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品江南

2016-05-14 18:47冯新生
中关村 2016年9期
关键词:咸亨黄酒绍兴

冯新生

登茶楼、听评弹,在吴侬软语中不觉韶华易逝……

常熟品茗

进入江南,或春或夏、或晨或夕,你多次在雾雨中穿行巷陌,任油布伞上滚落点点晶莹,那是在延展一首清逸的朦胧诗。在雨巷,你不想领略戴望舒独行的那份凄清,更不奢望相逢结着愁怨、丁香花般的姑娘。毕竟江南有很多怡情悦意之处,何必拘泥若隐若现的那份惆怅?

从周庄乘车而来,你执意要品赏常熟城里的街景。故而,你的脚下,延展开来的是大小不一、青石板拼就的小路。头上,飘荡着多年不变其状的茶幌,墙角,偶见斑驳成片、见证历代沧桑的苔藓,眼前,掠过表情沉静、各有心事的陌路人……此时此刻,你留恋的是那片宁静,那种远离京城闹市熙熙攘攘、人流如潮、步履匆匆、神态浮躁之后的一份悠闲!

登茶楼、听评弹,在吴侬软语中不觉韶华易逝……恍然间,把你拉进了时空隧道,一切一切都似曾相识。前世在这里有约?在这里说史?在这里与一位才女眉目传情、挥毫作诗,以致情丝缠绕、不能自己?

然而,当一杯新茶放到你眼前时,当窗外的雾雨被轻风撩拨起舞时,当目力所及处的阳澄湖出现点点白帆时,你的意识开始回归,凝视玻璃杯中那难以表述的“茶韵”。

披满白色茸毛、似卷曲似舒张的新茶,在杯中如绿云般疏散,如玉屑般沉落,一抹美韵便如此形成。茶女见你如痴如呆,微笑着轻声告知,说这叫“飞雪沉江”,古今文学名家在观看此情此景时,曾留下很多名句。这时,评弹开唱,一曲“江南赏荷”,又把你带入杭城西湖那映日荷花画卷中。直到一曲唱罢、直到芽叶随着水波起舞弄影,直到满杯春色在时光消磨下逐渐淡化、直到窗外的雾雨初霁,水街的轮廓渐渐清晰,你终于品到茶之味、雨中情。

在沙家浜下塌处,你放下行装,打开电脑,写下了江南品茶的感言:“都说烈酒醉人,其实,畅饮江南名茶更易陶醉。初饮,舌尖儿微苦,清香满口。再饮,两腋生风,神清气爽。特别是一种原野散发的清香在味蕾绕动时,会让你醉得宠辱皆忘;会让你醉得忘却将来;会让你醉得感悟连连;会让你醉得不想离去。”

镇江读泉

在江南游走,品茶之时,不能忽略赏读名泉,就像漫步苏州,不能忽略姑苏城外的夜半钟声;游走南京,不能不看秦淮河上的灯波桨影;进入杭城,不能不赏西湖灵峰的满目梅花一样。名泉,理应是名茶的最佳载体。

那是一个骤雨初歇的下午,你在镇江市旅游局领导陪同下,来到金山脚下的塔影湖畔,见到与那首唐诗息息相关的芙蓉楼。散行其中,见芙蓉楼两侧,还有两座仿古建筑,东北面为“冰心榭”,向游人展示泠泉的水质,茶艺的精致;东南面是“掬月亭”,可观赏湖中的三座石塔、连同明月映波的妙趣。伫立于芙蓉楼前,你忆起1200余年前,在那个寒雨迷蒙的清晨,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伫立于楼窗前,与好友挥别。难离难舍之情,真的不是一壶好酒就能抚平的!于是,诗人泪眼模糊,远眺一挂孤帆隐没于长江之中,挥笔写下著名的诗篇《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此,这座芙蓉楼名扬天下,蜚声古今。

倘若芙蓉楼是一方彰显翰墨书香的名砚,芙蓉楼下的“天下第一泉”,则是砚池之内养砚、润笔,辉映灵气的点点清波。综观华夏,能理直气壮地称自己“天下第一”、古今极少出现争议的泉景,我还是首次见到。直到坐在茶室,品饮一口用“第一泉”泡好的茶,直到翻阅史料、让思绪沉入历史大潮中,你倏然感悟,“天下第一泉”果真实至名归!

因为,你终于知晓,“天下第一泉”分为南泠泉、北泠泉、中泠泉,以中泠泉的泉眼涌水最多、水质最佳。中泠泉也被称作“中濡水”,唐宋时期,为长江漩涡中的江心泉。《金山志》作如此记载:“中泠泉,在金山之西,石弹山下,当波涛最险处。”

遥想当年,慕名而来的文人雅士,若想获取扬子江心第一泉去烹茶,只能淡化生死之念。乘一叶扁舟于激流惊涛中,认真找准泉眼,用特制的铜壶垂到水中,待垂至一定深度,用绳子拉开壶盖,让甘泉流入。宋代陆游在此曾留下“铜瓶愁汲中濡水”的诗句,可佐证此情此景。其实诗人所说的“愁”,也是“乐”的催生剂。那种涉险感、挑战感。那种通过不断拼搏得到甘美滋味的心情,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那天,你品上一小杯天下第一泉的水,又品了一杯用泉水泡好的新茶。那份甘冽、那份清爽、那份厚重以及迎面而来的瑟瑟古风,岂是金山之外的芸芸茶客所能解析?

随后的江南之旅,让你又见识了多处名泉,在无锡,你散行于旷世名曲《二泉映月》背景地——锡惠公园,兴奋拍摄“天下第二泉”;在苏州,你端起《茶经》中描述的苏州虎丘泉。那是被品泉大家刘伯刍认定的“天下第三泉”……试问,天下能有多少名泉?江南竟然雄霸前三!名茶名泉的品饮,让你恍然大悟:远去的古圣贤们一旦在江南游走,为何夜夜感悟连连,为何常常击剑作歌,为何时时妙语连珠,为何每每放浪形骸!

绍兴说酒

行走江南,有些古城真的不该错过,譬如,古城绍兴。

在绍兴,一杯琥珀色黄酒,能映衬2500余年的风风雨雨。酒后,掌灯时分,你与知己牵手漫步,在白墙黛瓦、疏落有致的民居之间寻觅旧时岁月。不知什么时候,天际已然丝雨飘摇。由此,你与伴侣相拥在油布伞下,进入朱自清、徐志摩、戴望舒的抒情散文中。

翌日梦醒,雨滴依然,你们再次走上街头。忽然,沿路小店内的山阴松子糕、绍兴麻鸭那醉人香气迎面袭来,让你们再次想起那深褐色酒坛、琥珀色酒液以及舌尖儿、咽喉部萦绕的点点甜香……由此,你们也谈论起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于是,一路询问来到店前。追思百年前,也是一个丝雨清晨,鲁迅堂叔周仲翔等投资人,一路撑伞来到都昌坊口,为开设的小酒店挂匾。“咸亨”,是周老先生想了一夜而得的店名,是以《易经·坤卦》的《彖传》之中“含弘广大,品物咸亨”语句中采撷而来。你又忆起,上世纪80年代末,在绍兴采访时,见到的咸亨酒店。还似本初那般风貌。屋沿下,正中悬挂白底黑字店匾,横书“咸亨酒店”四字。临街曲尺柜台上,放置“太白遗风”青龙牌。牌下青瓷坛、蓝边碗,素雅中含几许潇洒。当地闲人谈笑风生、手端酒杯、眼观水街。拱桥下的河水流速舒缓,乌篷船由远而近。船头持橹者。一手轻摇、一手把酒,乌毡帽下一张红红的笑脸……时光荏苒、故地重游,你们本应再次进店,点一壶老酒、几款小菜,听邻桌的老人讲述小城旧事……然而,眼下的咸亨酒店已是颇具规模、富丽堂皇、功能多样的高端酒店。一心想探访尘封旧事的你们,因此轻叹一声,重新走入雨雾遮掩的水街小巷。

或许是机缘凑巧,你们在谈论绍兴黄酒时,无意间来到一处古迹。你深知,眼下,中国很多老人,喜爱入口浓烈的白酒(蒸馏酒),很多富商,喜爱洋溢浪漫的红酒(葡萄酒),很多年轻一族,喜爱与夏夜清凉为伴的啤酒……但最古老、最凸显民族特色的还是黄酒。而通常所指的中国黄酒,就是绍兴酒。而把黄酒与凄美情爱融为一体、触动后人敏感神经的古迹,自然就是眼前这座沈园。

在题壁诗前,你眼前浮现出800余年前,绍兴城内、沈园之中的一幕情景……

那是以填词为文化时尚的宋代。与此同时,助推一代诗词名家笔下生辉的绍兴酒,也正式命名、大量运入皇宫。因御酒要用黄色绸缎封口,故此,泛称“黄藤酒”。

那天,一向重情的陆游,在看着许久未见、魂牵梦萦、眼下已是他人之妻的旧时情人,在自己夫君面前,用微颤的玉指,为他这位蓝颜知己斟满一杯“绍兴黄”。那浸透泪水的手帕、那凄凉无助的叹息、那凸显失落的神情、那摧花满地的东风……那一杯酒,在诗人口中,真的说不出是何滋味?

你在想,无论是绍兴陈年花雕、女儿红、元红酒或是其他品牌,都是历史长河中泛起的一朵朵情感浪花。这种与祖国母亲河之色密切相关的酒;这种与华夏黄土地之色密切相关的酒;这种与国人肤色密切相关的酒,品饮起来,总感觉厚重、悲壮、多情、悠长……

正遥想时,发现你与那位知己正在深情相望,一杯飘散浓香的黄酒早已斟满。

猜你喜欢
咸亨黄酒绍兴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黄酒为引更助药力
咸亨酒店寻鲁迅遗踪
绍兴大闯关
IC厌氧反应器+A/O工艺在黄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人文绍兴
咸亨酒店之于孔乙己
在孔已己喝酒的地方喝酒(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