倾向,那就是测算要科学准确,尤其不能造假,最好由“游离权力”之外的第三方来统计,更具客观性。

“幸福指数”与“痛苦指数”。看起来这两种指数犹如“孪生兄弟”,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问题的两方面。“幸福指数”出自“小国之君”不丹国王之手,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实现幸福目标。不丹提出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内容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即GNH指标。世界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把目光投向这个弹丸小国,并誉之为“不丹模式”。中国的专家“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国民幸福指数(GNH)与GDP一样重要,监督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态势,了解人民的生活的满意度,同时成为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的组成部分”。于是,国人经济学家要求老百姓“理性看待幸福指数”,得出“有钱不一定幸福”的结论。至于“痛苦指数”,据查是1975年美国政府提出来的。言简意赅,“失业与通货膨胀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等同的”,其公式为“痛苦指数=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还有数字依据,“失业率上升1%与通货膨胀率上升1%对人们构成同样程度的痛苦”。可见“痛苦指数越高,政府也就越不受欢迎”。至于何时“城头变幻大王旗”,当然还要看其它诸多的政治条件。鉴于此,美国的智囊们又有新的“数字游戏”。耶鲁大学教授瑞·费尔提出“不受欢迎指数”。即“不受欢迎指数=失业率+6×通货膨胀率”。另两位经济学家托宾和泰勒提出“稳定政策系数”,也有公式量化即“稳定政策系数=通货膨胀率+2×失业率”。

揣摩经济学家的“数字游戏”,蓦地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老百姓虽然不读诗书,不明史法,不解在瑜中求瑕,屎里觅道,但能从大概上看,明黑白,辨是非,往往有决非清高通达的士大夫所可几及之处的。”愚以为,今儿咱中国的老百姓呀,对经济学家把玩的“数字游戏”,尽管“揣着糊涂装明白”,却有“透底”的本能。

猜你喜欢
不丹基尼系数失业率
在不丹,用脚步丈量大地
不丹王国蹒跚前行的新闻传播业
不丹:一尘不染的幸福王国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基于三次指数平滑的失业率预测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10年基尼系数
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