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及促生作用

2016-05-14 06:12黄大野周婷饶犇刘晓艳姚经武朱志刚曹春霞杨妮娜龙同胡洪涛杨自文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壳聚糖防治

黄大野 周婷 饶犇 刘晓艳 姚经武 朱志刚 曹春霞 杨妮娜 龙同 胡洪涛 杨自文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壳聚糖对西瓜枯萎病(Fusarium wilt)的防效与促生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为50μg/mL时,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为72.21%,西瓜的株高、根长和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0.09%、38.05%和28.43%。

关键词:壳聚糖;西瓜枯萎病(Fusarium wilt);防治;促生作用

中图分类号:S43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238-02

西瓜是中国重要的园艺作物,长期的连作易导致土传病害的发生。西瓜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西瓜生产中最为严重的土传病害,其病原菌为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 f. sp.niveum)。在西瓜幼苗期和成熟期均可发生,对西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已成为限制西瓜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壳聚糖是由2-10个2-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种聚糖。壳聚糖为壳聚糖的衍生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属含氮高分子聚合物,在土壤中易被微生物分解。其终产物可被植物吸收。大量研究表明,聚糖可以作为诱导子在植物体中诱导防卫反应发生。目前聚糖已成为公认的植物抗性诱导剂之一,正被研发为一类新型生物农药。徐作珽等研究表明,壳聚糖灌根对西瓜枯萎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耗时费力,增加成本。本研究拟采用地上部喷雾方法,探究壳聚糖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与促生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西瓜枯萎病病菌,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分离保存:1%壳聚糖水溶液。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研制;450g/L咪鲜胺乳油,由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西瓜品种为特大西农8号,由安徽省安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 壳聚糖防治西瓜枯萎病试验

将1%壳聚糖稀释200倍备用,将斜面西瓜枯萎病菌活化后转入PDA培养基,在摇床上以120r/min进行振荡培养5d备用。待西瓜长出2片真叶,开始对西瓜苗进行喷雾诱导,诱导3d后灌西瓜枯萎病菌,每株灌20mL。对照药剂咪鲜胺乳油稀释成1000μg/mL,进行灌根,每株灌20mL。以喷清水作为空白对照。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接菌时间为处理后24h,与壳聚糖接菌时间相同。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5株苗。14d后调查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西瓜幼苗期枯萎病分级标准:O级为茎内维管束正常,外部无症状:1级为茎内维管束1/4以下变色:3级为茎内维管束1/4-1/2变色:5级为茎内维管束1/2-3/4变色:7级为茎内维管束3/4以上变色,部分叶片萎蔫:9级为整株枯死。

病情指数=∑(各级植株数×级别)/(调查总株数×最高代表级别)×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1.3 壳聚糖对西瓜的促生作用试验

将1%壳聚糖稀释200倍,待西瓜长出2片真叶时喷西瓜苗至叶片承载量饱和,15d后统计株高、根长和鲜重。对照喷清水,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5株苗。

2 结果与分析

2.1 壳聚糖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盆栽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壳聚糖喷西瓜苗上部诱导西瓜产生系统抗性,对西瓜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图1)。在浓度为50μg/mL条件下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达到72.21%,壳聚糖防效低于对照药剂咪鲜胺。

2.2 壳聚糖对西瓜枯萎病的促生作用

由表2可知,壳聚糖通过叶面喷雾对西瓜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在浓度为50μg/mL条件下西瓜地上部株高、根长和鲜重分别增加20.09%、38.05%和28.43%。

3 小结与讨论

土传病害是限制园艺作物生产的主要问题,采用化学药剂处理不但污染环境,加剧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更会造成食品残留。危害人体健康。中国在农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双减(减化肥和农药)”目标。使用生物杀菌剂是实现杀菌剂减量、延缓抗药性发生最为安全有效的手段。

灌根壳聚糖对西瓜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与喷雾相比,灌根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力,也需要更多剂量的药剂。本研究采用地上喷雾方法防治西瓜枯萎病,通过诱导抗性对西瓜枯萎病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减轻了农事操作劳动力的耗费。其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及田间防治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壳聚糖防治
三种不同分子量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其溶解性
壳聚糖修饰甲醇燃料电池PtRu 催化剂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碱浸处理对壳聚糖膜性质的影响
取代度对壳聚糖基光交联水凝胶性能的影响